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1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冀教版(5分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1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冀教版(5分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10:27:10

文档简介


年级


数学
科第
八单元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内容









结合具体事例,是学生初步认识二分之一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写分数,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
学具:圆形纸和长方形纸。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讲解演示、引导启发




二次备课
自主预习:
1.仔细看看79页书本中的几幅画面,当猴子拿走了一个桃子后,这两位小朋友怎样分剩下的一个桃子?
2.例题1里的食品每人要分到相同多,怎样分?
3.当只有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怎样分公平?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各种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物平均分。
把4个橘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把2盒牛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1)
把一份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产生困难,由此引出分数,解释课题)
二、引入新课,感知体验。
1.认识1/2。
谈话: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一半。
师:它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引出“二分之一”)
师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并板书。
谈话:右面的这一份可以用1/2表示,那么左边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
生1:可以用1/2表示,因为两边一样大。
教师总结得到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每个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让后进生多说两次,重点明白平均分)
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的它的1/2?
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并把其中的1份涂色。
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2.认识几分之一。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
师: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全班小组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
学生汇报:
生1:第(2)题中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3.
生:第(3)题中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4。
谈话:请学生从学具里任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同组就交流。
议一议: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议一议内容,学生讨论1/2、1/3、1/4各表示什么意思?
3.几分之一的比较。
(1)出示教材第81页问题讨论:下面三个杯子中的饮料同样多吗?为什么?交流讨论。
(2)反馈:
生1:不一样多,看图发现1/2的饮料最多。
生2:1/4的饮料最少。
小结:平均分的分数越少,这个分数反而越大;平均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分数反而越小。
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1、2、3题,巩固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同步练习册63、64页。
四: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
记作:
读作:三分之一
教学反思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纸、三角形、圆。
教学过程
一、师:今天我问我们班两名同学准备了一份午餐。同学们看大屏幕给他们怎么分呢?如果我给他一个鸡蛋给另外一个人三个鸡蛋,请问你们俩同意吗?(不同意)那我们要怎么分呢?他们两个才能满意呢?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
师:半个是什么意思?
师:分得每一份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在数学上我们叫他平均分半个月饼就是它的一半儿。
师:半个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我们学过的整数是不够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生活中图形中,图形中的二分之一
师:我们看图片谁会说
师:对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同样的道理,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苹果的1/2,如果是菠萝呢?是绳子呢?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
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他的一半儿可以用1/2表示。下面我们试着把一个图形平均分看看它的一半儿,可不可以用分数表示呢?我们一起来看活动。(默读要求)
师:读懂了吗?我们要怎么分要求我们标画什么呢?(画出折痕,突出阴影,写出分数)
师:做活动之前读清要求很重要。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来折一折,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谁来展示一下自己做的1/2
谁和他做的一样?
展示三种方式,让学生说完,关注点一怎么分的?二,阴影是长方形的1/2(关注对角线分的是平均分吗?如何证明)
师:观察这三种方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用1/2表示
三、会分、会读、会写分数
看来不管物体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图形的一半儿也可以用1/2表示,那么这个分数如何去写呢?现在认真观察,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在把2写下面,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儿,把1写上面表示4涂色一份,下面请伸出手指我们一起写……,读作二分之一,这些怎么读?
四、创作分数
同学们真棒,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出了1/2,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换一种图形,你还能创造出几分之几吗?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一下自己,创造出一个你想的到的分数,来看要求(贴几个图形在黑板上关注活动的过程)
师:同学们创造很多的分数,把你创造的这个分数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些同学的作品来看这个分数谁来说一说他是如何创作的:(几分之一)
师:谁跟他们创造的分数不太一样,哪里不一样?(几分之几。分数线上的数表示什么?生:取得份数)
师:分数线下面的表数示什么?(生:表示分的份数)
师:你们真厉害,确实是我们把这条线叫做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小结:今天我们收获的真不少,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很多的分数,只要你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你会发现这非常的有趣!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几分之一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89~91页)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
六、课前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景,引入课题。?
师父给八戒和悟空分桃子,桃子共四个,师父要怎么分给他们?
生:每人两个。
师出示: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个。
师父要把两个苹果分给悟空和八戒,应该怎么分?
生:每人一个。
师出示: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个。
师:把一个西瓜分给悟空和八戒,应该怎样分?
生:一人一半!
师出示: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一半还可以表示成1/2,读作:二分之一。
引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动手实践,探求新知;
?
(一)认识1/2(二分之一):?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写成分数是1/2,
短短的横线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生齐读)
另一半也是这个饼的?
生:二分之一!
课堂练习(强化平均分成两份)?
2.
自主活动,巩固1/2的意义:?
(1)请用一张正方形纸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彩色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
(2)成果展示:谁愿意把你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
追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
为什么不同形状都可以用1/2来表示?
生: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
创设争辩情景:“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对吗?”
生说不对,
师:为什么?生:不是平均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
1/3。
课堂练习(强化平均分成三份)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1/4。
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4。
学生汇报演示,展示作品。
小结:虽然折法不同,但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
三、归纳认知。
?
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几分之一。
这些分数都表示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以1/2、1/3为例,介绍分子、分母、分数线。
课堂练习
读出课件上的分数。
选择正确的分数。
写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四、拓展延伸
介绍分数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1
……
分子
……分数线
读作
:二分之一
2
……分母《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2页例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复习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来回忆一下,好不好?
2.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
现在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请你们认真观看,仔细观察,思考该视频与今天的有什么联系!
同学们播放视频以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归纳小结。
视频中淘淘要过生日,阿泰和小吴,还有班长要去庆祝。其中提到了很多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分数,比如说大胡子叔叔吃四分之二的包子,阿泰因为迟到被罚挂气球,让小吴拿十分之一,五分之三的彩带,淘淘过生日的时候切蛋糕,小吴拿了十分之三的蛋糕等等。
看到这段视频后,你们有没有觉得分数跟我们学习的一般数不一样,我们在生活中根本就离不开分数。那你们想不想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内容。
(因为同学们还不能全看懂汉语动画片,课堂上对视频内容不做太详细的分析。只要求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大概含义。)
3.课件出示课题:几分之几。(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几)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单元主题图。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发现老师手里拿的是西瓜的两份,进入主题。八份当中的两份该怎么表示?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景图。引入:把一个整体平均份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几。
1.教学例4,初步认识四分之几。
(1)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正方形的纸,请将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想一想: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师:接着再涂一份,现在还能用1/4表示吗?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2份是它的2/4

