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3-卤族元素1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氯气有毒,有强氧化性,所以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B、常温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体积Cl2,所以饱和氯水是浓溶液.
C、氯气跟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Cl2和H2O的反应.
D、在使用漂白粉时,加入醋酸可增强漂白作用.
2、在一支试管中盛有某种固体物质,加适量溴水后,溶液颜色不会褪去的是( )
KOH B、KI C、Na2SO3 D、FeCl2
3、关于氯气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相同条件下,Cl2 比SO2更易溶于水
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Cl2和SO2分别通入H2S溶液中都可变浑浊
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
4、氯水不稳定,因为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为了提高氯水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通入少量H2S气体 B、加入少量小苏打
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增大氯水浓度
5、实验室测量食盐中KI含量,常在一定条件下用过量溴水使KI变成碘,用煮沸法除去过量的溴避免干扰,再利用反应2Na2S2O3+I2=Na2S4O6+2NaI来分析碘的含量试回答:
(1)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
A、石蕊 B、酚酞 C、甲基橙 D、淀粉液
(2)假若溴大大过量时,宜用除去溴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过量AgNO3溶液 B、加入苯酚
C、加入足量KI D、加入溴化钾
6、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IBr是共价化合物
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IBr跟水反应时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IBr跟NaOH稀溶液反应时,生成NaI、NaBrO、H2O
7、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小于F——F键的键长
氯化钠和氰化银均不溶于水
一定条件下,(CN)2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
(CN)2和NaOH的反应可生成NaCH、NaOCN和H2O
8、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3种气体正好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液体产物浓度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
A、6:3:1 B、9:6:1 C、13:6:1 D、10:6:1
9、在一种PH=1的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 )
A、含NO3-、Fe3+,无I-,可能有Cl-
B、含I-,不含NO3-、Fe3+,可能有Cl-
C、含I-、Fe3+、Cl-,肯定不含NO3-
D、含I-、NO3-,肯定不含Fe3+
10、氟气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氟气和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H2 B、HF C、O2 D、OF2
二、推断题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自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制取了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强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0C下将氟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了毫克量的次氟酸.写出次氟酸的结构式,并标明各元素的化合价 .次氟酸很不稳定,刹那间就被热水所分解,此时得到的溶液,既表现有氧化性(对于NaI),又表现有还原性(对于酸性KMnO4)试推断次氟酸在水解时能生成什么产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次氟酸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显示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
产物显示还原性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寒假作业13
一、1、B 2、B、D 3、C 4、C 5、(1)D(2)B 6、D 7、C、D 8、C 9、B 10、D
二、+1 0 -1
H——O——F H2O2
HFO+H2O=H2O2+HF
H2O2+2H++2I-=I2+2H2O
5H2O2+2MnO4-+6H+=2Mn2++5O2↑+8H2O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1-物质的量综合练习C
1、.要把12mol/L的盐酸(密度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 的盐酸(密度1.10g/cm3),需加水( )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2、将0.4mol/L AgNO3溶液,0.3mol/L MgCl2溶液和0.2mol/L的AlCl3溶液按3:2:1的体积比相混合静置后,上层清液中Cl-的浓度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 )
A、0.2mol/L B、0.1mol/L C、0.6mol/L D、0.3mol/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 )
A.标准状况下,以任何比列混和的甲烷和氨气混和物22.4升,所含的分子数为N0
B.标准状况下,1升乙醇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0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摩尔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0
D.常温常压下,1摩尔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0
4.在20℃时,在一刚性容器内部有一个不漏气且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隔成左右两室。左室充入氮气,右室充入氢气与氧气的混和气体,活塞恰好停留在离左端的处(图1),然后引燃氢、氧混和气体,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活塞恰好停在中间(图2),如果忽略水蒸气体积,则反应前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3:4 B.4:5 C.2:1 D.7:2
5.常温下,在10升容器中通入A摩氢气和B摩氧气(A、B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点燃后充分反应,恢复到常温,容器内的气体(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密度(克/升)最大值可能是 ( )
A.6.4 B.9.6 C.11.2 D.12.8
6.已知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3O2 == P4O6 P4+5O2 == P4O10,现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克白磷和50.4升氧气(标准状况),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3:2 C.3:1 D.1:1
7.若气体X与气体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则同温同压同体积的X、Y两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
A.1:2 B.1:1 C.2:1 D.4:1
8.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9、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 ( )
A.2mol·L-1 B.1mol·L-1 C.0.5mol·L-1 D.0.25mol·L-1
10、一定条件下,有O2和O3组成混合气a L,当混合气中O3全部变成O2(即:2O3=3O2)后,气体体积变为1.2 a L(气体体积相同条件下测得)。则原混合气中含O3的体积分数为 ( )
A.80% B.60% C.40% D.20%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配制500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________g。
(2)配制时应选用 mL的容量瓶,托盘天平、烧杯、药匙,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和 。
(3)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填数字符号)
(4)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使溶液的浓度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__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________
C、容量瓶洗涤后内壁有水珠而未作干燥处理;________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
12.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易燃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答:
三.计算题
13.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多少?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5-卤族元素3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备下列各组气体,所用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的是( )
A、H2、HCl、CO2 B、Cl2、HCl、CO
C、NH3、CH4、C2H2 D、SO2、C2H4、Cl2
2、下列关于HCl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是因为HCl分子中含有H+
B、氯化氢易溶液于苯、CCl4等非极性溶剂
C、氯化氢通入氨气的苯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HCl
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现不了解其化学式,只知其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1) 2)电解(3)(4) 这五种化合物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4、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漂白和消毒作用 B、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C、使它转化为较稳定的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
D、增加氯的百分含量,有利于漂白、消毒
5、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AgNO3 B、Na2SO3 C、FeCl2 D、AlCl3
6、Cl2通入石灰乳得漂白粉,其主成分为,现有一种漂白粉的有效氯(过量盐酸和漂白粉作用生成的Cl2的质量和漂白粉的质量之比)为35%。若漂白粉的组成与上述化学式相等,则式中n值为( )
A、6.5 B、8.5 C、8 D、10
7、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N强的事实是( )
A、M的气态氢化物比N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HxM的酸性比HyN的酸性强
C、单质M的熔沸点比单质N的溶沸点高
D、M能将N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在50g含有1.70gAgNO3和1.85g硝酸钯[Pd(N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I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5.245g,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Ag+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Pd2+只有一部分沉淀
C、PdI2难溶于水 D、NaI和Pd(NO3)2混合无沉淀生成
9、将KCl和KBr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1 B、1:2:3 C、1:3:2 D、3:1:1
二、填空题
1、某钾盐晶体A,加入无色油状液体B,加热产生红棕色蒸气C,将C溶于水,得到橙色的C溶液。将C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一种D溶液,另一份通入具有漂白性气体E,两份溶液均变为无色透明溶液。D的晶体遇到B时,又有E生成,E通入苛性钠溶液可得到D。试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 E ______
2、(1)配平——
(2)已知有3.21gFe(OH)3参加反应,其转移了个电子,则n= _____中铁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3)根据(1)、(2)推则能和下列哪些物质反应 _________
A、Cl2 B、SO2 C、H2S D、O2
3、在K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Cl2,除了水分子外,溶液中主要有 ______分子,若把溶液蒸干得到固体主要含有 _______,固体灼烧后还剩下 ____________。
化学寒假作业15
1、AB 2、C 3、B 4、C 5、D 6、B 7、AD 8、C 9、A
1、、浓、、或、
2(1)2、 5-n、 2n、 2、 5-n、 3+n
(2)n=2、 +6价
(3)B、C
3、Cl2、Br2、I2、HClO; KCl、I2; KCl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5-《碱金属》测试题(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部,时间长了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这固体 ( )
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2CO3·10H2O
2、金属钠的用途:①还原某些金属 ②做高压钠灯 ③制造过氧化钠 ④与钾混合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中利用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
3、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下列各项中跟卤素变化不一致的是 ( )
A .单质的熔沸点 B.单质的密度
C.原子的电子层数 D.原子半径
4、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测定Na2O2无剩余,则最后的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 )
A . 1~2mol之间 B . 1~4mol之间
C . 2~4mol之间 D . 大于4mol
5、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
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B.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经光照制氯化氢
C.用钠与氧化铜共热制金属铜
D.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6、有一Na2S,Na3SO3和Na2SO4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25.6%,则此混合物含氧是( )
A.36.8% B.51.2% C.37.6% D.无法计算
7、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滚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8、当钠、钾燃烧引起失火时,最适宜灭火的是 ( )
A.泡沫灭火器 B.液态CO2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砂土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K35ClO3晶体与HCl溶液反应后,生成氯气,这时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70 B、74 C、72 D 、73.3
10、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可发生颜色变化的是 ( )
A.NaHCO3 B.Na2CO3·10H2O C.Na2O D.Cu(OH)2
12、某无色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纯碱溶液又有沉淀产生。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① Ag+、Fe2+、Na+;② Ag+、Al3+、K+;③ Ag+、Ba2+、 NH4+;④ Ag+、NH4+、H+;⑤ SiO32-、K+、AlO2-;⑥ SiO32-、Al3+、K+
A . ②③⑤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
1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氧化产物为Na2O2
B.金属钠可从硝酸铁溶液中置换出铁
C.熔融态氯化钠通电生成钠和氯气时钠离子被氧化成钠原子
D.金属钠质软,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4、有下列六组物质;①NO2和Br2;②乙醇、苯和四氯化碳;③硝酸铵、食盐、烧碱;④重晶石、氯化钙和无水硫酸铜;⑤电石、生石灰、氮化镁;③硫、过氧化钠;只用水就能将它们—一区别开来的是 ( )
A . 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 全部
15、 试管中装有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放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块在液体中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碱金属可能为钾或锂
B.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会燃烧
C.下运动是由于该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D.若是金属铷,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钾大
