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考点四 名著阅读(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考点四 名著阅读(共5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0 09: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四 名著阅读
2020年浙江各地考题归纳
地区
考查形式
宁波
渗透迁移型(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杭州
感悟、评价、探究型(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
温州
感悟、评价、探究型,渗透迁移型(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绍兴
感悟、评价、探究型,渗透迁移型(故事情节、主题思想、阅读方法、人物形象)
湖州
感悟、评价、探究型(主题思想、故事情节)
嘉兴
舟山
基础识记型,感悟、评价、探究型(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题思想)
金华
丽水
义乌
感悟、评价、探究型,渗透迁移型(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
衢州
感悟、评价、探究型(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台州
基础识记型,感悟、评价、探究型(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题思想)
考查篇目
统编版教材:(注:后面跟注的数字代表的是在2020年浙江省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次数)
七年级上册
必读:鲁迅《朝花夕拾》1  吴承恩《西游记》6
自主推荐:孙犁《白洋淀纪事》 沈从文《湘行散记》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李汝珍《镜花缘》1
七年级下册
必读:老舍《骆驼祥子》4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
自主推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 柳青《创业史》1 阿西莫夫《基地》 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八年级上册
必读:斯诺《红星照耀中国》2 法布尔《昆虫记》2
自主推荐:王树增《长征》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卡森《寂静的春天》
八年级下册
必读:傅雷《傅雷家书》2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
自主推荐: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路遥《平凡的世界》3 罗曼·罗兰《名人传》
九年级上册
必读:艾青《艾青诗选》 施耐庵《水浒传》4
自主推荐:泰戈尔《泰戈尔诗选》 孙沫《唐诗三百首》 刘义庆《世说新语》2 蒲松龄《聊斋志异》
九年级下册
必读:吴敬梓《儒林外史》4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6
自主推荐:钱钟书《围城》1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2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1 夏目漱石《我是猫》
1.考查范围:三十六部名著:十二部必读名著和二十四部自主推荐名著。
2.考查形式:近几年,名著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基础识记、理解概括、感悟、评价、探究、渗透迁移等类型。过去习惯集中考查一部名著,现在是多部名著联考。随着浙江省名著考查内容的加宽,开放性和灵活度的增强,如上表所见,考查形式更注重作品的理解概括,感悟、评价、探究、渗透迁移等,以专题探究、材料探究、综合实践等情境式的题型呈现。
3.能力要求:理解概括、感悟、评价、探究以及渗透迁移的考查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基础识记,而是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有自己的理解、感受、体验和思考。不仅需要局部梳理,还需要相互勾连,深化理解感悟,提升迁移运用与思辨能力。
近几年,名著阅读的考查命题经历了一个从兼顾文学常识到更关注作品内容的过程。从兼顾导读类书籍的支架式阅读到关注原著阅读、整体阅读、个性化阅读,由粗读走向精读、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从考查范围上说,必读名著和自主推荐名著都有涉及,有考查的广度;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有考查的灵活度。从考查内容上说,包含了概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题思想、探究艺术特色、表达观点、印证观点等多个考点;越来越注重对整部作品的认知与评价,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勾连、比照、整合与归纳,注重情境任务中的迁移运用能力。预测2021年的考查依然会延续2020年的形式,进一步落实教材编写意图,更加关注名著的阅读价值,关注名著阅读的运用能力,以这样的名著阅读测评推动今后整本书的阅读,落实名著阅读目标。
(一)基础识记型
该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是最基础的考查方向。基础知识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原名、笔名、国别、朝代等;作品的基本信息:例如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意义价值等;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基于什么思考来创作这部作品的,是要批判当时的社会现象,还是歌颂当时的社会精神等。在识记的过程中,要注意辨别作者和相对应的名著,避免张冠李戴。具体的考查方式又分为两种:
(1)直接考查型,此类题多直接给出作品名称,让学生回答作者及其有关名著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要牢记相关信息,能将作者和作品对应起来,准确记忆就能够回答正确。
(2)语段推理型,此类题是先提供一段原文选段,让学生通过阅读选段,推理出此选段的出处,回答此选段的主要人物、哪部作品、哪个情节等。此类题要求学生能从选段中提取出关键词,从而推理答案。此类题关键词一般都比较明显,具有很高的区别性。
【备考指南】
(1)准确识记与作者相关的内容,如姓名(字、号)、国别(朝代)、称号(头衔)、生平事迹、代表作。
(2)掌握与名著相关的内容。如作品体裁、篇章结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影响。
