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老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1课《老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0 12: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老王
杨绛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熟读课文,锻炼学生通过关键句快速把握文章大致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及对老王形神兼备描写分析老王形象,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善良体察善良,从培养学生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分析“愧怍”的内涵,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吸引我们的常常是那些散发光芒的人物,领导,富豪,明星等等,他们的出现往往招来羡慕和赞扬的目光,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有的在平淡中咀嚼幸福,有的也许遭受了这样那样的不幸,如果我们能够去关注这些平凡的人,那么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今天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关注一个名叫“老王”的不幸的人,看看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杨绛:钱钟书夫人,1911年生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释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纪》《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译有《堂吉诃德》?,获得西班牙政府颁发的文学奖。
本文选自《杨锋散文》?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文学常识:
三.????
初读课文:(学生快速浏览)
思考:请从文中找出能最直接地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句子。
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zuò,惭愧)
文末的这句话,是我们理解课文的一把钥匙。看到这句话,你们会产生哪些疑问?
四.????
分析文意:
(一)分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问题归纳:
1.
“不幸者”指谁?(老王)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不幸?
2.
“幸运者”指谁?(“我”)哪些地方体现了幸运?
3.
“愧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愧怍?
今天我们就紧紧围绕这一句话,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二)品读老王:
1.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具体事件的记叙)
老王的不幸:
谋生的艰难
生理的不幸
居住条件差
(物质上,精神上)
家庭的不幸
受他人侮蔑
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了老王的不幸,表现人物要求点面结合,大家在阅读过程有没有感受到对老王进行生动、形象地描述的语段。如果有,请找出来。
2、请同学们找找看,课文中那些段落对老王进行了非常形象的描述?
明确:8、16段
重点分析8、16段(形神兼备的描写)
⑴分析8段:
请一位学生朗读,(由学生推荐,尽量将你感受到的这一部分的感情特点表现出来)
思考:下面同学请从这一部分找出你认为极具表现力的词句。
“镶嵌”——合适吗?(词的移用,强调了老王的步履艰难,身体的僵直瘦弱,如死物一般,没有生气)
“死灰”——突出老王脸色之难看,没有生气。
“僵尸”——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的病入膏肓。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写了像僵尸一样的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形象。我们可以闭起眼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啊!
请大家酝酿好感情,齐读第8节,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⑵分析第16段:
请大家继续带着情感阅读16段,找出本段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滞笨”——呆滞笨拙,写出了老王的步履艰难,行动不便。(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应该有的表现吗?)
“直着脚”——说明他病重,重到连走路都走不动了。(这在前文也有铺垫,“开始几个月……”
一个人病重到这样的程度,看上去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的僵尸,几乎无法行走的人,还要来送香油和鸡蛋,难道真是来换钱的吗?其实是来感谢我们的,一个不久于人世的人,还牵记着他人对自己的帮助要来表示感谢,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善良。
2、生活在社会的最地底层,生活在这样的不幸中,有的人会悲观绝望,自暴自弃;有的人会愤世嫉俗,视人为敌。而老王的表现却令人肃然起敬。
⑴请学生谈谈老王的善良还表现在那些事件上,请简要说明。
明确:送冰块
——车费减半,冰大一倍,冰价相等
送先生看病——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改装三轮车――――
细心
送香油鸡蛋——病入膏肓,深情厚谊
这几件事为我们写出了老王的老实厚道,心地善良。
这就是一个不幸者,一个善良的然而又不幸的人。我们可于不幸中看到他的善良,他的善良愈加显示出他的不幸。读到这里,难道不令我们读者唏嘘吗?不令我们长叹一声吗?那么另一个幸运的人又是谁呢?——“我”。
(三)品读杨绛,分析“愧怍”
1.我的幸运表现在哪里呢?(有工资,有楼住,有车乘,有闲暇)
2.讨论:作为一个幸运者,作者有没有必要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呢?(请多位学生起来回答)
⑴有的学生会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我作为一个大知识分子,对一个并非亲人的老王施与了许多的帮助和同情,杨绛对老王的同情表现在哪几件事上呢?
“我”的善良:(1)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他的车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3)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也给了他钱
(4)三轮改成平板三轮,关心老王生活
(5)作者女儿送给他大瓶鱼肝油(通过这些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我”的善良)
杨绛说过:“个人由于境遇的不同,就有幸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而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我对老王充满了同情,也做了许多的事来帮助他,为什么要觉得愧怍呢?
⑵有的学生会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原因。由此引出对“愧怍”的分析。
3.分析“愧怍”
⑴教师点拨:你觉得杨绛哪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
老王把杨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杨绛有没有把老王当成自己的亲人?
分析文中言浅而意深的语句
“反正同是不幸”“主顾”“老王生病几个月……”
“反正意思很明白”
“我知道,……就免得托人捎。”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我也不懂,没多问”
杨绛遗憾之处:多年交往,却不知老王住处;从未想过亲自去看看重病的老王;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她却还要给老王钱;看着老王“直着脚一级一级走下去”,却不曾去扶他一把;老王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回想起来,太多的遗憾留给了杨绛,使她内心不安,她为老王做了很多事,但始终没把老王当作亲人,至多只是“熟人”、“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读懂杨绛的“愧怍”之情了:
老王对杨绛是掏心掏肺,倾其所有;而杨绛对老王的帮助中更多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爱,一种施与式的关爱,缺少一点理解,一点尊重,一点平等中的关爱,因而才会留下这么多遗憾,才会愧怍。
⑵愧怍的含义:惭愧,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对老王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而没有意识到老王渴求的是能够成为在同一平面上交流的朋友。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在启示人们要看到底层的光辉,要本着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去关爱他人。
愧怍的含义:
对老王关爱的不够
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
启示:平等
人道主义
⑶这一点作者在当时有没有体会到?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说明作者在当时是没能体会到的,是在几年以后才渐渐明白的。结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可以看出作者这些年来一直在对自己进行反思,在扣问自己的心灵,看到了“我”在灵魂深处的精神的优越感,对老王的不平等,从中我们可以探究出这一篇文章的更深层的蕴意——知识分子,甚而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反省。
(四)补充:对这篇“愧怍”的解读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所有不幸者的无能为力,大家可以在课后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究。
小结: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时很渺小,人生有时很无奈。但只要我们相互关心,彼此尊重,像杨绛那样,像丛飞那样,用善良的心去体察人间的冷暖,用伟大的爱去抚慰沧桑人生,那么,再悲酸的命运也会充满色彩,再艰难的岁月,也会充满真情。读杨绛的《老王》,见于文中写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正如一位哲人说,送人玫瑰,历久犹有余香。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
五.布置阅读:
推荐文章:
《人力车夫》
沈伊默
《随喜》
林清玄
《傻二哥》
新凤霞
《乞丐》
屠格涅夫
《生命的召唤》
阿迪斯
·
惠特曼
阅读杨绛的散文《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体会其言浅而意深的语言风格。
姓?

?
老?
王???????????
民族
?回??

籍贯
?
北???

职??业
??用三轮车接人送货
生理缺陷
?瞎了一只眼?还有夜盲症
住房条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阅读答案:1.(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2.肖像?
以没有美感的外表反衬老妪人格的高尚。
3.老妪“目光睃向眼前行人……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与老叟“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绝无半点乞意”前后呼应。?
这样写突出了两位老人自甘冷清、坚守人格的高贵品质。
4.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然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老妪退钱表现了“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我”深感自己的行为比较庸俗。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