16、氢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撞击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有关氢叠氮酸的叙述有:① NaN3的水溶液呈碱性;② HN3的固体属于分子晶体;③ NaN3的固体属于离子晶体;④ 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C 和O2
18、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 中氢离子的电子层结构跟氦原子相同
C.NaH中的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
D.NaH的电子式为Na∶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8分)
三、填充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2分)
19、120℃时将2L H2O,1L CO,1L O2和2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缓慢通过装有过量炽热铜粉,过量过氧化钠和过量炽热炭粉的三个反应管,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 ,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其体积为 L。
20、碱金属氢化物为白色晶体,其中H-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常用氢化钠在高温下将TiCl4还原成Ti,写出其化学反应式 。MH能与水剧烈反应MH+H2O= MOH + H2,MH与液氨也有类似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21、过氧化钠几乎能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2Na2O2+2CO2=2Na2CO3 +O2,Na2O2+CO=Na2CO3。
(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 价时,其氧化物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
四、实验题
22、实验室临时需要用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其过量而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实验时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②37%盐酸,③40%硫酸,④14%盐酸,⑤大理石,⑥K2CO3固体,⑦Cu2(OH)2CO3粉末。
实验室现有如下仪器: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简、烧坏、乳胶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
下表所列为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g/100g水):
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NaHSO4 NaOH
15.9 8.40 35.8 35.5 20.0 40.0
(1)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乳胶管、玻璃导管外,还应有:
(2)为保证制得的Na2CO3溶液尽量纯,应选用的试剂除①外,还应需要:
(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Na2CO3溶液(仪器安装不必叙述)。
① 量取两份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
②
○
○
(4)根据给出的溶解度数据,若保证在配制过程中不析出晶体,所用NaOH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0-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4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微粒属于同位素的是( )
(A) K和 Ca (B) Cl和 Cl (C)H2和D2 (D)O2和O3
2.某三价金属阳离子,其核外共有28个电子,其质量数为70,那么它的核内中子数是( )
(A)28 (B)31 (C)39 (D)42
3.XY2是离子型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2为( )
(A)CaC12 (B)K2S (C)CaF2 (D)MgF2
4.周期表中IA族的某元素X的原子和VIA族某元素Y的原子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常温下可能为气态
(B)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X2Y3
(C)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X2Y2
(D)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
5.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等,则它们可能是:①同位素;②不同的分子;③不同的离子;④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6.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足量O2化合,可得6 g氧化物RO2,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ⅤA族 (D)ⅤⅠA族
7.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逐渐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
(C)H2O、H2S.HCl、HBr (D)HF、H2O、PH3、NH3
8.X、Y两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与金属R反应时生成RX2和RY2 ,如果X的原子半径比Y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Y的弱
(B)X的金属性比Y弱
(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弱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9.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的发现可把这一周斯元素排满,则下列有关第七周期元素的推论可能是错误的是( )
(A)第七周期排满时,最后一种元素的单质将很稳定
(B)第七周期排满时,应该有32种元素
(C)第七周期Ⅱ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性质与Al(OH)3相似
(D)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钠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A
(B)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C)28g 14CO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D)常温常压下,11.2L O2含0.5NA个分子
二、填空题
11.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2mol A的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22.4L H2(标准状况),同时A转化为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B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其最外层(M层)达到稳定结构,C原子核内质子数比B原子少3个,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5倍。试求:
(1)A、B、C、D的名称是A 、B 、C 、D 。
(2)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12、A、B、C三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阴离子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则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1mol B单质能从盐酸中置换出3g氢气,此时B转变为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B元素是_____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C元素有3个电子层,且最外电子层比L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C元素是__________;C与Na反应后生成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
13、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Na3N+H2O → NaOH+NH3)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种盐,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 _____r(N3-)(填“>”、“=”、“<”=)
三、计算题14.有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10的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X和Y,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8.5倍,其中X与Y的质量比为3:4.4经测定,X的组成为AB,Y的组成为AnB,试通过计算确定:
(l)A、B各是什么元素;(2)X和Y的化学式。
化学寒假作业20
一、选择题1、B 2、C 3、D 4、B 5、A 6、A 7、B 8、A 9、 C 10、A
二、填空题
11、(1)钠 硫 铝 氮 (2)Al2O3 第二周期、ⅤA族
12.
13.(1)、 离子键
(2)、2种 NH4Cl与NaCl
(3)、小于
三、计算题
14.解析: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y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为4.4n.
x与y在组成上相差一个A原子,A的相对原子质量则为:44-30=14
B相对原子质量为30-14=16
答案:A、B应分别为N元素和O元素,x、y分别为NO和N2O.
37
17
35
17
40
20
40
19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9-物质的量综合练习A
一.选择题
某混合气体由CH4和CO组成,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密度为1g/L,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2:3 D、7:8
2、将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 )
A. B. C. D.100VρM(MV+2240)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某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
B. 在常温常压下,8 gCH4中含有2.5 NA个原子
C. 氧气和氢气的密度比为16:1
D.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才是22.4 L
4、1mol/L的K2SO4溶液是 ( )
A、溶液中含有1molK2SO4 B、1molK2SO4溶于1L水中
C、可与1mol/LBaCl2溶液完全反应 D、1L溶液中含有78g K+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mol的盐酸 B、0.1mol氢 C、0.3molHCl D、4mol的氧元素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C. 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 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
D. 1 molCl2与金属Na完全反应,可以得到2NA个电子
7、同温、同压下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 )
气体分子的直径 B、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气体分子的式量.
8.乙醇(C2H6O)水溶液中,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50% C.46% D.32%
9、下列有关0.2mol/L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50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
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A
D、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A
10、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①.原子总数 ②.质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质量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1、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设发生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若将6mL 2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0mL 0.8mol·L-1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Na+量浓度为 ,HCO3-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产生CO2的最大体积为(标准状况) L(设反应后,溶液总体积等于酸体积与盐体积之和)。
12、将5.0LNaCl溶液和3.0LBaCl2溶液混合,设混合后总体积为8.0L,并测得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0mol·L-1,BaCl2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则Cl-物质的量浓度为 ,混合前NaCl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aCl2溶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和加热制取氧气时,有时可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过程中有少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高锰酸钾、氯气和氧气。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摩电子转移,则生成了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3)若所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6.0875,则在混和物中,按上式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占反应掉的氯酸钾的总质量的 。
三.计算题
14、Na、Na2O、Na2O2的混合物3.72g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了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0.672L,该混合气体经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3-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验题(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4分)
人体正常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为 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对上述事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Fe2+ D.亚硝酸盐被氧化
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CaH2常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呈-1价,其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D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硝酸汞溶液和铝反应:Hg2++Al====Al3++Hg
B、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C、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CO2+2OH-===CO32-↓+H2O
D、NaH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m M + n H+ + O2==x M2+ + y H2O ,则在此离子方程式中系数x的值为 ( )
A.2 B.4 C.6 D.9
已知氯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3 + 6HCl=NaCl + 3Cl2 + 3H2O,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
A.6:1 B.5:1 C.3:1 D.2:1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且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后有沉淀生成的离子组( )
A Na+,Fe3+,SO32-,OH- B NH4+,Ba2+,NO3-,AlO2-
C Ca2+,k+,Cl-,HCO3- D Na+,SO42-,NO3-,Ag+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 + I2 + H2O==2HI + H2SO4
②2FeCl3 + 2HI==2FeCl2 + 2HCl + I2
③3FeCl2 + 4HNO3==2FeCl3 + Fe(NO3)3 + NO + 2H2O
A.H2SO3> I- >Fe2+> NO B. I->Fe2+> H2SO3> NO
C. Fe2+> I- > H2SO3> NO D. NO>Fe2+> H2SO3> I-
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盐酸,氢氧化铜和醋酸
B.氯化钡和硫酸钠,氢氧化钡和硫酸铵
C.氨水和氯化铝,氨水和硫酸铝
D.碳酸氢钠和硫酸氢钠,碳酸钠和硫酸氢钠
已知反应X + Y=M + N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一定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都能充分燃烧
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③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④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 B.
