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比例尺----认识比例尺 领导
签字
共 1 课时 课型 新
课时目标 1、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测量和画图的能力。
3、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 重、
难点 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白纸
板书设计
认识比例尺
1:1 1:10 10:1
与实物吻合 实物缩小 实物放大
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那么它的比例尺就是5:1
活 动 流 程 活动要求 执教教师批注
一、设疑自探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都喜欢画画,今天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咱们也来画一幅谁都能画好的画,给大头娃设计名片,老师还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名片长4厘米,宽3厘米,二是不走样,三是说明你是怎样画的。自己先想一想,想好后画在白纸上。画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画法,然后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好的贴到黑板上。
2、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要求每名学生都要认真去画,组内交流时都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组同学。
活 动 流 程 活动要求 执教教师批注
3、说一说:他们设计的名片符合大头娃的要求吗?
4、师:要求的尺寸是4厘米、3厘米,是实际的长度叫实际距离,我们画的也是4厘米、3厘米,是画出来的长度叫图上距离。像这样画出的图形,与要求的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1画的,也就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解疑合探
师提出: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镜框示意图,怎样画呢?
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组画得好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确定,小组合作画出镜框示意图。
(2)把有关数据填到老师发给你的表格里。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长
?
宽
?
(3)在作图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汇报。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
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镜框的示意图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课件演示:老师也设计了镜框。输入缩小的倍数请观察。我们来看看它的长和宽如何变化的。) 各组之间选派代表回答,然后互评。
小组交流 组长组织好本组学生,本着大号优先发言,小号补充的原则;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然后在画图
班内展示 对抗组准备点评,注意与同学的互动,注重方法的提炼。
活 动 流 程 活动要求 执教教师批注
交流 :议一议:把长和宽分别缩小10倍就是缩小到到原来的1/10,表示什么意思呢?(引:1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厘米) 引:师:可怎样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这种倍数关系呢?(用比)怎样写呢?(1:10)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其实你们发明的这种说明方法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4、比例尺的含义: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0厘米,就是按1:10画的,(板书1:10)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前项写的1表示图上1厘米是图上距离,后项写的10,就表示实际的厘米数是实际距离.那么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呢?(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
三、质疑再探
通过认识这些比例尺,你发现了什么?比例尺是什么意思?(为下节课打基础)
老师这儿正好有几副图,看它的比例尺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四、拓展应用
1、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再按1:25的比例尺画出它的示意图。
2、数学76页第二题
五、小结
学生要学会倾听
集体订正时,要多关注后进生
执教教师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