(3)在选择题中,可以灵活运用排除法;在填空题中,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例1(2020·舟山、嘉兴)学校开展“品读名著,滋养心灵”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知经典情节,丰文学常识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常用“三”字来叙述故事,使情节曲折生动。如《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________”等故事,《西游记》中有“孙行者三调芭蕉扇”“________”等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施恩三入死囚牢(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关胜义降三将) 尸魔三戏唐三藏(悟空三岛求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解析】任务一考查对名著情节的了解。《水浒传》中与“三”有关的情节有: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施恩三入死囚牢、镇三山大闹青州道、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西游记》中与“三”有关的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入无底洞、尸魔三戏唐三藏等。本题熟悉作品的相关情节,便可准确作答。
例2(2019·绍兴)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
【甲】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兼之胆量极大,见识过人,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枪弄棒,父母也禁他不住。
【乙】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是州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答案】【甲】小山(唐小山)  【乙】保尔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镜花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甲】中的人物是对唐小山外貌和性格特点的概括。【乙】中的人物是保尔。
例3(2018·金华)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任务。
目 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______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______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______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______
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台山 桃花村 瓦罐寺 野猪林
B.瓦罐寺 五台山 桃花村 野猪林
C.桃花村 五台山 野猪林 瓦罐寺
D.五台山 野猪林 桃花村 瓦罐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水浒传》中和鲁智深相关的故事情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重返五台山。一定要熟悉文学名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代表人物,了解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二)理解概括型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经常借人物对话、评述性句段或反映人物性格的事例等,要求概括名著的相关情节内容,并分析人物形象或主题思想。
【备考指南】
(1)识记故事情节,首先注意梳理、识记的方法。根据作品的体裁和故事结构,或按时间顺序排列,或按人物进行归类,都是有效的梳理、记忆的方法。
(2)识记关键词。在梳理的基础上画出关键词,抓住重点有效记忆。
例1(2019·台州)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下面是《西游记》《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1)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当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
(2)《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与复述。解答此题要求对名著内容十分熟悉,然后写出相关的情节,注意表述的语句简洁,情节内容完整,涉及到的人物名称要正确。《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是因为女儿国国王看
中了他,最后孙悟空巧妙地运用计谋获得了通关文牒,使唐僧顺利脱身并离开。《镜花缘》中林之洋也是被女儿国国王看中,林之洋是在受尽折磨后,在唐敖的帮助下得以脱身。
(2)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用意的分析。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主要写他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表现他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设置女儿国的经历,也就是为了突出他不为金钱、女色所动,表现他意志力的坚定。《镜花缘》主要反映的是妇女问题,它所主张和反对的主要有: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强烈的抗议。所以小说写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女儿国的风俗习惯,表现女子所经受的痛苦。
例2(2018·金华)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选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这一节里,阿龙纳斯一行三人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散,阳光照射下来,可以看见各种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脚踩海底草坪非常柔软。我在阅读时就对这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向往。
示例二:选B。《价值千万的珍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球母沙,数以百万计的珠母在这里繁殖,场面壮观,他们还见识了嗣穴里一只孕育着价值千万的珍珠的珠母。最后尼摩船长在黑鲨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珍珠,尼摩船长无与伦比的胆略和对一个落难者无私的帮助让我钦佩和感动,我希望在这里游览时能再一次感受到阅读时的那种激动。
示例三:选C。《沉没的大陆》这一节里,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黑夜中来到了一个传说中沉没的古老城市的废墟,废墟上还有熔岩在喷发。一个古老的地名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回忆,在此陷入沉思。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广袤的废墟上思考悠久的历史和短暂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示例四:选D。《章鱼》这一节快要接近海底旅行的尾声了,在经历了缺氧的生死考验后,他们又一次遇到了危险,七只巨大的章鱼围困了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一名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船长流下了眼泪。读到这里,我觉得海底旅行是勇敢者的行为,我喜欢冒险,希望能感受那一份惊心动魄。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情况,解答时需要对名著内容做到了如指掌,还要明确名著的主题思想。