C. D.
下列粒子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
A.Cl2 B.Cl C.Cl- D.F-
二、填空题
在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其质量比是 。
有一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H+、Mg2+、Ba2+、Cl-、OH—、NO3—、SO42—、Ag+、Cu2+、HCO3— 离子,该溶液有两种组合情况,
①若经检验溶液呈酸性:一定不存在 离子
②若经检验溶液呈碱性:一定不存在 离子。
按下列反应式,在溶液中N2H5 n+离子可将Fe3+还原为Fe2+,N2H5n++4Fe3+→4Fe2++N2+……。则n= 。
三、计算题
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有71克Cl2 生成,
(1)被氧化的HCl 与未被氧化的HCl质量之比?
(2)被氧化的HCl质量?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6-卤族元素4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 )①污染水体 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润湿的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有少量苯酚,所以我们可以用苯酚对环境消毒或直接涂抹于皮肤上进行消毒
D.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饮料品尝,其原因是它含有甲醇,它虽具有酒香味,但饮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已知难溶于,如图4-1所示,下列装置中,不适宜于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4.将氟气通入到溶液中,可以得到( )
A.和 B.和 C.和 D.和
5.下列物质不能用玻璃器皿存储的是( )
A.硫酸钠 B.氢氟酸 C.浓硫酸 D.硝酸铵
二、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KClO3固体和草酸固体加热至60℃能产生ClO2(沸点9.9℃),在所得固体中仍能测出含有C2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存在一种细菌,摄取海水中Fe2+CO2,转化为Fe2O3,并有甲醛生成
。
3、CuSO4溶液遇到黄铁矿就会生成辉铜矿(Cu2S)、FeSO4、H2SO4,在有些矿区常见到的具有强腐蚀性,强酸性的“黑水”_______________
4、黄铁矿石与焦炭充分混合(FeS2与C的质量比为5:2)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缓慢燃烧,结果得到硫黄(副产物是两种氧化物)写出此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某铜矿石中铜的化合物是Cu2S,只要鼓入足够的空气充分燃烧,Cu2S可以全部转换成Cu2O和SO2。实际冶铜时,操作者控制了温度和空气用量,只将的Cu2S转换成Cu2O,不另外使用不原剂,在燃烧炉中就得到了粗铜,写出制取粗铜的两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
1、把卤素互化物为1,3,5,7,且原子量小于X) 5.20g溶于水,再通入过量的SO2,当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时,则生成10.5g沉淀,除去沉淀后,将所得滤液再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可生成沉淀15.0g。试推断:
依题意在原化合物中不含有什么卤素?
通过计算回答卤素互化物的组成。
化学寒假作业16
1.D 氰化物污染的是水体,破坏臭氧层的是氟利昂及。
2.D A项若同时使用则;B项加碘盐,加入的是苯酚有毒,若直接涂抹会使人体中毒。
3.B A、D因容积较大可防倒吸,C中因HCl不溶于防倒吸。
4.B 发生反应为
5.B HF会腐蚀玻璃。
三、1、
O
2、H—C—H+8H+
3、
4、
5、
四、计算
1、(1)肯定不含氟元素 (2)BrCl或ICl3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4-高一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题(四)
(时间40分钟)
一. 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
A.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但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通入的空气要适当过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D. 为使液体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这保证了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弱电解质,在常温下,其水溶液的大于7
B. 熔融状态下的氢氧化钠能导电
C. 因为属于微溶物质,所以是弱电解质
D. 水是弱电解质,液态水中,只有一部分水分子电离成和
3.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与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钾与水的反应
4. 化学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3mol蒸气,充分反应后,HI的物质的量( )
A. 等于4mol B. 少于4mol C. 等于6mol D. 多于6mol
5.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 铁跟稀硫酸反应:
C. 钾跟冷水反应:
D. 氢氧化铁溶于盐酸: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
B. 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可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灭火
C. 钠和钾的合金(钾的质量分数为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 在反应中,表现了还原性
7.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 比容易溶解于水
B. 将等物质的量的粉末与粉末同时分别倒入适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前者的反应更剧烈
C. 很稳定,而受热时容易分解
D. 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而溶液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8. 实验室用溶液(浓盐酸)与足量的反应,充分反应后,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 )
A. 小于 B. 等于
C. 在~ D. 等于
9.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为、或)离子。向甲溶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呈现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溶液依次含有( )
A. 、、 B. 、、
C. 、、 D. 、、
10. 为实现我国消除碘缺乏症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已知溶液中可以与发生如下的反应:
,据此反应,可用试剂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着。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 自来水 ② 食醋 ③ 白酒 ④ 食糖 ⑤ 淀粉 ⑥ 碘化钾淀粉试纸 ⑦ 蓝色石蕊试纸。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
A. ①⑥ B. ②⑤⑦ C. ②⑥ D. ①③④⑤⑦
二填空题
11. 在反应(浓)中, 是氧化剂, 是氧化产物,3mol参加该反应时,反应中转移 mol。
12. 卤素的单质与氢气反应,所生成的最稳定的氢化物,在标准状况下,224mL的质量= g。
13. 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根据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 ,可以计算出1个原子的质量约为 kg。
15. 中和16g固体,刚好消耗一定质量的某二元酸,生成正盐及一定质量的水,则该二元酸的摩尔质量= ,该正盐的摩尔质量= 。
16. 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产物是和,则与反应所需的物质的量为 mol。
三 实验题
17 某校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银、氢氧化钠、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向取出的部分原废液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可以推断出,原废液中肯定不含有上述物质中的 ;不能肯定是否含有上述物质中的
,为确定原废液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四 计算题: 1.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元素在反应中:
(1)既有一部分被氧化,又有一部分被还原,如: ;
(2)只被还原,未被氧化,如: ;
(3)只被氧化,未被还原,如: ;
(4)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如: 。
2.有一定质量的铁的氧化物(其中的铁显+2价或+3价,氧显价),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吸收了(标准状况),其中的由于发生反应:而恰好完全转化为。试求与的最简整数比。
化学寒假作业24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D B D A B C
二. 11;;5
12.
13.;
(答案不唯一)
14. ;
15.。;
16. 2
三.实验题
17. 、、;;用铂丝蘸取原废液,放在煤气灯火焰里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四. 计算题:
1. 答案均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均可。
(1)
(2)
(3)
(4)
2. 解:与反应后生成的和中共含有的物质的量为
则与反应后,生成
原中含显+2价的原子,含
中含
则与反应后,生成的中含,即生成
原中含显+3价的原子,含
所以与的最简整数比
答:与的最简整数比为。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9-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3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一组是 ( )
A.O2、O3 B.Na2O、Na2O2 C.H2 、 D2 D.H、D、T
2、核电荷数1~19的元素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
3.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总数少5个,则X和Y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 )
A.离子化合物Y(XO4)2 B.离子化合物Y2X3
C.离子化合物Y3X2 D.共价化合物XY2
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 序数之和是A元素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 所在的一组是( )
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5.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Z>Y>X
6.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RO2,其中含R27.27% 。对此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元素为碳 B. 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含H 25%
C. RO2为碱性氧化物 D. RO2与水反应能生成酸
7.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 ( )
A. CO和CO2 B. NO和NO2
C. CH4和NH3 D. CO2和SO2
8. 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B.其常见价态为+2、+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9.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 ,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12-3n B.3n-12 C.3n-10 D.6-3n
二、填空题
10、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D元素形成的单质__________;②E与C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③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④D与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11、a、b、c、d、e、f、g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试写出:(1)、a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c粒子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三、计算题
12、第Ⅳ主族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R(OH)m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
(1)、试求n和m的值;
n=___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a: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寒假作业19
1 D 2 A 3C 4C 5 B 6C 7C 8C 9B
10.(1)、A、Na B、O C、S D、N E、H
(2)、
11. (1)、Ne
(2)、NaOH>Mg(OH)2
(3)、
(4)、OH-
12.(1)、
由①②式解得,n=2,m=4.
(2)、a=119.
