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命科学
一、观察生物
考点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能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____。
考点2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____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当光线较暗时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当光线较强时用 和____________。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____________;高倍镜下视野____________,细胞数目 。
1.(2020·温州)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2.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二、生物的分类
考点3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____________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 识别分类的依据
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共同点____________;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____________。
★3.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考点5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1.细菌: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含有遗传物质的____________等部分构成,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
3.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植物类别
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代表植物
孢
子
植
物
藻类
没有根、茎、叶
孢子
海带、紫菜
苔藓类
有茎和叶,没有根
孢子
地钱、葫芦藓
蕨类
有真正的根、茎、叶
孢子
肾蕨
种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种子__________,外面有
________包被
种子________,外面没有
________包被
白菜
裸子
植物
松、柏、杉
考点6 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
器官
______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
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__________
______
____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______
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动物类别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水螅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
血吸虫
线形动物
身体呈线形、不分节
蛔虫
4.(2019·金华、义乌、丽水)金华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华华”(如图),其中“金金”形似金华特产佛手,“华华”源于金华市花茶花。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花型秀美多样,蒴果圆球形。茶花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检索表
1a
…………有根2
1b
…………无根P
2a
□ …………Q
2b
□…………3
3a 有果实……R
3b 无果实……S
5.(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高频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例1 (2019·咸阳)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兔子以植物为食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
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高频点2 显微镜的使用
★例2 (2020·东营)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①
B.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时垂直盖下导致的
2.(2019·益阳)如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要对图甲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C.图乙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D.图乙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高频点3 生物的分类
★例3 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
1a无成形的细胞核……………………………………………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2
2a无细胞壁…………………………………………………乙
2b有细胞壁…………………………………………………3
3a无叶绿体…………………………………………………丙
3b有叶绿体…………………………………………………丁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3.(2018·湖州)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______。
高频点4 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例4 (2019·陕西)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4.(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提醒】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例5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例6 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如图1中的7_____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____________把镜头擦干净。
1.(2020·昆明)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白天进城觅食,夜间栖息于温度约为5℃的滇池水面,但体温仍能维持在42℃左右,这表明红嘴鸥属于( )
A.恒温动物 B.变温动物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2.(2020·台州)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右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3.(2020·泸州)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
B.在低倍镜下要看清物像需先调节②再调节①④
1a 有叶…………2
1b 无叶…………P
2a 有花粉………3
2b 无花粉………Q
3a 种子有包被…R
3b 种子无包被…S
C.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
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④和⑥
4.(2020·杭州)小金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 )
A.P B.Q C.R D.S
5.(2020·云南)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有种子
第4题图
B.种子中有胚乳
C.种子有果皮包被
D.体内无输导组织
6.(2019·广州)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某些病毒可被减毒后制成疫苗
7.(2020·包头)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物像,与物像变化对应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亮视野
③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④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⑤转换高倍物镜
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②⑤⑥
B.④⑤②⑥
C.③⑤②⑥
D.③②①⑤
★8.(2019·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9.(2019·湖州)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下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_(填“A”“B”“C”“D”或“E”)处。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A
1b 卵生…………………………………………………………2
2a 体温恒定……………………………………………………B
2b 体温不恒定…………………………………………………3
3a 在陆地上产卵………………………………………………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____________中。
10.(2020·上海)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后,再调节________(填“粗”或“细”)准焦螺旋至清晰。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下的细胞图片,该细胞是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其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11.结合显微镜的使用以及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____________→观察→收放。
(2)如图1所示,在显微镜结构中,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和________(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______方移动。
(4)如图2所示,在显微镜下,颜色最明显、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或文字);洋葱具有刺激性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________(填标号)结构。
参考答案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课前预热
考点1 1.有无生命 2.新陈代谢
考点2 2.(1)目镜 物镜 (2)安放 对光 观察 不能再用
(3)倒像 正好相反 大光圈 凹面镜 小光圈 平面镜
(4)目镜 物镜 (5)多 暗 少
【考点真题】1.A 2.(1)低倍物镜 (2)C (3)A
考点3 一定的特征
考点4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越少 越多
【考点真题】3.D
考点5 1.细胞膜 细胞质 核区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2.真核 3.不裸露 果皮 裸露 果皮
考点6 2.鳃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胎生
【考点真题】4.A 5.(1)无种子、有种子 (2)P (3)根毛区
课堂突破
例1 B 例2 D 例3 D 例4 C 例5 D
例6 (1)ABDCE (2)凹面 (3)4 (4)D (5)擦镜纸
【变式拓展】
1.D 2.A 3.(1)无茎叶、有茎叶 (2)乙和丙 4.C
校内作业
1.A 2.A 3.C 4.C 5.A 6.C 7.C 8.B 9.(1)D
(2)脊髓 10.细 植物 A 11.(1)玻片 (2)③ (3)右上 (4)d e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1.(2020·郴州)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其共同特征之一是( )
A.皮肤辅助肺呼吸
B.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C.幼体在水中发育
D.卵生,但卵表面没有坚韧的卵壳
2.(2019·陕西)下列关于细菌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C.有些对人类有害
D.大多数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2020·温州)2020年4月,温州南麂海域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海豚群。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下列对海豚描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恒定 D.用翼飞翔
4.(2019·内江)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5.(2020·金华、丽水)据报道,21世纪10年代已有467个物种灭绝,2020年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也灭绝了。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域少有天敌。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6.(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7.(2019·咸阳)如图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D.⑤胎生、哺乳的特征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8.(2018·贵阳)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步骤
A.