(三)感悟、评价、探究型
该考点主要考查人物评述(如:例1)、内容评述探究(如:例2)、艺术特色评述探究(如:例3)、人物思想评述探究(如:例4)、阅读方法(如:例5)等。
【备考指南】
(1)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意义、艺术特色和阅读策略等的积累与运用。
(2)审清题目要求,使答题具有针对性,要弄明白是评价人物还是评价内容,抑或思想意义、艺术特色、阅读方法等。
(3)选择好答题的切入点,可从内容、人物、艺术手法、阅读方法等角度入手。
例1(2020·杭州)假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准备再次出发,下列哪个文学形象最有可能和他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请结合该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经历,简述理由。
白龙马(《西游记》) 简·爱(《简·爱》)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白龙马。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对海洋很熟悉;化身白马,不辞辛劳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为救唐僧变作宫女,独自勇敢无畏地刺杀黄袍怪。白龙马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和尼摩船长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
示例二:我选简·爱。她是个独立的女性,不依附于人,当发现心上人已婚后,毅然选择离开;她适应能力强,经历舅妈家的欺辱、洛伍德学校的折磨,依然顽强坚定地生活;她敢于闯荡,不满学校毫无生气的生活,就决定离开,去应聘家庭教师。简·爱这些性格特点使她能够和尼摩船长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
示例三:我选孙少平。他有冒险精神,年少时怀揣梦想,离开家乡去闯荡;能吃苦耐劳,只身前往黄原城揽活做苦力,脊背被压烂也不退缩;不怕危险,发生矿难时,勇敢地救下了自己的徒弟;煤矿出现用工难题,他组织工友想对策,机智地解决了问题,说明他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孙少平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和尼摩船长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
示例四:我选格列佛。他从小就有航海梦想,努力学习航海知识;担任过船长,喜欢冒险,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多次乘船远航;有很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曾在荒岛上靠生吃牡蛎和帽贝渡过难关。格列佛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和尼摩船长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探究。利用相关情节分析人物的勇敢坚韧、敢于闯荡、独立自强等形象即可。
例2(2020·衢州)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引更多的同学去阅读,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A.《傅雷家书》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C.《昆虫记》 D.《寂静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推荐《傅雷家书》。两地书,父子情。傅雷通过书信的形式关心在外求学的儿子的生活、事业,与儿子谈做人、文学、艺术等话题,指导、激励儿子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阅读这本书,我们能获得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做人的道理,还可以学习如何和父母沟通相处。
示例2:我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与青年人谈人生修养,谈文学、谈艺术、谈学习生活等,用亲切平等的对话方式、优美的散文笔调、生动的比喻说理,把深刻的人生道理讲得有理有趣,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示例3:我推荐《昆虫记》。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文中有会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天牛、做苦工的蝉等有趣的昆虫。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还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又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示例4:我推荐《寂静的春天》。明天的寓言、死神之药、消失的歌声……你一定会被书中描述的现象所震撼。本书用众多的真实案例、数据分析论证了农药对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危害,对人类提出警告。作者研究的方式、分析的方法有益于培养我们的实证精神,也让我们对化学药品的使用更谨慎。
【解析】此题为开放类试题,从题目中给出的四部名著里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名著内容、思想主旨、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拟写推荐语即可。
例3(2020·衢州)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A.梁生宝(《创业史》) 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C.简·爱(《简·爱》) D.祥子(《骆驼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梁生宝。①梁生宝与父亲梁三老汉、郭振山等人有矛盾冲突。如梁生宝组织互助组创业得到贫农的拥护,郭振山处处打击、污蔑梁生宝,但不能动摇梁生宝组织互助组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斗争中,梁生宝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执着追求、公而忘私的人。②梁生宝渴望通过创业改变贫穷的生活,旧社会中,苦难的环境及父辈保守狭隘的思想,激发他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新社会的机遇给予他创业的新思路,由个体创业走向集体创业,带领贫困户创业成功,成为有责任、有胸襟、有魄力的人。③梁生宝的内心冲突体现在事业和情感的心理斗争上。他喜欢徐改霞,但对她不安心呆在农村的想法感到不满,最终他放弃了这段感情,一心扑在互助组的事业上,成为执着追求、公而忘私的人。
