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历程
两汉
1、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历程
两汉
魏晋南北朝
社会动荡
战争不断
政权更迭频繁
社会现实:
要求
1、解决社会问题;
2、寻求精神的上的慰藉。
儒学现实:儒学经学化变得迂腐、僵化,不能满足时代需要
寻找替代品
魏晋南北朝
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据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整理
佛道:
关注社会问题
给人民精神寄托
受到推崇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
河南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石窟、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民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长期的战乱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耗流行的土壤。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历程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1、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历程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夫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谏迎佛骨表》
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3、近代的西学东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
抵抗派
目的:自强、求富
思想:中体西用、师夷制夷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有所思:
根据所学知识对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背景:
前者是在中国国力较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后者则是在中国落后于西方被迫向西方学习
内容不同:
前者内容涉及较少主要是自然科学,后者则内容包括广泛,涉及器物、制度、思想等多个方面
主体和目的不同:
前者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与中国士大夫进行合作,反映了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目的
后者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目的是救亡图存。
。。。。。。。。。。。。。。。。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完成本土化
四世纪传入朝鲜、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传授佛法
法师空海
长安求法
文字
儒学
佛教
社会政治制度
1、公元前4世纪---七世纪对东亚的影响
日本、新罗等国向唐朝派遣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考中进士
崔致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对东亚的影响
文字
儒学
佛教
社会政治制度
1、公元前4世纪---七世纪对东亚的影响
文字
儒学
佛教
社会政治制度
服饰、建筑、节日、绘画、习俗......
2、8世纪---13世纪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火药武器对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起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使人类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5)总之,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14世纪末--15世纪对东南亚的影响
宣扬国威
3、16世纪---18世纪对欧洲的影响
(1)儒家经典传入欧洲
“东方人闪烁出智慧之光,他们用言语来描绘,虽然比喻形象往往大而无当而且互不连贯,人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卓越之处,而孔子就是集大成者!”。
伏尔泰:《风俗论》
开明君主制
学有所思:
根据所学知识对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背景:
前者是在中国国力较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后者则是在中国落后于西方被迫向西方学习
内容不同:
前者内容涉及较少主要是自然科学,后者则内容包括广泛,涉及器物、制度、思想等多个方面
主体和目的不同:
前者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与中国士大夫进行合作,反映了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目的
后者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目的是救亡图存。
方向不同:前者双向,双向交流、相互学习 后者单向
1.“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c
2.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3.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则是指从16~ 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
然科学。..... 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
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在这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
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写下了壮丽的
篇章,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
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 摘编自远德玉、丁云龙《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我国的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①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使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有了文化武器;②指南针迎来 了地理的发现时代和西方的殖民扩
张;③火药成了资产阶级捣毁封建贵族统治的物质武器。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科学本身的斗争和科学家的努力及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实验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