物像放大40倍
目镜4×,物镜10×
B.
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使视野更明亮
使用大光圈、凹面镜
D.
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9.(2020·云南)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苔藓植物植株很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C.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10.(2020·乐山)细菌、真菌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下列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气
B.细菌有叶绿体,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C.细菌有细胞核,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D.青霉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11.(2020·青岛)某同学假期回郊区的奶奶家,对农庄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B.③④的分类依据是身体是否分节
C.⑤是胎生,⑥是卵生
D.动物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也要比较生理功能
12.藏羚羊是哺乳纲牛科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在生物分类学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A.种 B.属
C.目 D.门
13.某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前,细胞较小,视野较亮
B.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不能再用粗准焦螺旋
C.图中结构1是细胞膜,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D.图中结构2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14.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
植物类群
特 征
实 例
A.
苔藓植物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子
贯众、卷柏
C.
裸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银杏、椰子
D.
被子植物
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油菜、红豆杉
15.(2020·郴州)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________。
A.取镜 B.观察 C.安放 D.对光 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调节[⑥]____________上光圈的大小和调整反光镜的角度来调节视野亮度。
(3)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还应调节[________]细准焦螺旋。
(4)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____移动。
(5)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
16.(2018·嘉兴、舟山)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
”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___。
种类
叶片信息
甲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丁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1a
………………………………………………甲
1b
…………………………………………………2
2a ?……………………………………………………丙
2b
…………………………………………………3
3a
…………………………………………………乙
3b
…………………………………………………丁
17.(2019·宁波)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________(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
叶边呈分裂状,
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
呈锯齿状
花
花瓣多为4片,
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
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________(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
(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________。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
18.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第18题图
(1)鲤鱼用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 。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 。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1.B 2.A 3.C 4.D 5.A 6.D 7.A 8.D 9.D 10.D 11.B 12.C 13.C 14.A
15.(1)ACDBE (2)遮光器 (3)② (4)右上方 (5)5×、10×
16.(1)相对性状(或特征) (2)叶呈盾形
17.(1)种 (2)乙 (3)ABC
18.(1)鳃 (2)脊椎骨 大象(共22张PPT)(共52张PPT)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观察生物
考点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
。
考点2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有无生命
新陈代谢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和
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
→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______粗准焦螺旋。
目镜
物镜
不能再用
安放
对光
观察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因
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
当光线较暗时用
和
,当光线较强时用
和
。
倒像
正好相反
大光圈
凹面镜
小光圈
平面镜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
;高倍镜下视野
,细胞数目
。
目镜
物镜
多
暗
少
1.(2020·温州)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A
2.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C
低倍物镜
(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
A
二、生物的分类
考点3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
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 识别分类的依据
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
一定的特征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越少
越多
★3.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D
3.D 【解析】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考点5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1.细菌: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含有遗传物质的_______等部分构成,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
细胞膜
细胞质
核区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真核
3.藻类、苔藓类、蕨类的主要特点
植物类别
形态结构
生殖方式
代表植物
孢
子
植
物
藻类
没有根、茎、叶
孢子
海带、紫菜
苔藓类
有茎和叶,没有根
孢子
地钱、葫芦藓
蕨类
有真正的根、茎、叶
孢子
肾蕨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_______,外面有_______包被
白菜
裸子植物
种子________,外面没有______包被
松、柏、杉
不裸露
果皮
裸露
果皮
考点6 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
乳类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器官
____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
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_________
______
____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___
鳃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胎生
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形态结构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水螅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
血吸虫
线形动物
身体线形、不分节
蛔虫
4.(2019·金华、义乌、丽水)金华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华华”(如图),其中“金金”形似金华特产佛手,“华华”源于金华市花茶花。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花型秀美多样,蒴果圆球形。茶花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A
5.(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
_______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
(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无种子、有种子
P
根毛区
★例1
(2019·咸阳)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兔子以植物为食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
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高频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例1 B 【解析】A.兔子以植物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B.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C.蘑菇的生长,说明生物能生长,C错误;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能生长,D错误。故选B。
