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说理题专项突破
1.某农科所为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图
(1)如果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字母)。
(2)图乙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的关系,则:
①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A点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下方”或“右下方”)。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纵坐标改为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请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变化原因。
2.如图所示装置,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A滴入右侧试管中,片刻后,打开夹子,左侧试管内的水会沸腾。若要实现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胶头滴管中液体A和右侧试管中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A、B、C、D四个组合中的哪个组合?请解释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A.NaCl溶液和O2
B.盐酸和CO2
C.KOH溶液和CO2
D.NaOH溶液和CO
3.国家规定燃气灶须安装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在意外熄火(如汤水溢出)时,装置能自动关闭。图甲为小晨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U=9伏,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5安时,衔铁K被释放从而关闭气路(未画出)启动保护。不计线圈电阻,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闭合开关S,问:
(1)电磁铁下端的磁极为________极。
(2)若温度降至80℃时就启动保护,电路中定值电阻R0为多大?
(3)现仅将Rt更换为图线②所示的热敏电阻,若燃气灶熄火后,该电阻温度下降的快慢与图线①所示的电阻相同,装置启动保护的灵敏度会________(填“增强”或“降低”)。要恢复与原来相同的灵敏度,电阻R0的取值要作如何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4.如图,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阀门K1,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轻轻振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闭关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液体沿导管慢慢流入烧瓶,开始时瓶中无明显变化,后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5.超市的电梯在无人搭乘时运动较慢,当顾客站上电梯踏板时电梯马上加速运动。如图所示是简化的电梯控制电路(R是压敏电阻,其受到的压力越大,电阻越小)。请简要分析其工作原理。
6.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中装满水,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线把带口扎紧。另取一段橡皮筋,测量出它不伸长时的长度L1,再使橡皮筋与细线相连,拿住橡皮筋的上端吊起装满水的塑料袋,测量出橡皮筋伸长后的长度L2,然后将塑料袋浸没于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L3,这三次测量的长度值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7.小明同学在网络微课上看到了两个有趣的实验,但是他对实验原理不是很清楚,请你结合情景帮助他解释一下。
(1)“降温沸腾”的实验:在玻璃瓶内倒入半瓶水,在微波炉里加热,当瓶子里的水大量沸腾时,立即关掉微波炉,戴上绝热手套,取出瓶子并盖紧盖子后,发现水停止沸腾。在瓶盖上放上冰块,又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降温沸腾”的原理。
(2)“舞动的葡萄干”:刚倒入玻璃杯的汽水会产生许多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放入杯中,有些葡萄干沉入杯底后,一会儿向上浮起,上浮到液面后又会重新沉入杯底,请你解释葡萄干上下“跳舞”的原因。
8.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实验时,常用如图实验装置(不计摩擦)。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位置时初始速度相同,需控制小球下落时的高度,这是为什么?查阅资料得,某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等于该物体从此处运动至水平位置时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1)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静止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为Ep,为________。
(2)已知,小球刚进入水平面B点时,小球所具有的动能Ek可以表达为mv2,v为此时的速度,则Ep________Ek(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请推导证明,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v只和高度h有关。
9.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且AB=BC(AB、BC两个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假定木块滑下AB斜面时重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变化进行分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动能,请画出AB、BC、CD段动能的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
第9题图
10.《“超人”揭秘》
背景:一些表演者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在燃烧的炭、碎玻璃或钉子上行走而毫发无损。据说,这一切皆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即意念高度集中而达到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对身体产生影响,身体因此变得能够承受最剧烈的疼痛,因为意念完全可以超脱肉体。
然而,如图甲所示,美国人身安全专家罗伯特·西西里亚诺,正在向世人表明,不具备超自然能力的人也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图乙所示为英国魔术师汤姆·布里顿,正在练习把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图丙所示为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的传统姿势。
分析与思考: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所谓的这种超自然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第10题图
11.随着室内滑雪场所的增加,滑雪运动也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当滑雪者在雪地上滑行时,在人和滑雪板压力的作用下,白雪中小孔内充满的空气会被逼出,形成一层气垫。但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已知每块滑雪板与地面的接触面是长为1.5m、宽为0.12m的长方形。
(1)如果滑雪速度太慢,滑雪板在雪地某点上经过的时间超过一秒,板就会陷入雪中。则滑雪者的速度至少为________m/s,板才不会陷入雪中。