+10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4-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验题(2)
一、选择题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在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
A.1:1 B.5:1 C.1:5 D.3:1
4.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5、在反应3Cl2+6KOH(浓)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1 B.4:1 C.1:5 D.1:4
6.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Na2SO3SO2 B.HClCl2
C.H2SO4(浓) SO2 D.SO2S
8.必须加入氧化剂后才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 Cl2→ Cl- B Cl-→ Cl2 C Cu2+→Cu D CO32-→CO2
9.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2+2HI2FeCl3+2HCl+I2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10.根据下列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1.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
A.K、Cl-、MnO4-、SO42- B.Na+、SiO32-、NO3-、CO32-
C.Na+、NO3-、SO42-、HCO3- D.Na+、SO42-、S2-、Cl-
1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
A.NH4+、Al3+、SO42-、NO3- B.K+、Na+、NO3-、SO32-
C.K+、MnO4-、NH4+、NO3- D.Na+、K+、ClO-、NO3-
13.下列各组离子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Cl-、Na+、I- B.Mg2+、NO3-、K+、Br-
C.H+、Na+、F-、ClO- D.Ag+、NO3-、Na+、CO32-
14.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 2OH-+H2SS2-+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
16.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17.酸雨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8.对于离子以应H-+NH3NH2-+H2↑的正确说法是 ( )
A.属于置换反应
B.被氧化的是H-
C.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产生1个分子H2必转移2个电子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B.锌与盐酸反应:Zn+2H++2Cl-Zn2++2Cl-+H2↑
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4H++2Cl-Mn2++Cl2↑+2H2O
D.钾与水反应:K+2H2OK++2OH-+H2↑
20.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Cu2+2Na++Cu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SO42-+Ba2+BaSO4↓
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 2OH-+H2SS2-+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2Fe3++3Cu
22.现有①铁片 ②NaCl ③氨水 ④醋酸 ⑤酒精 ⑥盐酸 ⑦浓H2SO4 ⑧KOH ⑨蔗糖 ⑩H2S,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3)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4)实验室制取氯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6)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8)工业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制漂白粉
(9)氯气与水反应:
(10)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1)二氧化碳通入过量次氯酸钙溶液中:
(12)氯气把碘化钾溶液中碘置换出来:
26.取含MnO2的软锰矿石27.86g,跟足量浓盐酸反应,制得5.6L氯气(标准状况)计算:
(1)这种软锰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
(2)被氧化的HCl为多少g?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5-高一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题(五)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16题共48分)
1.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根本原因是 ( )
A.都是金属 B.都能与酸反应
C.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 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下列变化中,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
A.Fe3+ Fe2+ B.2Cl—- Cl2 C.NH4+ NH3 D.HCO3— CO2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呈碱性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K+、Cl—、SO42- B.Ba2+、Na+、Cl—、NO3—
C.Na+、CO32—、HCO3—、NO3— D.Cu2+、Na+、Cl—、SO42—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 ==2Fe3++3H2↑
B.碳酸钙与盐酸混合:CO32—+2H+==H2O+CO2↑
C.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
D.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混合:HCO3—+H+=H2O+CO2↑
5.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4,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18 B.16 C.14 D.12 ( )
6.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各11.2 L,质量最大的是( )
A.NH3 B.CH4 C.SO2 D.H2S
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的NaCl溶液 B. 75ml 2 mol/L的NH4Cl溶液
C. 150 ml 3 mol/L的CuCl2溶液 D. 75ml 1 mol/L的AlCl3溶液
8.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 ( )
A.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B. 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C.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 D.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
9.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
新制农药的元素 B.制半导体的元素
C.制催化剂的元素 D.制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的元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A.1.2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C.25℃,101KPa下,11.2 L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D.标准状况下,11.2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11.科学家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将它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外层有6个电子 B.是非金属
C.主要化合价为+3,+4价 D.最高价氧化物有较强氧化性
12.下列分子所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满足8电子结构的是( )
A.三氯化铋(BiCl3) B.五氯化磷 C.三氟化硼(BF3) D.二氟化氙(XeF2)
13.已知碳有两种常见同位素C与C,氧有三种同位素O、O、O,由碳和氧两元素构成的氧化物分子有( )
A.6种 B.12种 C.18种 D.24种
14.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为 ( )
a==b+5;②a+b==8;③a+b==30;④a==b+8
A.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某KOH溶液,蒸发掉63 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500 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 )
A.4 mol/L B.3 mol/L C.2.5 mol/L D. 0.63 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共41分)
(2分)16.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粉末,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足量的Na2O2、浓硫酸,最终得到的气体是_____(用化学式填写),其电子式为_________。
(4分)17.在H,H,H, Mg,Mg,O,O,O中共有_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中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D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4分)18.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双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5分)19.(1)8 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标准状况下,1.12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此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氯化氢的质量为 。(3)3.2 g XO2中含有0.1 mol的氧原子,则X的摩尔质量为 。(4)V 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 g Al3+ 离子,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_________。
(9分)20.标准状况下,a L HCl气体溶于1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溶质质量分数为c%,密度为d g/cm3的硫酸溶液V mL加水稀释到5 V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mol/L;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B g,此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D mol/L,则该饱和溶液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g/cm3。
(4分)21. 已知:Na2O+CO2==Na2CO3,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 As2S5==________________。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1995年9至10月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反原子——共9个反氢原子,揭开了人类制取、利用反物质的新篇章。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2.用1000 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10 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d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mol/L。
三、实验题(共11分)
(6分)23.配制250 mL 0.2 mol/L的KCl溶液时,需要用天平称量_____g KCl。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 。并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最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移液时容量瓶尚未干燥 ;(2)定容时俯视 ;(3)定容时盖上瓶盖,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继续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 。
(5分)24.现用CO2气体和NaOH固体制取较纯的Na2CO3固体。简述操作过程。
要求:①不能用NaHCO3受热分解;②方法要最简单;③由于Na2CO3固体要“较纯”,必须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化学寒假作业25
选择题
1.C 2.A 3.B 4.D 5. A 6.C 7.D 8.C 9.B 10.A 11.D
12.A 13.C 14.D 15.D
填空题
16、 O2 O O
17、3、8、2412Mg 、22。
18.Cl2+2OH—==Cl—+ClO—+H2O、略。
19、160、0.2mol/L、0.073g、32g/mol、(A/18V) mol/L。
20、1000ab/(36.5a+224)、dc/49、AD(100+B)/1000B。
21、3Na2S+As2S5==2Na2AsO4。H—+OH+==H2O。
22、1000d/198
实验题
23、3.7、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无影响;(2)偏大;(3)偏小。
24、将氢氧化钠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制成溶液。用一半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至2分钟,在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溶液蒸干即得较纯的氢氧化钠溶液。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2-高一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题(二)
(时间40分钟)
一 、选择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60这种纳米材料是由60个原子组成的封闭的足球形稳定结构,具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现有 1 g 石墨,试估算可以制备C60的个数为( )
A、1020个 B、1021个 C、1022个 D、1023个
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 )
A、Na+ Cl- S2- B、Na+ Cl- CO
C、Fe3+ SO42- NO3- D、Fe2+ H2S O2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应密封避光保存 B、盛液溴的试剂瓶常加少量水
C、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D、固态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是22.4L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只要它们的分子数相同,所占体积也一定相同
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物质都是1mol
D、在非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
5.用自来水养金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常需把水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B、起杀菌作用
C、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D、使水的温度升高
6.下列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稀盐酸与铝片反应温度升高,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将Ba (OH)2·8H2O与NH4Cl混合研磨发生吸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不能发生
当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所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7.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
D、凡是能电离的物质一定能导电
8.关于卤素 ( F、Cl、Br、I ) 的化学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跟水的反应能力逐渐减弱
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随离子半径逐渐增大,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溴化氢与氯气混合后,会有棕红色气体出现
9.称量一个充满O2 的容器,质量为66.4克,若改充N2,其质量为66克(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称量),则容器的体积为( )
A、11.2L B、5.6L C、4.48L D、2.24L
10..把实验室制取的氯气,先通入洗气瓶后再通入盛有干燥红色布条的容器M,布条不褪色;如果将氯气直接通入M容器,布条褪色,则洗气瓶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碘化钾溶液
二、填空题
11.(2分)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这是因为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遇氯化氢也不变红,这是因为 。
12、(2分)将4mL 37%的盐酸(密度为1.19g / cm3 ) 加水稀释到200mL。稀释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保留两位小数)。
13、(3分)在下列物质 ① NaCl;② NH3·H2O;③ SO3;④ 铁片;⑤ 石墨;⑥ 甲烷;⑦ 醋酸;⑧ 碳酸钙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14、(4分)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三、实验题
15、为了证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以及卤素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再进行性质实验。下图为实验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 各仪器装置连接的顺序为(填接口序号)
接 、 接 、 接 、 接 。
⑵ 装置Ⅰ中的现象是 。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仪器 a、b 的名称分别为 、 。仪器Ⅱ中分别加入的试剂为和 。(按先后顺序填),其作用分别为 、 。
四、计算题
16、在25℃,101K Pa 条件下,将15 L O2 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⑴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和H2各含多少升?
⑵ 剩余气体为 a L ,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和H2体积比为多少?