1.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D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例2 (2020·东营)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
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
注视甲中①
B.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
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
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时垂直盖下导致的
D
高频点2 显微镜的使用
例2 D 【解析】A.转动甲中④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损坏物镜,A错误;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B错误;C.转动甲中②转换器,视野由乙变成丙后,即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亮度变暗,C错误;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时垂直盖下导致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故选D。
2.(2019·益阳)如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要对图甲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C.图乙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D.图乙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A
例3
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D
高频点3 生物的分类
1a无成形的细胞核
……………………………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
……………………………2
2a无细胞壁
……………………………………乙
2b有细胞壁
……………………………………3
3a无叶绿体
……………………………………丙
3b有叶绿体
……………………………………丁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例3 D 【解析】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地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是大肠杆菌;乙没有细胞壁,应是草履虫;丙没有叶绿体,应是酵母菌;丁有叶绿体,应是衣藻。故选D。
3.(2018·湖州)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
处应分别
填上
。
无茎叶、有茎叶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乙和丙
例4 (2019·陕西)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
C
高频点4 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选项
植物类群
主要特征
A.
藻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苔藓植物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
例4 C 【解析】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正确;B.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正确;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输导组织,但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产生后代。错误;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正确。故选C。
4.(2020·东营)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诞生,乳名“热干面”“蛋烘糕”,承载着人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的美好祝福。下列关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腔内有膈 B.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胎生、哺乳
C
例5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
D
【提醒】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例5 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小,视野越亮。选项D中细胞数目最多,说明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
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的临时装片时,
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
的实验室里,应选用
如图1中的⑦
(填
“平面”或“凹面”)
反光镜。
ABDCE
凹面
例6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
(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4
D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
把镜头擦干净。
擦镜纸
例6 (1)ABDCE (2)凹面 (3)4 (4)D (5)擦镜纸【解析】(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整理实验台,故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DCE。(2)在显微镜的构造中,控制外界光线进入多少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光圈有大小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故首先调节显微镜的4转换器。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2的①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5)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20·昆明)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白天进城觅食,夜间栖息于温度约为5℃的滇池水面,但体温仍能维持在42℃左右,这表明红嘴鸥属于(
)
A.恒温动物 B.变温动物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A
2.(2020·台州)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右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A
第2题图
3.
(2020·泸州)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
B.在低倍镜下要看清物像需先调节②再调节①④
C.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
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④和⑥
C
第3题图
4.
(2020·杭州)小金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
)
A.P
B.Q
C.R
D.S
C
5.(2020·云南)如图阴影部分表示
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有种子
B.种子中有胚乳
C.种子有果皮包被
D.体内无输导组织
A
6.(2019·广州)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某些病毒可被减毒后制成疫苗
C
7.(2020·包头)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物像,与物像变化对应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亮视野
③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④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⑤转换高倍物镜
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②⑤⑥B.④⑤②⑥C.③⑤②⑥D.③②①⑤
C
8.(2019·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
B
8.B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个倒像。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但是流动方向不会变,所以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B。故选B。
9.(2019·湖州)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下表是脊椎动物检索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填“A”、“B”、“C”、“D”或“E”)处。
D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
………………………………………
A
1b
卵生
………………………………………2
2a
体温恒定
…………………………………
B
2b
体温不恒定
………………………………
3
3a
在陆地上产卵
……………………………
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
(2)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贴上浸有硫酸的纸片,蛙会用四肢将其扒去。这一事实说明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蛙的
中。
脊髓
脊椎动物检索表
1a
胎生
………………………………………
A
1b
卵生
………………………………………2
2a
体温恒定
…………………………………
B
2b
体温不恒定
………………………………
3
3a
在陆地上产卵
……………………………
C
3b
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
4b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E
第10题图
10.(2020·上海)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后,再调节____(填“粗”或“细”)准焦螺旋至清晰。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下的细胞图片,该细胞是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其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____(填图中的字母)。
细
植物
A
11.结合显微镜的使用以及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
______→观察→收放。
玻片
第11题图
(2)如图1所示,在显微镜结构中,对物像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和_______(填标号)。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往_______方移动。
③
右上
(4)如图2所示,在显微镜下,颜色最明显、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填标号或文字);洋葱具有刺激性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_______(填标号)结构。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