(2)如图甲所示,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双脚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3)如图乙为高山跳台滑雪在空中的场景,运动员的姿势很奇特,但却能使他在空中滑行更远的距离。试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
12.木工师傅粗略测量不均匀长木料所受的重力G的方法如下:粗端放在地面上,竖直向上抬起细端,用力为F1;细端放在地面上,竖直向上抬起粗端,用力为F2;则木料重G=F1+F2。上述方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第12题图
13.不倒翁是一种儿童玩具,上半部为空心壳体,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质量较大,不倒翁的重心O(重力作用点)就在半球体之内(如图甲为竖立状态),下面的半球体和支撑面之间有一个接触点,用手轻轻推一下不倒翁,使它往右方向摆动至某一位置(如图乙),不倒翁不会倒下,会自动立起来。
请你从力和杠杆平衡条件的角度分析图甲竖立和图乙不会倒下的原因?(不倒翁底部为圆形,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分析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14.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哪杯是开水,哪杯是冰水,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14题图
参考答案
说理题专项突破
1.(1)D (2)①左下方 ②变化曲线如图。原因:若其他条件不变,当CO2浓度为0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CO2吸收速率为负值。随着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逐渐增强,CO2吸收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2.C 原因:水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CO2会与KOH溶液发生反应:CO2+2KOH===K2CO3+H2O,反应消耗CO2,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试管中气压变小,水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当试管内水的沸点降到96℃及以下时,就会发生沸腾现象。
3.(1)N (2)80欧 (3)降低 增大 理由是要恢复与原来相同的灵敏度,就要提高②热敏电阻对应的温度,此时其对应的阻值减小,在装置启动保护时总阻值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大定值电阻R0的阻值。
4.当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时,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因为生成的Na2CO3显碱性且NaOH反应后有剩余,所以溶液仍显红色。该反应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烧瓶,并先与NaOH反应:HCl+NaOH===NaCl+H2O,反应无明显现象,后与Na2CO3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反应有气泡生成,完全反应后烧瓶中不再含有碱性物质,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合理即可)
5.当无人搭乘时压敏电阻阻值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则电磁铁磁性小,衔铁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连接1接线柱,由于电阻和电动机串联,此时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较小,因此电动机功率小,电梯运动较慢;当顾客站上电梯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大,吸引衔铁连接2接线柱,此时只有电动机接入电路中,则电动机功率增大,因此电梯马上加速运动。
6.(1)L2>L1,理由:橡皮筋吊起装满水的塑料袋,塑料袋给橡皮筋一个向下的拉力,这个力使橡皮筋发生形变而伸长,即L2>L1;(2)L3=L1,理由:因为塑料袋很薄,所以它的质量和体积可忽略不计。把塑料袋装满水,排出全部空气,将塑料袋浸没于水中时,塑料袋受到浮力作用F浮=ρ水gV排,塑料袋的重力可看作就是水的重力,即G水=ρ水V水g,因为V排=V水,所以F浮=G水,橡皮筋不受力,会恢复至原长,即L3=L1。
7.(1)在关掉微波炉,取出瓶子并盖紧盖子后,水不再吸收热量,停止沸腾。在瓶盖上放置冰块,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会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使水沸点降低,水又会重新沸腾。 (2)葡萄干沉入杯底后,由于吸附了足够多的小气泡,使得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致使葡萄干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上升。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葡萄干受到的浮力变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又重新沉入杯底。
8.(1)mgh (2)等于 (3)实验装置不计摩擦,机械能是守恒的,则小球刚进入水平面B点时的动能Ek=mv2等于小球在高处具有的重力势能Ep=mgh,得:mv2=mgh,则v=,由此可知,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v只与高度h有关。
9.动能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理由:AB段:木块滑下AB斜面时重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则木块的动能不变;BC段:由于克服BC段摩擦做功,导致动能减小;CD段: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根据功能关系可知,mgh=f1sAB,f2sBC=ΔEk减,mgh=ΔEk增,由于斜面和水平面的摩擦力不相等,则ΔEk减与ΔEk增不相等,且增加得较少。
10.图甲中,人可以在燃烧的木炭上行走是因为人的脚上有水或汗液,接触木炭时,水会汽化为水蒸气,形成气泡,这个气泡能起到隔热的作用;图乙中,头垫在一个玻璃“枕头”上,由于人的后脑的面积大,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人的头部不会很疼;图丙中,苦行僧站立在钉子上时,多个钉子会增大与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人的压强。
11.(1)1.5 (2)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帕 (3)从图中可以看出,运动员和滑雪板组合起来的形态与飞机的机翼相似。在气体经过时,上方的气流速度相比下方会快一些,所以上方受到向下的压力会小于下方向上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差使人在空中滑行得更远。
12.可行。理由:如下图所示,设木料的长为L,重心离粗端的距离为L2,离细端的距离为L-L2。
抬起它的细端时,以粗端O1为支点,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1L=GL2…①;抬起它的粗端时,以细端O2为支点,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2L=G(L-L2)…②,①+②得:G=F1+F2,故上述方法可行。
13.图甲中不倒翁的重力和支持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竖立;图乙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以接触点O′为支点,支持力的力臂为零,重力的力臂不为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重力和重力力臂的乘积大于支持力和力臂的乘积,所以不倒翁向左摆动,不会倒下。
14.甲杯:开水;丙杯:冰水。 理由:甲杯中烧杯内壁上有水珠,这是热水蒸发后的较高温水蒸气遇到较低温的杯壁液化而成的;丙杯中烧杯外壁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较高温水蒸气遇到装有冰水的较低温的杯壁液化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