17在某一温度下,将7.8g过氧化钠投入到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溶液密度是ρg/cm3,试求:
(1)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
(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若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然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28.5g,此固体成分是什么?通过计算说明之。
化学寒假作业22
一、选择题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A D B C B B C D B
二、11、氯气本身的氧化能力不足以漂白物质,只有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才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具有漂白性。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只有溶于水才能够电离出H+ 离子。(每空1分)
12、0.24mol / L
13、①②⑦⑧;①⑧;④⑤
14、1:1; 5:3; 4:11; 4:11
三、实验题、
⑴ I、C、D、E、F、A、B、G
⑵ 溶液变蓝 (1分);Cl2 + 2KI = 2KCl + I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⑶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氯化氢气体、干燥氯气
四、计算题
16、 ⑴ 2H2 + O2 = 2 H2O (液) △V 2CO + O2 = 2 CO2 △V
2 1 3 2 1 2 1
x 3x/2 y y / 2
根据题意可知O2 过量,所以有:x + y = 10L y/2 + 3x / 2 = 10
解得:x = 5L, y = 5L
⑵ x + y = 10L y/2 + 3x / 2 = (25 – a ) L
解得:y / x = (a – 10 ) / (20 – a )
17、(1) 1.12L (2) 4.24pmol/L (3) Na2CO3和NaHCO3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NaCl溶液 B.BaSO4 C.CH3COOH D.氨水
2.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K+,Na+,Cl-,NO3- B.Cu2+,,NO3-,OH-,HCO3-C.CO32-,OH-,Cl-,K+ D.NH4+,H+,Cl-,Al3+
3.下列物质属于容易导电的单质是 ( )
A.熔融的NaCl B.KNO3溶液 C.Na D.金刚石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Fe与HCl反应:2Fe+6H+==2Fe3++3H2↑
B.Ag与Cu(NO3)2反应:2Ag+Cu2+==Cu+2Ag+
C.醋酸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CuSO4与Ba(OH)2反应:SO42-+Ba2+==BaSO4↓
5.未来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无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6.H2S是弱电解质,可用于描述反应2FeCl3+H2S==2FeCl2+S↓+2HCl的离子方程式是( )
A.2FeCl3+S2- 2FeCl2+S↓+2Cl- B.2Fe3++S2- 2Fe2++S↓
C.Fe3++H2S Fe2++S↓+2H+ D.2Fe3++H2S 2Fe2++S↓+2H+
7.能用H++OH- 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A.固体Cu(OH)2和H2SO4反应 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
C.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 D.Ba(OH)2和H2SO4溶液反应
8.xR2++yH++O2 mR3++nH2O中,对m和R3+判断正确的是( )
A.m=4,R3+是还原产物 B.2m=y,R3+是氧化剂
C.m=4,R3+是氧化产物 D.m=,R3+是还原剂
9.某溶液中只含有Na+, Al3+, Cl-,SO42-四种离子,已知Na+, Al3+, Cl-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与SO42-离子的个数比为 ( )
A.1:2 B.1:4 C.3:4 D.3:2
10.pH=1的溶液中能共有的无色离子组是: ( )
A.CO32-,Na+,Cl-,Ba2+ B.Cu2+,Cl-,K+,SO42-
C.K+,NO3-,Na+,Cl- D.NH4+,MnO4-,Fe3+,C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2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均可自动发生
B.凡是自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必是吸热反应
D.任何反应,要么放热,要么吸热
12.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 )
A.H+,Na+,NO3-,MnO4- B.Fe2+,Mg2+,Cl-,SO42-
C.H+,K+,OH-,NO3- D.NO3-,SO42-,K+,Mg2+
13.工业上制备HNO3的最后一步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
A.3:1 B.1:3 C.1:2 D.2:1
14.某溶液中仅有5种离子,其中含有4n个Na+ , 2n个K+,n个Ca2+离子,3n个SO42-,则溶液中NO3-的个数为 ( )
A.n B.2n C.3n D.4n
15.亚硝酸(HNO2)在反应中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以作氧化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其氧化产物可能是:①NH3,②N2,③NO2,④HNO3( )
A.只有① B.①和② C.只有④ D.③和④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6.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鸡蛋浸泡在醋酸中,蛋壳变软,且有气泡生成_________________ (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与Ba(OH)2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 Ag+, Fe3+, Cl-, OH-, NO3-六种离子:(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
(2)乙厂中的废水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_______ ____(填:A.活性炭B.FeSO4 C.Fe),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____(写金属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__ _(填写离子符号)转变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18.已知PbSO4难溶于水,也难溶于HNO3却可溶于CH3COONH4溶液形式无色溶液,其方程式为PbSO4+2NH4Ac ==Pb(Ac)2+(NH4)2SO4,当在Pb(Ac)2中通入H2S时,有黑色的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AgCl, AgBr, AgI , Ag2S的颜色分别为白、淡黄、黄、黑色。向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NaBr , NaI , Na2S溶液发现沉淀的颜色由白→淡黄→黄→黑,写出离子方程式AgCl+Br- AgBr+Cl-;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Ag2S, AgI, AgBr, 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三、21.将Fe浸入足量CuSO4溶液中片刻过一段时间称量,发现Fe片增重了0.8g。
(1)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变化的离子方程式。(2分)
(2)求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4分)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8-《碱金属》测试题(4)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几组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烧碱Na2CO3 B.小苏打NaHCO3 C.苏打Na2SO4·10H2O D.胆矾CuSO4
2.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制玻璃
B.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钠和钾的合金: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3.请根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2- + 2H+ == 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 + 2H+ == CO2↑+ 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HCO3- + OH- == CO32- + H2O
5.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6.如图,在一只盛有饱和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木块。小心地向烧杯中滴加石灰水,至二者恰好反应时停止滴加,静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滴加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滴加过程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C.静置后,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比滴加石灰水前减小
D.静置后,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比滴加石灰水前增大
7.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X、Y可以是( )
A.H2和NaHCO3 B.CO和Na2CO3
C.CO和CuO D.H2和Fe2O3
8.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其现象是( )
A.溶液仍为紫色 B.溶液变蓝色且不褪
C.最后溶液褪色 D.有气泡生成
9.金属钠分别与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反应,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的是( )
A.BaCl2 B.CuCl2 C.K2SO4 D.Ca(HCO3)2
10.加热NH4HCO3并使产物维持气态,若将产物依次通过Na2O2和浓硫酸,则过氧化钠增重m1g,浓硫酸增重n1g;若将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氧化钠,则浓硫酸增重n2g,过氧化钠增重m2g(设产物均能全部被吸收),m1、n1、m2、n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2、m2、n1、m1 B.n1、n2、m2、m1
C.m1、n1、n2、m2 D.n1、m2、m1、n2
11.某学生将一包固体溶于水,检出溶液中含有K+、Na+、NO3-、Cl-四种离子,则该固体物质的组成是( )
A.NaCl和KNO3 B.KCl和NaNO3
C.NaCl、KNO3、KCl和NaNO3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下列六种物质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① Na2O ② Na2O2 ③ NaCl ④ Na2CO3 ⑤ NaOH ⑥ NaHCO3
A.③④ B.③⑥ C.②③ D.②⑤
13.在托盘天平两边托盘上分别放置盛有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盐酸的烧杯,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向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纯碱和小苏打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 )
A.向加小苏打的一端偏转 B.向加纯碱的一端偏转
C.不偏转 D.无法确定如何偏转
14.关于锂、钠、钾、铷、铯的性质递变规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B.单质熔沸点依次升高
C.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
15.有水参与的下列反应:
① Na + H2O—; ② Na2O + H2O—; ③ Na2O2 + H2O—;
④ 3Fe+ 4H2O Fe3O4 + 4H2 ;⑤ SO2 + H2O—,
其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反应是 ( )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 D.③④⑤
16.将a1gNa2O溶于b1g水中,a2gNa2O2溶于b2g水中,均得溶质分数为8%的溶液,若 a1∶a2 = 31∶39,则b1∶b2为 ( )
A.1:1 B.1:2 C.2:3 D.3∶2
17.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小
18.20g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产生4.4gCO2,则在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
A.84% B.8.4% C.16% D.1.6%
19.将等质量的① Na ② Na2O ③ Na2O2 ④ NaOH ⑤ Na2CO3·10H2O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④<②<①
20.将8.4gNaHCO3和7.8gNa2O2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A.Na2CO3、Na2O和O2 B.Na2CO3、O2和H2O(g)
C.Na2CO3、CO2、O2和H2O(g) D.Na2CO3、NaOH和O2
二、填空题
21.下列物质中①钠 ②过氧化钠 ③碳酸钠 ④碳酸氢钠 (填序号)
⑴可用于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的是 ;
⑵可用于电光源上的是 ;
⑶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⑷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工业的是 ;
⑸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
22.写出两种以NaHCO3为原料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方法a 方法b 这两种方法中,方法 的碳酸氢钠的利用率高,原因是 。
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⑴A中的现象是 。
⑵B中出现浑浊,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⑶C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24. ⑴ 取一只试管,加入15mL蒸馏水,再加入5mL苯(ρ=0.87g/cm3)静置。取黄豆粒大的金属钠(ρ=0.97g/cm3),轻轻放入这只装有水和苯的试管里。试推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⑵ 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浸在煤油里的钠块,要取用金属钠进行上述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是 。
三、计算题
25.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5g,溶于50mL水中,收集到0.96g某种气体,求:
⑴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⑵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3-高一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题(三)
(时间40分钟)
一. 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
1.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 、、、 B. 、、、
C. 、、、 D. 、、、
2. 将下列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等体积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放出气体,又加入溶液时再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总作还原剂
B. 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C. 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转变为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
5. 用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1mol,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B. 23g金属钠所含电子数目为11N
C. 在标准状况下,N个氢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
D. 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个酸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B. 在标准状况下,0.3mol与0.7mol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C. 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的体积不可能约为22.4L
D. 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几乎相等
7. 20℃时,的溶解度是36g,此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8. 将20mL溶液跟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A.