示例2:孙少平。①孙少平与家人、郝红梅、田晓霞等人有矛盾冲突。如他的家人让他留在家乡,他却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在一次次亲情与理想的冲突中,更凸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②孙少平渴望外面的世界,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而贫穷的家乡、保守的思想让他无法实现。苦难的生活让他自卑,使他不敢接受田晓霞的爱。恶劣的环境折磨着他,生活一次次打击他,也正是这样的环境,铸就了他刚毅坚强的性格。③孙少平的内心冲突体现在自卑与自尊的内心斗争上。如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他爱慕着田晓霞,但是他内心的自卑,使他起初不敢接受田晓霞的爱。同时他的自尊激励他不断向上,在自尊与自卑的交织中成为一个坚强刚毅的人。
示例3:简·爱。①简·爱与舅妈、表哥、罗切斯特等人有矛盾冲突。如她反抗着舅妈、表哥、校长等人的欺负,体现了简·爱从小就有追求平等的思想,这也是她成年后能独立自主的思想基础。②简·爱渴望自由独立的生活,这与压抑、备受欺凌的环境有矛盾冲突。如她从小被寄养在舅妈家,经常受表哥、舅妈等人的欺负,在备受欺凌的环境中,养成了简·爱坚韧的性格,促使她成为自由、独立、追求平等的女性。③简·爱的内心冲突体现在自尊与自卑的心理斗争上。如自尊使她不被人左右,有自己的思想,自卑使她最初不敢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在内心矛盾的不断冲击中,她不断成长,最终成长为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女性。
示例4:祥子。①祥子与孙侦探、刘四爷、虎妞等人有矛盾冲突。如祥子辛苦攒钱买的车被大兵抢走,后被孙侦探敲诈,但他不敢反抗,在买车的梦想一次次破灭后,他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斗志,最终成为一个自暴自弃的人。②祥子想凭自己的力气过上好的生活,渴望有自己的车,但他生活在一个兵荒马乱、匪徒盛行的环境中,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最终被这个社会所淹没,变成一具行尸走肉。③祥子的内心冲突体现在奋斗与妥协的心理斗争上。他从农村到城市谋生,想凭自己的力气过上好的生活,但在希望一次次地破灭后,他最终选择了妥协,由最初的老实、坚韧、充满希望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祥子。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冲突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如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等。围绕这些角度答即可。
例4(2019·绍兴)
(1)《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儒林外史》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①____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反面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进
周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③____
(2)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
我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次要 ②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③王冕(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④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示例一: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逍遥自在,自称“齐天大圣”,意与玉帝比肩。玉帝镇压未果,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微,顿觉受辱,勃然大怒,大闹天宫。这是他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
示例二:林冲: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食朝廷俸禄,唯唯诺诺忠心耿耿,高衙内调戏其妻,林冲敢怒不敢言,高俅于白虎堂设计陷害,林冲含冤受屈却依然忍气吞声,只盼着苦尽甘来重归正常生活。直到陆虞侯等人火烧草料场,林冲得知真相,终于认清现实,与官府彻底决裂,从驯服到反抗,是林冲内心深处自我意识的觉醒。
示例三:简·爱:简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虽然她年幼无助,但她勇于反抗恶毒的表哥与舅妈。在孤儿学校,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苛刻管束与严厉惩罚,她也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特的专横她不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她不接受。在简身上,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威逼而驯服的可能。她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使她最终能拥有自己的幸福。(从“反叛”或“归驯”角度阐述均可,选择人物的其他内容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考查对《儒林外史》有关内容的概括。此题考查得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从类别上分析,“杜少卿、沈琼枝、虞育德”都是正面形象;而“牛浦郎、潘三、严监生”都是反面形象。不屑科考的形象除杜少卿、庄绍光外,还有王冕。“我的理解”可从这样分门别类的整理的好处的角度作答。如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社会现实,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2)结合作品内容,就“反叛或归驯”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首先要在深入理解题干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三个名著中选出一个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在“反叛或归驯”这个角度最有话说的主人公。然后根据相关的故事情节分析即可。
例5(2019·嘉兴、舟山)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在红船边重读经典,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A.《艾青诗选》   B.《红星照耀中国》    C.《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阅读时,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