师:对。一份是它的1/4,两份就有2个1/4就是2/4

(3)师:如果我们接着再涂出它的3份、4份,又该分别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涂一涂,想一想。
师:你涂了几份?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你涂了几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4)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个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5)教师小结: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就把几写在分母,取了几份,就写在分子。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同学们看屏幕,先读然后再说出分子分母。
(2)师: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3)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以3/4
为例说明。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巩固练习。
3.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适当讨论身边见到的有关分数的例子。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2.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课件、彩铅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喜欢听故事的同学一定也善于讲故事吧?下面同学们仔细看图,看看图中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讲给大家听,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讲故事。
二、探究新知
1.引出“一人一半”。
师:这里的“一半”可以用我们以前学的1、2、3……整数来表示吗?
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的数字朋友——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明确: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
板书:二分之一
2.出示情境图
师:把4个橘子、2盒牛奶、1块月饼分给两名同学,可以怎样分才公平?
指名说方法。
生:每人2个橘子、1盒牛奶、半块月饼。
师: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生:每人得到的同样多。
师:同样多,在数学中我们怎样说?
生: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课件演示平均分一块月饼的过程。
即: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1/2。
师:边板书,边讲解1/2的写法。
即:先写中间一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1份。
明确:必须是平均分成2份,才叫一半,才可以用1/2表示。
3.折一折,涂一涂
活动一:拿出你的学习工具(任选一个),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创作出你的1/2,并把其中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展示不同分法(指名),说出操作过程,贴在黑板上。
活动二:用你的学习工具(任选一个),平均分成3份,创作你的1/3,并把其中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展示不同分法,指名讲述操作过程,贴在黑板上。
有难度,师指导。
指名学生板书1/3。
师:完成板书。1/3读作三分之一
活动三:任选一种学具,创作你的1/4,并把其中1份涂色,用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不同分法(略)贴在黑板上。
指名板书1/4。
师:完成板书
1/4读作:四分之一
活动四:同学们,你还想创作几分之一?
创作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
展示杰作:指名介绍。
师:为什么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却都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呢?
明确:只要是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都能用相应的几分之一表示。
师完成板书:几分之一
4.
议一议(课件展示)指名说,师讲解,学生得出结论。
5.
比一比(课件展示)指名说,师讲解,学生得出结论。
6.说出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课件)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指名读)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3.看到下面图形,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①法国国族
②五角星
③巧克力
4.
问题讨论(课件展示)指名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全课总结
1.谈收获。
2.总结:有关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获得更多知识。老师期待大家下节课的表现。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
1/2读作:二分之一
平均分
1/3读作:三分之一
1/4读作:四分之一
对折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折纸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折出1/2、1/3、1/4、1/8等分数,并在其中找出更多的分数。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精彩表现,课堂就会呈现别样风格。
不足之处: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学生学具较乱,应提前着手检查一下,导致活动中发挥不够顺利,使课堂受到影响。今后,应注意这些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争取打造更加精彩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