B.
C.
D.
9.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分别逐渐增大
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锂的金属性最弱
C. 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的氧化性最强
D. 与水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剧烈些
10. 关于钠的性质的下列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软金属,其新切表面易失去金属光泽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C. 钠与硫化合时反应很剧烈,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
D. 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起反应
二.填空
11.通常用悬浊液除去混在CO2中的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能采用溶液,其原因是 。
12.实验室要用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8%)配制溶液。
(1)需准确量取98%的硫酸 。
(2)若配制溶液的其他操作都正确,但出现下列错误操作,其中将使所配制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填写序号) 。
A. 将稀释后的硫酸转移至容量瓶中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
C. 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溶液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此时立即用滴管将瓶内液体吸出,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 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来定容。
13. 教材上说:过氧化钠能跟二氧化碳起反应——
,某学生利用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与药品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说法。
该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严谨的: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说明装置C中的转化为并没有经历这样的化学反应:① (写出化学方程式)、②
(2)装置D中的石灰水(足量)没有变浑浊,说明分解得到的已经
。
(3)说明反应产物中有的方法是 。
三. 计算题
14.市售浓硫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的质量分数为98%。计算该浓硫酸的密度。
15.把和的混合物29.6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得残留固体26.5g。求原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寒假作业23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D C C B D B
二. 11. ;溶液会吸收(1分)
12.(1)100 (2)A、B、C、D
(3)
13.(5分)
(1)吸收分解得到的(1分);(2分)
(2)与作用(1分)
(3)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E装置中的集气瓶里收集到的气体,木条着火(1分)
三14.解:
答:该浓硫酸的密度为。
15.解:
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8-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铪),
它的中子数是( )
A.72 B.113 C.185 D.257
2.某元素在自然界里由两种同位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3:1,第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第二种同位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比第一种多2个,该元素的平均原子量是 ( )
A.35.5 B.35.6 C.35.4 D.35.3
3.X、Y、Z代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在周期表 中位于第三周期,与磷元素相邻;Z原子的L电子层有6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3YZ4 B.XYZ4 C.XYZ2 D.X2YZ4
4.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A、B、C、D、E B.E、C、D、B、A
C.B、A、D、C、E D.C、D、A、B、E
5. 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O2和O3 B.和 C.D2O和H2O D.和
6.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 >Mg2+ >Al3+ >F-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强弱: Al(OH)3<H4SiO4<H2CO3<H3PO4 D.原子半径:Ar>Na>Mg
7.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它的阴离子Xn-核外有x个电子,w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 B.
C. D.
8.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 x+5 B. x-5 C. x+1 D. x-1
9.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二、填空题
10.已知硼有两种同位素原子10B和11B,若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10B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11.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回答:116号元素处于周期表第_____ __周期,第_____ __族;原子核外有_____ 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 ____个电子;它是_____ 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2.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7、6、4,原 子序 数按E、B、C、A、D的顺序依次增大.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与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之比为1. 57∶1,且该原子核内有45个中子,A、B、C原子的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E原子的次外层有2 个电子.
(1)计算D的原子量 ;
(2)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
(3)按酸性由强到弱、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三、计算题
13.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寒假作业18
1 2 3 4 5 6 7 8 9
B A D C D A C B D
10. 18.5% 。
11.七;第ⅥA族;7;6;金属
12.(1) 78.7 。
(2)A K 、B Mg 、C Cl 、D Se 、E C 。
(3)HClO4 H2SeO4 H2CO3 Mg(OH)2 KOH。
13.
(1) Z=20 A=40
(2)第四周期第ⅡA族
(3)Ca+2H2O====Ca(OH)2+H2O
3 5
12
20
A
3 5
12
20
A
1
4 5
15
B
8 10
17
36
D
1 2
11
19
C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4-卤族元素2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a、Sr、Ba B、Ag+、Cu2+、Zn2+
C、Cl2、Br2、I2 D、HClO4、HClO3、HClO
2、将0.01mol Cl2通入含0.03mol Br-和0.03mol I-的混合液中,再加CCl4振荡,则CCl4层的颜色是( )
A、紫色 B、橙红色 C、棕色 D、紫黑色
3、在体积为V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瓶中气体对O2的相对密度为1.082,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的体积是( )
A、0.25VL B、0.5VL C、0.75VL D、VL
4、下列各组物质能用淀粉碘化钾试液鉴别的是( )
A、NO2和Br2(g) B、盐酸和稀H2SO4
C、Cl2和H2S D、AgNO3溶液和NaBr溶液
5、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的是( )
A、晶体氯 B、铝粉 C、液态氯化氢 D、次氯酸钙
6、利用盐酸具有氧化性的反应是( )
A、与 NH3反应制NH4Cl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与MnO2反应制Cl2 D、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7、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VL,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下列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0.125VL 5moL·L-1的盐酸
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L
C、溶液加热浓缩至0.5VL
D、加入10moL·L-1的盐酸0.1VL,再将溶液稀释至1.5VL.
8、要除去溴中少量的Cl2,可向溴中加入( )
A、适量KBr B、通入溴蒸气
C、适量KI D、适量AgNO3溶液
9、使体积相同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完全转变为AgCl,若消耗AgNO3体积相同,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A、6:3:2 B、3:2:1 C、1:2:3 D、1:1:1
10、某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物质的量之比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量的( )
A、 B、 C、 D、
11、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5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不可能是( )
A、Cl2 B、N2 C、S D、C
12、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是( )
A、NaBr B、S C、I2 D、Na2S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亦发生还原反应
C、Cl2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Cl2与水的反应
D、从氯水中分离出HClO,可加入CaCO3蒸馏
二、填空
1、今有Cl2、Fe、盐酸、Fe(NO3)2溶液,漂白粉固体作反应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种单质氧化一种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单质还原一种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阴离子氧化一种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阴离子氧化一种阴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两种无机盐A和B,式量都为120,为了确定A和B,将它们溶于水制成溶液,并进行如下实验:(1)将两种溶液混合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2)在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A无沉淀生成,B有白色沉淀析出;(3)两种溶液分别加入Ba(OH)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析出,则A是 ____ B是 ____,实验(1)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实验(3)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有两种无机钠盐,其水溶液的PH值均大于7,久置后这两种溶液的PH值均接近7,它们分别是 _______和 _________.
