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1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 46+18张ppt 2份word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1课时 水和溶液(课件 46+18张ppt 2份word文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14:11:43

文档简介

第31课时 水和溶液
1.(2020·湘西州)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2.(2020·宜宾)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
3.(2019·杭州)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4.(2020·海南)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第4题图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5.(2020·连云港)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
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
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6.(2019·山西)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
7.(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8.(2019·广州)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
全溶解
固体完
全溶解
剩余少
量固体
剩余较
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9.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10.(2020·郴州)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溶剂前,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
(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t℃时,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
(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1.(2020·黔西南州)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Cl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实验①所得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
(3)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40%   B.37.5%   C.28.6%
12.(2020·武汉)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________。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
500mL
品名:盐酸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mL
溶质质量分数:38%
第13题图
根据标签计算。
(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这种浓盐酸________瓶。
14.(2020·湖州)一水硫酸四氨合铜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它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他设计的合成路线如图乙所示:
(1)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
第14题图
(2)溶液B中含硫酸四氨合铜,“一系列操作”是指向溶液B中加入适量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3)得到的产物是一种晶体,与非晶体相比,晶体具有一定的________和特定的形状。
参考答案
第31课时 水和溶液
1.B 2.C 3.D 4.D 5.D 6.B 7.B 8.C 9.D
10.(1)甲 (2)饱和溶液 (3)乙 (4)×100%
11.(1)不饱和 (2)40g (3)C
12.(1)B (2)20g (3)AB (4)③ 
13.(1)2∶71 (2)595 (3)1000 2
14.(1)CuSO4 (2)乙醇 (3)熔化温度(熔点)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考点1 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1.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____________,在阴极产生____________。两者体积比为___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考点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一种________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液体;标准状况下沸点为________,凝固点为________。
2.化学性质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电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够与少数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9·葫芦岛)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2.(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二、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考点3 说出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考点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水是最常用的______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______等。
考点5 说明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溶液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组成
不溶性液体和液体组成
分散
微粒
分子或离子直径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乳浊液的颗粒大约为1~50微米
均一性
____________、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浑浊)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久置后分层
相同点
都是____________物
3.(2019·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果粒橙属于溶液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___________。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考点6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____________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情况下可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考点7 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质、溶剂自身的性质;②____________;③气体的溶解度还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考点8 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中,溶质在____________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就称作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____________。
5.(2020·衢州)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2018·宁波)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9 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____________质量之比。
2.意义: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考点10 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考点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1.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
7.(2020·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温度
/℃
水的质
量/克
加入硝酸钾
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
的质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8.(2019·宁波)图甲是一种稀释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它以一定体积比对原液进行稀释,图乙是它的7种不同比例的稀释方式。小科用该稀释瓶按1∶2的比例稀释原液,原液是密度为1.5g/mL、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稀释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1)当水加到1∶1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1,当水加到1∶2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p2。(填“>”“<”或“=”)
(2)稀释得到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g/mL,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0.1g/mL和0.1%)
五、水污染
考点12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流失。
考点13 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净化的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_____、蒸馏法。
9.(2020·绍兴)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高频点1 溶液的概念与特点
★例1 (2020·怀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1.(2019·葫芦岛)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    B.泥沙
C.牛奶    D.花生油
高频点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定
★例2 (2020·金华)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2.(2019·温州)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高频点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3 (2020·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2019·绍兴)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20℃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提醒】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酒精具有挥发性,氧化钙能与水反应,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
★例4 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
CuSO4·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提醒】此题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扩展与延伸,使学生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的比值,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的道理。
★例5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6 (2019·金华、义乌、丽水)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少的质量情况如下表。
放置时间
(小时)
烧杯中物质减少的质量(克)

饱和氯化
钠溶液
饱和硝酸
钾溶液
7.3%的
稀盐酸
24
1.85
0.61
0.72
1.35
48
3.70

1.44
2.80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减少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1.(2020·毕节)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①>②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2.(2020·上海)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3.(2020·威海)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溶剂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难溶
难溶
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
B.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C.4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4.(2019·滨州)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①④    B.③④⑤    C.④⑤    D.②③⑤
5.(2019·黄石)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6.(2018·衡阳)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7.(2019·贵港)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第7题图
(1)甲属于____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_____g。
8.(2020·绍兴)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1)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________(填“甲”或“乙”)。
(3)t1℃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9.(2020·泰安)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
第31课时 水和溶液
课前预热
考点1 1.氧气 氢气 1∶2 8∶1 2.氢元素 氧元素
考点2 1.没有 100℃ 0℃ 2.(1)2H2O2H2↑+O2↑ (2)CO2+H2O===H2CO3,SO3+H2O===H2SO4 (3)CaO+H2O===Ca(OH)2,Na2O+H2O===2NaOH
【考点真题】1.B 2.B
考点3 溶质 溶剂
考点4 溶剂 汽油、酒精
考点5 均一 混合
【考点真题】3.C 4.(1)溶剂 (2)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
考点6 1.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考点7 ②温度 ③压强
考点8 100g 饱和 溶解度
【考点真题】5.B 6.A
考点9 1.溶液
考点11 2.计算、称量、溶解
【考点真题】7.D 8.(1)< (2)1.2 21.4%
考点13 过滤法
【考点真题】9.C
课堂突破
例1 A 例2 B 例3 D 例4 C 例5 D
例6 (1)1.22 (2)不变
(3)设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5.5克×8%    5克×x
40∶36.5=5.5克×8%∶5克×x,
解得:x=8.03%>7.3%(其他解法也可) 故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解释:蒸发的水和挥发的HCl的质量比大于927∶73(或蒸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
【变式拓展】
1.A 2.D 3.(1)20.9 (2)20% (3)方法一:设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100克×10%+x=(100克+x)×25% x=20克 答:可向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 方法二: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 100克×10%=(100克-y)×25% y=60克 答:可蒸发60克水。
校内作业
1.B 2.C 3.C 4.B 5.C 6.A 7.(1)易 增大 (2)C、D A (3)50 8.(1)t2 (2)甲 (3)20% 9.(1)煮沸 (2)C 
(3)饱和 50(共46张PPT)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31课时 水和溶液
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考点1 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
1.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_____,在阴极产生____。两者体积比为____,质量比为_____。
2.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氧气
氢气
1∶2
8∶1
氢元素
氧元素
考点2 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一种_____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液体;标准状况下沸点为_______,凝固点为____。
没有
100℃
0℃
2.化学性质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电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能够与少数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
2H2↑+O2↑
CO2+H2O===H2CO3,SO3+H2O===H2SO4
CaO+H2O===Ca(OH)2,Na2O+H2O===2NaOH
1.(2019·葫芦岛)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质量比为2∶1
B
2.(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B
溶液由______和____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二、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考点3 说出溶液的组成
溶质
溶剂
考点4 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水是最常用的______,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
_______等。
溶剂
汽油、酒精
考点5 说明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均一
混合
3.(2019·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果粒橙属于溶液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C
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______。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
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____________
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情况下可相互转化。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考点6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不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有:①溶质、溶剂自身的性质;②______;③气体的溶解度还受______的影响。
考点7 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温度
压强
考点8 说出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中,溶质在_____水中达到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就称作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_______。
100g
饱和
溶解度
5.(2020·衢州)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6.(2018·宁波)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A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______质量之比。
2.意义: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9 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溶液
考点10 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1.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11 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计算、称量、溶解
7.(2020·杭州)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
B.②所得溶液一定是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
D.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序号
温度
/℃
水的质量
/克
加入硝酸钾
的质量/克
所得溶液
的质量/克

