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9 20: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g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 C.防治土地盐碱化 D.提高粮食产量
4.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粮食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大面积种植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第5~6题。
255651064770-571562865





起垄种植红薯


5.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自( )
A.内蒙古高原西部 B.黄土高原 C.裸露的黄河河床 D.太行山区
6.开封市大面积种植红薯加剧了当地风沙活动,主要原因是( )
A.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B.过度种植,加剧了干旱
C.大面积种植,导致森林植被破坏 D.冬春季节,大风天数多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下表,完成7~8题。
我国部分省区首位度统计表
7.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 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 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8.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下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据此完成9~11题。
9.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
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
C.传统工业部分复兴???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
10.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11.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我国应( )
A.大量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B.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
C.从“走出去”转向“引进来”??D.逐步取缔中小型民营企业
根据下面两幅图,完成12~13题。

12.根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 )
①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郊区城市化、城市蔓延
②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卫星城建设、新区建设
③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协作
④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原料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图乙中城镇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等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4~15题。
14.巴黎将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上图D区域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 )
A.主导风向 B.地形的起伏 C.人们的审美观念 D. 河流的流向
15.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无线电呼叫技术 D.GPS技术和GIS技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2019年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库布齐甘草平移种植技术、光伏发电治沙等的成功经验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样本”,其中光伏发电“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的新型产业模式是库布齐沙漠的一种新型治沙模式。下图示意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和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景观。
299085186055
(1)说明预防图中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措施。(6分)



(2)说出光伏板在防治风沙中的作用。(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热带雨林一半以上,排第二的刚果热带雨林,面积不到200万平方公里。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年产生的氧气占全球产生总量约10%,名至实归的“地球之肺”,可以极大程度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材料二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茂密,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致力于热带雨林的开发,烧荒种地、砍伐放牧等时有发生。
材料三 截至当地时间2019年8月22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了17天。而亚马孙热带雨林60%的面积都位于巴西境内。
材料四 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左图),巴西雨林分布图(右图)。
19431099695







(1)分析亚马孙平原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4分)



(2)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试阐述雨林被毁给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带来的危害。(6分)



(3)结合材料分析,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合理的保护雨林?(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69481573660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6分)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3)近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19.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870585104140







(1)说出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2)简要分析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6分)



(3)分析珠江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1~10 DCABB ACDDA 11~15 BCBAD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共10分)
(1)(6分) 控制农田开垦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微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科学用水;完善水利设施,防止渗漏,合理排灌。
(2)(4分,任两点即可) 减少地表水蒸发,降低风速,有利板下草本植物成长。
17.(共13分)
(1)(4分) 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微生物分解作用快,地表径流和雨水淋溶作用强;植被茂盛,根系吸收有机质多(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有机质的积累和补充。
(2)(6分) 大气圈:雨林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导致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水圈:导致地下径流较少,地表径流增加,河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生物圈:雨林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3)(3分,任答3点即可)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保护中受益;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发展旅游业;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防治森林火灾。
18.(共16分)
(1)(6分,任答3点即可)区内有煤矿分布,煤炭资源丰富;区内有铁路穿过,交通便利;区内有河流、湖泊分布,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对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大。
(2)(6分,任答3点即可) 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引进煤设备制造业,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3)(共4分,任答4点即可)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人为原因: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19.(共16分)
(1)(5分,每点1分) 以山地与丘陵地形为主;属于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贫瘠,呈酸性;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2)(6分,任3点即可) 地处珠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河网密集;无结冰期,全年通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大。
(3)(5分,酌情给分) 开发利用的方向:梯级开发。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珠江流域防洪能力;有利于压咸补淡、保证下游供水;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有利于改善航运、灌溉等条件;可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