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同步练习
第四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
1. 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激战的地点有( )
①东京 ②江户 ③鸟羽 ④伏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2. 明治维新是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的,其重要措施有( )
①发展近代工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废除征兵制,实行武士制,建立“皇军”
③采用欧美学制,倡导欧美生活方式???????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
3. 率先用舰队突破“锁国令”,敲开日本国门,使其面临严重危机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
4. “(明治维新)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 ? )
A.加强中央集权 B.学习西方技术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警察制度
?
5. 英国史学家威尔斯认为:“以前,日本在世界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日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处的内容是(? ? ? ? )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侵华战争
?
6.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当时基本掌握国家大权的是(????????)
A.天皇 B.武士阶层 C.大王 D.贵族
?
7. “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l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 ?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8. 如图名为《“黑船”事件》,描绘了1853年某国海军入侵日本的情景,“某国”指的是(? ? ?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
9. 下列有关日本幕府统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始于室町幕府,结束于德川幕府
B.实际上是天皇专制统治
C.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D.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800多年
?
10.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
11.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和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相比,相似之处是( )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②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③面临西方的殖民威胁????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如图所示内容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
A.农奴制改革 B.南北战争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
13. “西方列强打开了日本国门并加强向中国渗透.…后来只有日本能及时进行改革,防止了渗透.”日本“及时进行”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1861年改革 D.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
14. 锁国时代表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实行 (? ? ? ? )
A.对外开放政策 B.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侵略扩张政策
?
15. 提取图片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A.日本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B.日本教育普及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C.日本完全照搬西方生活方式
D.日本明治政府推动文明开化政策
?
16. 明治维新促使日本实现了近代史上的飞跃,此次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文明开化”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废藩置县
?
17. 日本倒幕力量的领导阶级是( )
A.资产阶级 B.天皇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
?
18. 创新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为以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努力发展教育
?
19.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是从以下哪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武士阶级
?
20.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要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宪法以德意志宪法为蓝本。材料反映了日本( )
A.西学目的明确、内容多样
B.注重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C.西化过程的盲目、无计划
D.完全抛弃了本土文化
?
21.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
22.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请回答:
(1)如图是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面临的危机,请问图一反映的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图二中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国统治者的回应措施是什么?该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面对危机,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据此,概括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4)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
23. 19世纪中期有一个亚洲国家通过一场变法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命运。这是亚洲的哪个国家?这场挽救这个国家命运的变法名称是什么?请结合变法的内容谈谈对我们的启示?
?
24.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上面二幅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二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俄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转危为机的?
(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借鉴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
25.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B.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C.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D.“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26.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女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四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浴火重生】
材料五
材料六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
27. 阅读下列材料:
两年之后(指1871年),明治政府又宣布新措施……将藩改为县制单位,最初共有3府302个县,后改为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
——王新生《日本简史》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概括明治政府实行的新措施。除此之外,明治政府在政治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一重大事件对日本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33年到1689年幕府发布了五次“锁国令”。第五次“锁国令”全面限制一切外来船只,规定只有中国、荷兰的船只才能与日本通商,且通商地点限定在长崎一港。幕府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1715年,幕府发布《正德新令》,限定每年来航的中国船只不能超过30艘,银6000贯;荷兰商船限定2艘,银3000贯。
——《日本历史》
材料二:1868年4月6日(旧历3月14日),天皇首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方针,即《五条誓文》:“广兴会议,方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五项内容反映了新政权的进取精神,传统的“锁国”政策被摒弃,为日本的现代化改革选定了基本的方向。
材料三:1870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先后设置了工部省和内务省,前者偏重发展重工业,后者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海运业为主。此后日本的工业化主要是在这两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在1880年以前,主要是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国家财力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投资多的国有企业。进入80年代后,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被处理给私人经营,通过给予各种补助金、优厚贷款等形式,扶植了一批大财阀和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古河、浅野、川崎等。
材料四:1871年文部省设立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被系统引进日本。废除了旧的藩校和设在寺院中的学塾,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1877年成立了东京大学。政府还每年选派品学兼优的青年到欧美留学。通过各项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其他维新事业的顺利进行,输送了必不可少的人才。
——材料二至材料四均出自《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请根据材料一回答此时的日本幕府推行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二这一国策的发布表明当时日本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是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些措施反映了当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方面的改革?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欧美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明治政府)规定了统一的学制;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政府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盖洋楼,吃洋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
????材料三“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治维新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其中材料一在________方面的改革、材料二在________方面的改革、材料三在________方面的改革。
(2)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你如何理解?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一组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问题:
材料一?背景篇-----内忧外患
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极度不满。1853年,美国派出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日本被迫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仅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100万,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回答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的众矢之的是什么?
材料二???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
(2)1868年,一些武士在人民的支持下,武力推翻德川幕府,扶持________??重掌大权。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三??明治维新内容篇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3)请写出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经济、军事措施。
材料四??明治维新影响篇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速度在当时世界上非常罕见。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本
1868-1873
32.2%
英国
1851-1873
3.3%
美国
1861-1873
5%
德国
1861-1873
3.8%
(4)影响一:________?
明治政府最初对西方列强及其所加的不平等条约曾表示某些屈从和容忍,后来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至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
(5)影响二:________
影响三: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6)综合上述材料,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C
2.D
3.C
4.B
5.C
6.B
7.B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C
15.D
16.D
17.D
18.D
19.D
20.A
21.错误:大化改新;正确:明治维新.
22.(1)图一: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二:美国的侵略.
(2)俄国实行了农奴制的废除(俄国实行改革、俄国进行了1861年改革).作用:这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3)依照日本国情,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
(4)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3.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从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别国的民族,这使它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所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等等.
24.(1)图一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二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3)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要有选择性学习外来文明。
25.D
26.(1)美国的入侵;(不拘泥文字,意思正确即可)明治维新.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3)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世界大战(战争或一战、二战)一触即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美苏冷战或雅尔塔体系).
(5)后果:苏联解体;影响: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或雅尔塔体系终结).
(6)特点: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或多极化发展趋势);意义:“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7.(1)重大事件:明治维新。
(2)新措施:废藩置县。措施: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3)最重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8.(1)闭关锁国政策。
(2)明治维新。
(3)扶植国内兴办各类企业,发展经济。
(4)教育改革。
29.经济,社会生活,政治
(2)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步强大起来,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
30.(1)幕府统治或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
(2)明治天皇.
(3)经济: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军事: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
(4)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机.
(6)①改革要符合国情;②改革是强国之路;③要勇于创新;④改革中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⑤坚持改革开放.(任答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