化学寒假作业14
1、BC 2、A 3、C 4、CD 5、BD 6、B 7、D 8、A 9、A 10、C 11、A 12、D 13、D
二、1、(1) (2)
(3)
(4)
2、、
3、和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21-高一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题(一)
(时间40分钟)
选择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温同压下,氦气、氢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3:2:1,则其原子个数比为( )
A、1:2:3 B、4:3:3 C、3:4:4 D、3:2:1
2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 (KIO3) 形式存在的。已知在酸性溶液中IO3- 和I-发生下列反应 IO3- + 5I- + 6H+ = 3I 2+ 3H2O 。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②PH试纸;③淀粉碘化钾溶液;④淀粉溶液。利用上述反应,可用来检验含碘食盐中含有IO3-的物质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把4.48L CO2 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3.36L气体(标准状况),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
A、3.8g B、5.6 g C、4.8 g D、6.0 g
4、有X、Y、Z 三种溶液。在Na2CO3 溶液中加入X,生成白色沉淀,在沉淀中加入Y,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再加入Z,又出现白色沉淀。X、Y、Z分别是( )
A、 CaCl2 HNO3 KCl B、BaCl2 HNO3 Na2SO4
C、KCl H2SO4 Ca SO4 D、BaCl2 H2SO4 CaCl2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5、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至将I- 沉淀完全为止,此时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反应前KI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的AgNO3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72.3% B、50% C、48.3% D、38%
6、将 H2、O2、Cl2 三种气体,按质量比为18:128:71混合,盛在密封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爆,充分反应后冷却、液化,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7% B、33.6% C、18.5% D、16.8%
7、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 的混合气体 m g 含有b 个分子,则 n g 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22.4nb / m NA B、22.4n NA / mb C、22.4mb / n NA D、bn NA / m
8、根据以下反应:①H2S + I2 = 2H+ + 2I +S↓;②H2SO3 + 2H2S = 3S ↓+ 3H2O; ③2 I +Br2 = 2I2 + 2Br ;④H2SO3 + I2 + H2O = H2SO4 + HI 试确定Br-、I-、H2S和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H2S > H2SO3 > I > Br B、Br > I > H2SO3 > H2S
C、H2SO3 > H2S > Br > I D、I > Br > H2S > H2SO3
9、单质X 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X、Y 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当X、Y 都是非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C、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10、某元素的原子数为3.01×1022 个时,其质量为0.2克,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接近于( )
A、1 B、4 B、7 C、12
填空题
12在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存在下述几种离子:H+、K+、Ba2+、SO42-、I 、CO32-。取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⑴ 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⑵ 取部分溶液,滴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四氯化碳层呈紫色;⑶ 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然后再入 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13.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写名称) ,向其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和未知物的化学式填在方格内:
□KMnO4 +□HCl=□KCl+□MnCl2 +□Cl2 ↑ +□
(2)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写化学式) ,被氧化的元素是 .
(3)若有0.4mol KMnO4参加反应,则有 个电子发生转移,同时生成Cl2(标准状况下) L.
15.在实验室中严禁打闹,某几个同学在做实验中打闹而同时把盛有浓盐酸和盛固体KClO3的试剂瓶打破,使其在地上混合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同时有KCl和H2O生成.
(1)请用双线桥式表示这两种试剂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
(2)在清除碎片时某同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有以下四种溶液可浸湿毛巾,它们分别是:①NaOH溶液 ②NaCl溶液 ③KBr溶液 ④NaHCO3溶液. 正确选择是 (填试剂号数).(提示:物质的量之比KClO3:HCl(浓)=1:6)
推断题 16、由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⑴ 化学式:A 、B 、C 、D 。
⑵ B加热产生D的化学方程式: 。
⑶ A、B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
(填数字)
计算题
17、把0.1mol Na2O2、Na2O 的混合物溶于水,刚好被 100 g 7.3% 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化学寒假作业21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D B A B A A AC B
三 、填空题
12、H+、Ba2+、I ;CO32-、SO42-;K+ 、
13.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次氯酸钙 Ca(ClO)2+H2O+CO2=CaCO3 ↓+2HClO
14. (1) 2、16、2、2、5、8H2O (2) KMnO4 氯元素
(3) 1.204×1024 22.4
15. (1)
四、推断题
16、⑴A、Na2O2 B、Na C、O2 D、CO2
HCO3 + H+ = CO2↑+ H2O
⑶1:2 (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 ,NaOH再吸收CO2生成Na2CO3 )
五、计算题
27.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次氯酸钙 Ca(ClO)2+H2O+CO2=CaCO3 ↓+2HClO
28. (1) 2、16、2、2、5、8H2O (2) KMnO4 氯元素
(3) 1.204×1024 22.4
29.任意比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2-物质的量综合练习D
一、选择题
1.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14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D.0.5NA氯分子的质量为35.5g
2.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3.把0.5molNa投入过量的a g水中得到m g溶液;把0.5mol Mg投入到过量的a g盐酸中得到m′g溶液,则m与m′的关系为 ( )
A.m>m′ B.m4.完全中和10.2g二元酸H2A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mol。 B.该酸的分子量为17。
C.10.2g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 mol。 D.该酸一定是强酸。
5.Na、Mg、Al、Fe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5 g氢气,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Na B.Mg C.Al D.Fe
6.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必然相等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物质的量 D.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7.已知在3.2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3.01×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
A.32g B.32g/mol C.64mol D.64g/mol
8.等质量的SO2和SO3 ( )
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9.在下列物质中,与6g 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的物质是 ( )
A.0.1mol (NH4)2SO4 B.6g NH4NO3
C.22.4L NO2 (标准状况) D.0.1mol NH3
10.密度为1.84g/cm3、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18.8mol/L B.18.4mol/L
C.18.4 mol D.18.8 mol
二、填空题
11.5molCO2的质量是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______;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约为______。
12.在400mL2mol/L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此溶液中
13.28gN2与22.4L(标准状况)CO2相比,所含分子数目______。1.5mol上述两种气体相比,质量大的是______。
14.配制500mL1mol/LHNO3溶液,需要16mol/LHNO3溶液的体积是______。
15.在氯化物ACl3中,A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94,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16.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三、计算题.
17. 有一块锌片插入足量CuSO4溶液中,锌片质量减轻了0.1g,求:
(1)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2)析出铜的物质的量。
(3)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及质量。
化学寒假作业1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D C AC D C D CD A B
17.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x, 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为y, 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为z.
CuSO4 + Zn = ZnSO4 + Cu 质量增加
1mol 1mol 1mol 1mol 1g
x z y 0.1g
解得:x=0.1mol y=0.1mol z=0.1mol
生成ZnSO4的质量:m(ZnSO4)=161g/molX0.1mol=16.1g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0-物质的量综合练习B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摩尔质量是1 mol物质的质量
B.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C.水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3.8克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是 ( )
A.0.1mol B.0.2mol C.6.02x1022个 D.1.204x1023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质量的H2与Cl2含有的分子数同样多
B.SO42- 的摩尔质量是 96 g/mol
C.阿伏加德罗常数恰好为6.02×1023mol-1
D.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 44 g
5.l g N中含有n个N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可以表示为 ( )
A.14m mol B.28n mol C. mol D. mol
6.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为a g,1 个 12C原子质量为b g,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 B. C. D.a·NA
7.下列物质中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4克H2 B.3.01×1023个O2
C.0.8mo1NH3 D.4克NaOH
8.在反应 3Cl2+6KOH = 5KCl+KClO3+3H2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5 B.2:1 C.5:1 D.1:2
9.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1 B.1:2:3 C.3:2:1 D.6:3:2
10. 将4g NaOH溶于水中,若要使每100个H2O分子中含有1个Na+,则需要水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 B.1 mol
C.10 mol D.100 mol
二、填空
11. H2SO4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147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 mol,其中含有 mol O, mol H,其质量分别为 和 。
12. 1个12C的质量是a kg,1个Na的质量是b kg,Na的摩尔质量是 。
(2)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若阿伏加德罗常数取
6.02×1023mol-1,则可估算一个铝原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g.
13.(1)1molNa、1molNa+和1molOH-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4.6gNa与足量的水反应,反应中钠失电子数为__________
14.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含分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A. 6g H2 B. 0.8mol CO2 C. 1.20×1024个H2S分子 D.147g H3PO4
E.27mL水
15.有A、B、C三种一元碱,它们的分子量之比为3:5:7,如果把7mol A、5mol B、3molC混合均匀,取混合碱5.36g,恰好中和含0.15mol HCl的盐酸,则A、B、C三种一元碱的分子量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
16.已知16g A与2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Wg C和4.5g D,在相同条件下15g B与8g A反应,生成0.125 mol C,则C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28、 据题意有 A+B====C+D
16 20 W 4.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W=16+20-4.5=31.5(g)。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15gB与8g A反应时,B过量,应用A的质量进行求算:设此时生成的C为xg,
A+B====C+D
x=15.75(g)
所以C的摩尔质量为=126(g/mol)
化学寒假作业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A A C B C
11.98g/mol, 1.5, 6, 3, 96g, 3g
12.(1) g·mol-1 (2) 27g/mol ,4.49×10-23
13.(1)11 mol、10 mol、10 mol;(2)1.204×1023
14.A,A,D,D,
15. 24,40,56
16据题意有 A + B ==== C + D
16 20 W 4.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W=16+20-4.5=31.5g。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15gB与8g A反应时,B过量,应用A的质量进行求算:设此时生成的C为xg .
