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课型:新授 主备: 审核:初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相关资料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读一读】
1、找出教师在朗诵课文时出现的错误(字音或停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可自己补充生字词
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3、学生自读、齐读课文。
【译一译】
1、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①亲: ②亲:
不独子其子:①子: ②子:
3、解释重点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4、出自本文的成语
5、小组合作讨论,试译全文及圈画重点字词
【理一理】
将全文依据“总——分——总”的思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议一议】
1、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3、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4、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与《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想一想】
请说出一段话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视频欣赏)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两本练习册上的题目完成。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