示例2:我选《红星照耀中国》。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阅读时,可以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强渡大渡河”和“过大草地”或者是“红小鬼”等部分,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诺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也可以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示例3:我选《西游记》。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渡众生的信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的雷同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圈画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解析】考查的是作品的综合评价,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本题根据平时对这几部名著的阅读和积累答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这几部名著主旨的把握和读书方法的运用。
(四)渗透迁移型
该考点主要考查在具体情境任务或就某一言论、诗句中,能梳理、勾连、迁移、运用所读的名著。
【备考指南】
(1)要全面了解作品,包括人物、主题、思想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内课外迁移、拓展。
(2)提炼题干信息,找到与所读名著的关联点,围绕中心,加以阐述。
例1(2020·宁波)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他(她)的经历印证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这句诗让我想到了简·爱。她小时候寄养在舅妈家,有一次与表哥发生冲突,原本逆来顺受的她选择了反抗,和表哥扭打,并指责护短的舅妈,这是她捍卫独立人格的起点。
示例二这句诗让我想到了刘思扬。他被捕入狱后,面对要么登报悔过、要么在狱中受尽折磨的选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示例三这句诗让我想到了孙少平。他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自己的生活,宁愿选择去黄原当一个揽工小子,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和他的哥哥一起办砖窑,从此开启了他自尊自强、奋斗拼搏的人生。
【解析】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拟写时围绕“面对的选择”“作出的决定”,符合题意即可。
例2(2019·金华、丽水、义乌)文学世界,万物有灵。下列作家笔下的哪种植物可以用来比喻简·爱?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A.白杨树(茅盾) B.小桃树(贾平凹)   C.木棉树(舒婷《致橡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 A。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它不屈于恶劣的环境,力争上游,有坚强的意志和精神。这和简·爱的处境与抗争精神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饱受欺凌,但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欺侮,后来又同冷酷、自傲的劳渥德学校校长作抗争。她积极进取,后来成为家庭教师。简·爱说“我虽然卑微,但并不卑贱”,这与极普通而绝不平凡的白杨树是十分相似的。
示例二:我选 B。小桃树生长在院子角落里,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枝头上还长出花苞。这与简·爱的成长历程是相似的。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在盖兹海德府饱受欺凌,在劳渥德学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桑菲尔德经历坎坷的爱情,但她追求自己的梦想,依靠不懈的奋斗,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示例三:我选 C。诗中的木棉树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与橡树平等的地位,并与橡树共担风雨。这与简·爱的精神追求是极其相似的。简·爱始终渴求平等、自由的爱情,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她接受了罗切斯特求婚,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并且还活着的时候,毅然决然出走。但在罗切斯特遭遇厄运、一无所有的时候,她又回到他身边,与他共担风雨。
【解析】答案是开放的,挑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植物,先回答在作者笔下植物的特点,如白杨树抓住“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它又是不平凡的”这一点,不平凡就体现在它有顾强的、力争上游的精神;小桃树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而仍顽强生长;木棉树是爱情的象征,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追求与橡树平等的地位。再结合简·爱在某个地方的经历,概括她与某种植物相似的性格特点。
例3(2018·绍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小说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鲁达(《水浒传》) 翠翠(《边城》) 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香菱(《红楼梦》):“香”昭示了她的美丽温柔,诗心才情;“菱”是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惨。她的本名“甄英莲”谐音为“真应怜”,寄寓了这位女子悲惨的人生际遇,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怜惜。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鲁达:“鲁”,鲁莽,他生性粗豪爽快,如会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达”,通达,他生性豁达不拘,如提辖的官位,一声不响就扔下了;他的法号“智深”,智慧深沉之意,如野猪林救林冲,理智冷静。
示例2:祥子:吉祥如意之子,但他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他事业不顺,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生活悲惨,妻子虎妞难产而死,真爱小福子上吊自尽,最后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他身上,作者寄托了对劳苦人民的深深同情。
示例3:翠翠:“翠”的意思是翡翠,翠玉。在古代诗文中,玉常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在作者笔下,翠翠是美好的,她淳朴、善良、坚韧,具有很多美好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与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作者态度、文章主旨的联系。需要从鲁达(《水浒》)、翠翠(《边城》)、祥子(《骆驼祥子》)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作品谈其名字的深意。如果选择鲁达,可以从他性格的鲁莽和豁达两个方面去分析。如果选择祥子,可从其名字的吉祥寓意与其命运的不祥的角度分析。如果选择翠翠,可从其名字的寓意与美好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