A+B====C+D
x=15.75(g)
所以C的摩尔质量为 =126g/mol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CO2+H2O==H2CO3 B.H2CO3==CO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O2+C==2C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D.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3.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 ( )
A.CaCO3 → CO2 B.NaCl → NaNO3
C.Zn → ZnCl2 D.CuO → CuSO4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5.单质X2和Y2起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已知X是正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2被还原,X2是还原剂 B.Y2被氧化,Y2是氧化剂
C.X2被氧化,X2是还原剂 D.Y2被氧化,Y2是还原剂
6.下列微粒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 )
A.H2 B.H+ C.Na D.CO
7.下列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的是 ( )
A.2H2S+SO2==3S↓+2H2O B.SO2+2Mg==2MgO+S
C.Cl2+SO2+2H2O==H2SO4+2HCl D.SO2+2NaOH==Na2SO3+H2O
8.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2KNO3+3C==K2S+N2↑+3CO2↑被还原的元素是 ( )
A.只有N B.只有S C.只有C D.N和S
9.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 ( )
A.1 B.2 C.3 D.4
10.重铬酸铵(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
A.CrO3+NH3+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二、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20题)
11.已知一定条件下3O2==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单质参加反应,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2.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对于Cu—Zn原电池,Zn+H2SO4 ZnSO4+H2↑ ( )
A.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H++2e- H2↑
B.反应中Zn是氧化剂
C.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2e- Zn2+
D.反应中H2SO4得电子是还原剂
13.盐酸的性质是 ( )
A.有酸性,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B.有酸性和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C.有酸性和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D.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还有酸性
三、填空题:(每空2分,每空2分,共40分)
1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通常可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剂,发生______________反应。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氧化剂、还原剂,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曾青得铁化为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O还原Fe2O3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油画所用颜料含有某种白色铅化合物,置于空气中,天长日久后会变成黑色PbS,从而使油画的色彩变暗,若用H2O2清洗,则可将PbS转变为白色的PbSO4,从而使油画“复原”,H2O2被还原为H2O
(1)上述“清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17.在Ca(ClO)2+4HCl==CaCl2+2Cl2+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___ __
18.下列反应中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
C.CaO+H2O==Ca(OH)2 , D.2H2O==2H2↑+O2↑, 其中水是氧化剂的是_____ __,水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 __,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9.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这个原理可用来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试运用该原理配平下列方程式。
(1)H2SO4(浓)+C —— CO2↑+SO2↑+H2O
(2)MnO2+HCl(浓)—— MnCl2+H2O+Cl2↑
(3)Cu+HNO3(浓) —— Cu(NO3)2+NO2↑+H2O
四、计算题:(10分)
20.已知反应:3Cl2+8NH3==N2+6NH4Cl
(1)参加反应的NH3和作为还原剂的NH3的个数比为_________(2分)
(2)若71gCl2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多少?还原产物的质量为多少?(8分)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7-《碱金属》测试题(3)
选择题
1、关的化学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B、钠在空气里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白色固体
C、金属钠在自然界中可以游离态存
D、钠与氯气反应,产生白雾。
2、空气中长久放置,最终生成物是( )
A、Na2O2 B、Na2O C、Na2CO3 D、NaOH
3、g金属钠投入到bg水中(水过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a/(a+b) 100% B、40a/ (a+b) 100%
C、20a/(a+b) 100% D、40a/(22a+23b) 100%
4、少量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放入( )
A、水中 B、煤油中 C、碳酸中 D、汽油中
5、钠原子与钠离子比较,相同的是( )
核外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化学性质 D、同一种元素
6、用在电光源上可制造高压钠灯是因为( )
A、钠是活泼金属 B、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
C、钠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D、钠是电的良导体。
7、氢化钠(NaH)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关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化钠是还原剂 B、氢气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
C、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量比为1:1
8、各组金属中,将它们的混合物1.5g,投入足量水中,收集到0.05g氢气,可能是下列哪两种金属( )
A、Na和 Fe B、Rb和Cu C、K和Na D、Li和Na
9、放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错误的是( )
A、钠浮在水面 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C、有气体产生 D、水溶液变为红色
10、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A、HCl B、NaCl C、FeCl3 D、CuSO4
11、分别在过量的O2和Cl2中燃烧,产生相同的现象是( )
A、都产生黄色烟 B、都产生白色烟
C、都发光发热 D、都生成白色固体
填空题
12、碱金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填名称和元素符号),它们的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电子,因此是非常活泼的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统称为____________。
1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①钠______(浮、沉)在水面______(上、下),说明_______________;②此时钠呈______态,说明_____________,③发出________响声,钠(静止不动、四处游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溶液中有______产生。⑤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碱金属的相对原子量,仪器本身连同水及干燥管内的无水CaCl2的总质量为480.00克。现将1.46克某碱金属单质投入水中,立即用带有干燥管的塞子塞住瓶口,反应完毕后,测得整套仪器的总质量为481.25克。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若不用干燥管,测得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 (大、小、相等)。
计算题:
16、有一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样品5.22克,投入到100克水中,产生氢气0.2克.
求:1、此样品中钠的纯度?
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17-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 比4He多一个中子
C. 是4He的同位素 D. 比4He少一个质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0 K和40 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B.某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它一定是ⅠA族元素
C.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D.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KBr B.NaOH C.HBr D.N2
4.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
A.合金 B.半导体 C.催化剂 D.农药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6.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7.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10。该元素为( )
A.锂 B.铍 C.氧 D.钙
8.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9.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0. 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
11.如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_;B______;C_____ ____。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 _________ _;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________ _。
(3)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____ _____(填酸或碱)性。
12.A、B、C、D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1)B元素的名称___ 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 ____;(3)C的元素符号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
四.计算题
13.将7.7g表面已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92.5g水中,待反应完毕,产生氢气在标况下为2240mL,(假设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g·cm-3;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mol)求:
(1)原样品中没有被氧化的钠的质量(2)原样品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寒假作业1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A C C C D C
11.(1)A:N;B:S;C:(2)H2SO4.(3)碱
12.(1)氮;二,第ⅤA族;(2)NH3 ;(3)S,SO3。 (4)KOH
13. 2Na + 2H2O===2NaOH + H2↑
46g 2mol 22.4L
x y 2.24L
x==4.6g y==0.2mol
原样品中Na2O的质量为:7.7g-4.6g=3.1g,物质的量为n(Na2O)==0.05mol
2Na----------Na2O──--2NaOH
46g 1mol 2mol
a 0.05mol b
a==2.3g b==0.1mol
所得溶液中:n(NaOH)=0.2mol+0.1mol=0.3mol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7g+92.5g-0.2g=100g,体积为100mL.
c(NaOH)==3mol·L-12012届高三年级寒假作业6-《碱金属》测试题(2)
一、选择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Na、Na2O、Na2O2和NaOH,然后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于水,则甲、乙、丙、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2、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1)干燥的氯气 (2)Na2O2 (3)NaClO (4)活性炭 (5)SO2
A、除(1)以外其它均可 B、只有(1)(3)(5)
C、只有(2)(4)(5) D、全部都可以
3、在一密封容器中盛有0.8mol Na2O2与1mol NaHCO3,将其加热到3000C,经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 )
A、0.5mol Na2CO3和1mol NaOH B、1mol Na2CO3和0.6mol NaOH
C、0.8mol Na2CO3和1mol NaOH D、只有1mol Na2CO3
4、(1)Na2O (2)NaOH (3)Na2O2 (4)Na2SO3 1mol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后质量增加的是(不考虑潮解因素)( )
A、(1)=(2)>(3)>(4) B、(1)>(3)>(4)>(2)
C、(2)>(1)=(3)>(4) D、(4)>(2)>(3)>(1)
5、甲试管中盛有0.5mol/L Na2CO3溶液10mL,慢慢往试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7.0mL;乙试管中盛有1mol/L的盐酸7.0mL,慢慢往试管中滴加0.5mol/L Na2CO3溶液10mL,那么甲、乙两试管能产生的CO2物质的量应是 (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50mL 12mol/L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都生成氯气0.15mol;
常温下,浓硫酸不与Cu反应,是因为Cu被钝化;
少量C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7、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与HCO3-比约是( )
A、1:3 B、2:1 C、2:3 D、3:2
8、把CO2通入含NaOH 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 ( )
A、4.4g B、0.88g C、0.66g D、都不是
9、欲观察H2燃烧的焰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最好是 ( )
A、钠玻璃 B、钾玻璃 C、石英玻璃 D、铜管
10、碱金属溶于汞中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某种碱金属的汞齐7g与水作用得到2.24L H2(标准状况),并得到密度为 g/mL的溶液1L,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0.8/% B、0.48/% C、0.32/% D、0.7/%
二、填空题
1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 + Na = 4Na2O + 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12、现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Na2CO3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不用任何试剂(包括水),试用最简便方法判断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含有35.8g 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盐酸700mL,反应完全后可以生成8.96L CO2(标况)。问:
其中________过剩;
溶液中Na2CO3有_________g;
若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mol/L盐酸450mL,反应完全后,在标况下可生成CO2 ___________L。
14、工业产品碳酸钠中常混有氯化钠,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仪器装置图如图所示。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蒸馏水、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硝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试样(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请回答:
各有关仪器中使用的药品及作用:
A.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F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到得到实验数据止):
称量:称试样质量及装有干燥剂的球形干燥管的质量,并纪录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将某Na2CO3和NaHCO3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量为2.12g。再称取该样品若干,加入某浓度的盐酸100m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672mL(标况),求:(1)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