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9 20: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71550307340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某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水库的流入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该水库蓄水的最低水位大致出现在(  )
A.3月下旬 B.7月中旬 C.9月上旬 D.12月下旬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②洋流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8.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Ⅰ
右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9~11题。
9.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
10.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
11.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下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下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12~13题?
200025285750
12.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13.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4~15题。
14.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1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 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和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367538085090-1968527940
材料二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8分)
(2)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6分)
17.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6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图1)和非洲东部区域图(图2)。
材料二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图3)。
(1)简述图2中甲地多湖泊、沼泽的原因。(6分)
(2)归纳非洲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并简述其成因。(6分)
(3)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19.读下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2)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5分)
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ADCC BADBD 11—15 ADACB
二.非选择题
16. (14分) (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8分)
(2)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6分,任选3点)
17.(14分) (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在甲图山脉中出现的高度比在乙图山脉中出现的高度低。(6分)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相对于北坡较高。(4分)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4分)
18.(16分) (1)甲地:地处高原,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丰富;地势较低,河流的补给量大。(6分)
(2)分布规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成因:赤道横贯中部,纬度上南北大致对称,气压带和风带在非洲大陆对称分布;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形单一。(6分)
(3)内罗毕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为高原地形,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在其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的发育提供了条件。(4分)
19. (11分)(1)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6分)
(2)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 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