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测试卷(七)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对象属于光源的是( )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2.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每秒钟都传播3×108米
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C.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晚上一个人经过路灯时,地面上出现的人影长短变化情况是(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先变短后变长
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水中的鸡 B.鸟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 D.墙壁上出
蛋变“大” 起来变“浅” 现手影
7.如图表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并射出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是( )
8.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9.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动水龙头和自动烘手机,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下方,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哪种光波的特征( )
A.紫外线 B.红光 C.红外线 D.紫光
10.在5米深的水面上空5千米处有一架飞机飞过,该飞机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
A.2千米 B.3千米 C.5千米 D.5米
11.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12.美丽的河堤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下列公园里的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B.杨柳成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 D.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荷花是镜面反射现象
13.小科根据实验记录(如图所示)总结出下列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4.如图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则图2中青蛙通
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静的水面映出的周围景物是倒立的,因此这一现象不属于平面镜成像
B.医生检查患者耳道时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使观察的范围较大些
C.在探照灯里,要将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
D.在太阳灶中,要将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
16.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7.在雨后晴朗的夜晚行走时,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8.小明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9.人在水面上看到水中的一条鱼P如图所示的四条光路中,正确的是( )
A.PO1Q B.PO2Q C.PO3Q D.PO4Q
20.下列哪种物质对太阳能吸收能力最强的是( )
A.沥青 B.红瓦 C.铝板 D.干木材
2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千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屏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如图所示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a点移到b点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都有可能
2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桃花呈红色的原因是桃花( )
A.折射红光 B.反射红光 C.自己能发出红光 D.吸收红光
24.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2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7分)
26.在太阳、月亮烛焰、眼睛、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 ,
光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 米/秒。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 。
27.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
;而“楼台倒影”则是 现象,所成的像是 立的 像。
28.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角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
29.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徒步方队有一亮点是一身红色的女兵,她们迈着整齐
有力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如图。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她们鲜艳的红
色着装是因为服装能 太阳光中的红色光。排队时,只要看到前一个人,
就说明自己的队伍排直了。这一方法是利用了 原理。
30.身高为1.65米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来实际体
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 米,像距离平面镜 米;当他后退1米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 米,镜中的像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
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填“左”
或 “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2.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
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
发出的光 (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
明 。
33.铅笔斜放在盛水的碗中,我们看到水下部分被“抬高”了,这属于光
的 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太阳光的组成,
如下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实验中,位于光屏 (填“a上方”或“b下方”)处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
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34.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6.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37.作出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38.(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以便显示光路。
(2)如图所示,若把纸板沿ON向后翻转,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了 。
(3)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9.(8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放置在方格纸上。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 。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5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D 4.D 5.D 6.D 7.A 8.B 9.C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17.A 18.B 19.B 20.A 21.C 22.C 23.B 24.A 25.A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7分)
26.太阳、烛焰 真空 3×108 光速大于声速
27.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正 虚
28.60° 130° 0°
29.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30.1.65 2 6 不变
31.直线 左 不变
32.折射 能 光路是可逆的
33.折射 三棱镜 a上方 蓝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34~37.略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38.(1)漫反射 (2)反射光、法线、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3)
39.(1)垂直 (2)像 (3)B (4)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