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0 07: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单元导读
本单元主要从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上讲述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以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特别是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在极其薄弱甚至空白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铸造了守卫祖国安宁的钢铁长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艰难的国际环境,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相继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通过努力,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后与日本和美国建交,由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纷纷而来。改革开放后,我国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目标
掌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 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作用。
4、 认识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的基本史实。
5、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评价任务
完成评价任务一、(检测目标1)
完成评价任务二、(检测目标2)
完成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和4)
完成评价任务四、(检测目标4)
资源与建议
本课全面介绍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的经过,以及万隆会议的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说明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情况。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把握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难点:新中国成立初美苏对华态度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学习过程
第一篇 国家外交有政策
导入: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问题:你能用几个词概括旧中国外交的特点吗?
评价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81页第一二自然段,并结合材料掌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向目标学习1)
材料1: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1问题: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问题:我们国家建立之初,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3、问题: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一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4问题:战后初期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二篇 睦邻友好重原则
评价任务二:阅读教材P82页和相关史事部分,准确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的时间、会见的国家、内容、影响等(指向目标2)
睦邻友好重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
会见国家
内容
影响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阅读史料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对中国: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对世界:
思维拓展:阅读课文第84页知识拓展部分。随着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中国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日内瓦会议(指向目标四)
1954年 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显示了周恩来卓越的外交艺术。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篇章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评价任务三:自主学习并阅读教材第83页 回答以下问题:(指向目标三)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3、万隆会议遇到了哪些困难?
4、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
合作与探究:
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问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
评价任务四:思考探究(指向学习目标四)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对比,变化是什么? 为什么有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1、旧中国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
3、弱国无外交,落后必然挨打。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人民深切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用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智慧,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检测广场:(分层评价·当堂达标)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印度 C 苏联 D 蒙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毛泽东 C 陈毅 D 周恩来
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5、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他们与亚洲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一中的“两国总理”分别指的是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分别是哪五项?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中的“重大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周恩来是怎样的改变会议航向的?这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还在哪次会议展示了他外交家的风范?此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