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1-09 19: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树立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信心,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
预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莫顿·亨特: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训诫( ) 屡次( ) 啜泣( ) 迂回( )
纳罕( ) 落下( ) 耸立( ) 嶙峋( )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灰心丧气
三、抢答: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1、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5、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6、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7、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石架了吗?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8、“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9、谁叫来了“我”的父亲?
10、“我”是怎样脱险的?
11、把故事分成两部分,怎样划分?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二、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三、“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四、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你最不喜欢哪个?为什么?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二、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本文作者是 _国作家 。“我”现在 岁。
2、本文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3、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4、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5、“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6、“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在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囔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着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本文中代表父母对子女的两种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
2、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3、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想要鞭策孩子。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幸运”指的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