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0 10: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古诗三首
课时1
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
B.童孙未解供(gōng)耕织
C.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
D.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二、选字组词。
【晓浇】 ( )水 拂( ) ( )花 知( )
【供洪】 ( )应 ( )销 ( )水 ( )峰
【倚漪】 ( )靠 ( )澜 ( )仗 涟( )
三、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昼出耘田夜绩麻 ( )
A.耕地。 B.在田间除草。 C.可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2.稚子金盆脱晓冰 ( )
A.幼小的孩子。 B.很大的孩子。 C.不听话的孩子。
3.短笛无腔信口吹 ( )
A.随口一说。 B.胡乱一吹。 C.随口。
四、把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稚子弄冰》的作者是 代的 。古诗中孩子玩冰的时间是 ,地点是 ,诗人把 比作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村晚》是一首描写 的诗,诗的第二句中的“ ”字写落日挂在山头上,“ ”字写落日青 山倒映水中。诗中表现牧童骑牛吹笛的句子是 。
课时2
一、课内古诗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题目中的“四时”指 ,“杂兴"指 ,题目的意思是 。“耘田"指 , “绩麻”指 ,“未解”指

2.诗中描写男耕女织的两句诗是“ ”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热爱劳动的诗句 是 “ ” 。
3.把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 ( )
A.对乡村男女老少热爱劳动的赞美。
B.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C.赞扬农村的环境优美,适宜居住。
D.表达诗人不喜欢农村生活。
二、类文阅读。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②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
【注释】①弄:逗弄。②黄昏:傍晚。③蓑衣:用 草或棕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1.这首诗共四句,描写了哪些画面?( )(多选)
A.百草丰茂图。
B.笛声悠扬图。
C.牧童休憩图。
D.赏月入眠图。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寄情于景,写出了草的葱茏。
B.第二句中的“三四声”突出了傍晚的 寂静,“弄”字衬托了孩子的顽皮。
C.这首诗写出了孩子以地为床,以天为 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 自由自在的生活。
D.这是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表达了作 者对牧童的喜爱之情。
3.请写出一首你积累的描写儿童 生活的古诗。



1 古诗三首 答案
课时1
—、B
二、 浇 晓 浇 晓 供 供 洪 洪 倚 漪 倚 漪
三、 1.B 2.A 3.C
四、 1.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冰块落在地上,发出了如水玉破碎般的声音.
2.池塘四周长满茂盛的草,水也涨到了池岸。远远的青山,好像衔着红红的落日,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3.放牛回家的孩子横骑在牛背上,用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乐曲。
五、1.宋 杨万里 早晨 树林里 冰 玉磬 喜爱儿童,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2.农村晚景 衔 浸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课时2
一、1.四季 各种兴趣 记录四季的各种趣事 在田间锄草 把麻搓成线 不理解,不懂得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 (1)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2)小孩们还不懂得 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4. A
二、1. ABCD
2. D
3.(示例)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