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弹力
弹力
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注意: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二是物体间发生挤压或拉伸等.
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
力
的大小.
构造:弹簧、挂钩、指针、拉环、刻度盘及外壳.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
就越长.
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
不能
(填“能”或“不能”)超过其量程;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垂直
.
基础题
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B
)
A.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弹簧、橡皮筋、木板
C.钢板、木板、泥团
D.钢板、泥团、橡皮筋
2.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
3.如图所示,紫涵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
弹性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
弹
力使“纸弹”的
运动状态
(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4.如图展示了张某芯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请你指出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D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
B
)
A.0~5
N、0.1
N
B.0~5
N、0.2
N
C.0~10
N、0.1
N
D.0~10
N、0.2
N
6.实验中,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
质量
,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N,示数为
2.4
N.
提高题
7.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艺凡同学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另一端,下列对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2017·宜昌)几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则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最长的同学
C.体重最大的同学
D.力气最大的同学
为了较准确地测一个大小为
6
N
的力,应选用规格最适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
)
A.量程为
0~10
N,分度值为
0.2
N
B.量程为
0~5
N,分度值为
0.1
N
C.量程为
0~15
N,分度值为
1
N
D.量程为
0~20
N,分度值为
0.5
N
10.小曹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
0.4
N
处,没有调节就测一拉力,且读数为
2.5
N,则该拉力的准确值应为(
A
)
A.2.1
N
B.2.5
N
C.2.7
N
D.2.9
N
11.(2018·驻马店确山县期末)不考虑弹簧秤的重力,甲、乙两人各用
10
N
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秤,
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B
)
A.20
N
B.10
N
C.0
N
D.5
N
学校初中部科技活动小组的俊贤和琦凡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
A、B
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
OA
段和
OB
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B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A
.(填“A”或“B”)
如图所示,画出小球与被压缩的弹簧接触时受到的弹簧弹力的示意图.
14.(2017·武汉改编)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1)弹簧的伸长量为
3.5
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1.75
N.
(2)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
河南中考真题演练
15.创新实验组的含璋和书瑶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我们分析图象可知,弹簧在受到
6
N
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
6
cm;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弹簧测力计
.第
2
节
弹力
弹力
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注意:我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二是物体间发生挤压或拉伸等.
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
的大小.
构造:弹簧、挂钩、指针、拉环、刻度盘及外壳.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
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
(填“能”或“不能”)超过其量程;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
基础题
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弹簧、橡皮筋、木板
C.钢板、木板、泥团
D.钢板、泥团、橡皮筋
2.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
3.如图所示,紫涵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
力使“纸弹”的
(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4.如图展示了张某芯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请你指出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
)
A.0~5
N、0.1
N
B.0~5
N、0.2
N
C.0~10
N、0.1
N
D.0~10
N、0.2
N
6.实验中,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
,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示数为
N.
提高题
7.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艺凡同学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另一端,下列对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2017·宜昌)几位同学使用相同的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则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最长的同学
C.体重最大的同学
D.力气最大的同学
为了较准确地测一个大小为
6
N
的力,应选用规格最适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
A.量程为
0~10
N,分度值为
0.2
N
B.量程为
0~5
N,分度值为
0.1
N
C.量程为
0~15
N,分度值为
1
N
D.量程为
0~20
N,分度值为
0.5
N
10.小曹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
0.4
N
处,没有调节就测一拉力,且读数为
2.5
N,则该拉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
N
B.2.5
N
C.2.7
N
D.2.9
N
11.(2018·驻马店确山县期末)不考虑弹簧秤的重力,甲、乙两人各用
10
N
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秤,
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20
N
B.10
N
C.0
N
D.5
N
学校初中部科技活动小组的俊贤和琦凡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
A、B
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
OA
段和
OB
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填“A”或“B”)
如图所示,画出小球与被压缩的弹簧接触时受到的弹簧弹力的示意图.
14.(2017·武汉改编)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1)弹簧的伸长量为
3.5
cm
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2)由图象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成
.
河南中考真题演练
15.创新实验组的含璋和书瑶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我们分析图象可知,弹簧在受到
6
N
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
cm;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
成正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