10
100
40
120.9

60
100
40
140
D
8.(2019·宁波)图甲是一种稀释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用它以一定体积比对原液进
行稀释,图乙是它的7种不同比
例的稀释方式。小科用该稀释
瓶按1∶2的比例稀释原液,原
液是密度为1.5g/mL、溶质质量
分数为50%的NaOH溶液。稀释过
程中,不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合前
后的体积变化。
(1)当水加到1∶1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1,当水加到1∶2的刻度线时,水对稀释瓶底的压强为p2,则p1____p2。(填“>”“<”或“=”)
(2)稀释得到的NaOH溶液的密度为____g/mL,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0.1g/mL和0.1%)
<
1.2
21.4%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流失。
五、水污染
考点12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考点13 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净化的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_______、蒸馏法。
过滤法
9.(2020·绍兴)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C
★例1 (2020·怀化)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高频点1 溶液的概念与特点
A
例1 A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没有指名溶质的种类、温度,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D.添加溶质不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还可以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2019·葫芦岛)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    B.泥沙
C.牛奶    D.花生油
A
★例2 (2020·金华)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高频点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定
B
例2 B 【解析】A.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②、③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①中没有固体出现,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错误;B.②③溶液都是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正确;C.烧杯②中溶液升温至30℃,固体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故错误;D.恒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故选B。
2.(2019·温州)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D
★例3 (2020·泰安)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高频点3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例3 D 【解析】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6g=84g(合84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3.(2019·绍兴)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克。
(2)20℃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操作方法。
(写出计算过
程)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20%
20.9
【答案】方法一:设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100克×10%+x=(100克+x)×25% x=20克 
答:可向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 
方法二: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 
100克×10%=(100克-y)×25% y=60克 
答:可蒸发60克水。
★例4 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g
CuSO4·5H2O溶于95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
【提醒】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酒精具有挥发性,氧化钙能与水反应,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
C
例4 C 【解析】A.酒精具有挥发性,蒸发时,酒精比水跑得快,所以不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故A错;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得到氧化钙溶液,故B错;C.CuSO4·5H2O溶于水中溶质是CuSO4,所以溶于水后溶质质量小于5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故C正确;D.将50℃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钾固体,故D错。故选C。
★例5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提醒】此题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扩展与延伸,使学生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的比值,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的道理。
例5 D 【解析】A.加入生石灰的溶液,因氧化钙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故A选项不正确;B.加入生石灰的溶液,因氧化钙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温度不变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部分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小,故此选项错误;C.不同温度的氢氧化钙溶解度不同,故此选项错误;D.由题意可知,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因氧化钙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部分溶质析出,因温度不变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
例6 (2019·金华、义乌、丽水)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少的质量情况如下表。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克。
1.22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减少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不变
【答案】设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5.5克×8%  5克×x
40∶36.5=5.5克×8%∶5克×x,
解得:x=8.03%>7.3%(其他解法也可) 
故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解释:蒸发的水和挥发的HCl的质量比大于
927∶73(或蒸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
1.(2020·毕节)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
C.Ca(OH)2溶解度:①>②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B
2.(2020·上海)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C
3.(2020·威海)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和酒精
B.温度相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C.40℃碳酸钠饱和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20℃时,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C
4.(2019·滨州)某同学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④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
⑤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
A.①④  B.③④⑤  C.④⑤  D.②③⑤
B
5.(2019·黄石)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
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
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
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C
★6.(2018·衡阳)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A
6.A 【解析】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正确;C.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正确;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8g=92g(合92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故正确;故选A。
7.(2019·贵港)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按如图步骤
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_g。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增大
C、D
A
50
8.(2020·绍兴)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请回答:
(1)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
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____
(填“甲”或“乙”)。
(3)t1℃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
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t2

20%
9.(2020·泰安)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
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
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
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
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
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
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煮沸
C
饱和
50(共18张PPT)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