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0 09: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0课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课标内容】
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联合国的建立、主要机构及作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联合国是避免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通过学习,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难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又到清明时 他乡祭忠魂》,和平年代需要英雄情怀,让我们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在我们的地球上一共有20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孤立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就像大大小小的家庭,构成了一个地球村。为了地球村的和谐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尤其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联合国建立的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之一是决定建立联合国,中、苏、美、英、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
材料二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激发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提示:(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
(2)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2.联合国成立时间、地位、总部所在地
362394546990材料一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想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使用,当时26个国家的代表承诺各自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材料二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中、法、苏、英、美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片,你能得出有关联合国的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3.观察图片介绍联合国旗的图案组成和寓意。
预设:世界地图象征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浅蓝色及橄榄枝代表和平。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4.联合国的宗旨
引导学生思考教材P93“材料研读”: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展示联合国门前的两座雕塑:《铸剑为犁》和《打结的手枪》
设问:联合国总部门前的雕塑,表达了人们什么意愿?
提示:铸剑为犁雕塑中的人一手拿着锤子,准备将另一只手中的剑改铸为犁。象征着人类要求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打结的手枪,由卢森堡1988年赠送。弯曲打结的枪管表示了人们对非暴力的向往,呼吁国际裁军行动。
教师强调:从联合国旗帜,到联合国总部门前的雕塑,无不彰显出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培养读图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展示:联合国成立的大事记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6年1月10日,第一次联大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召开,有51个国家出席。
1946年1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在伦敦第一次举行会议,通过了安理会议事规则。
1946年1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决议。它的主要关注点: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6年2月1日,挪威的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被任命为首位联合国秘书长。
1947年10月24日,联大正式设立“联合国日”。
……
设问:联合国由哪些主要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预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秘书处等,并在多媒体上出示
学生简要介绍联合国主要机构的职能。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6.出示图片和材料:
2019年是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71周年,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9周年。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7万余人次、13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新建、修复道路1.4万余公里,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800余枚,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35万吨、运输总里程1300余万公里,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第二大出资国。今天,约有2500名中国维和人员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捍卫和平、传递友谊。排雷清爆、安全护卫、工程建设、医疗救治、联合反恐、协助救灾、维持治安、帮助儿童……在28年的海外维和历程中,中国维和军人始终坚守和平、践行大爱,为战乱和危机中的无助民众带来安全与温暖。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表现了中国军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传递来自中国人民的善意,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8.联合国的作用
材料一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维持和平部队或军事观察团,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它的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和再起,从而为实现政治目的创造条件。
“维和行动”实际上是以联合国的权威派少量军警人员控制或消除局部冲突。“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减少战争灾难,但它无力阻止战争的发生,也难以消除局部冲突。
材料二 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人类要求和平的理想,人们也希望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裁军和防止核扩散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联合国也力促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归纳联合国的作用——教材P93-94文字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9.联合国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 目前联合国运转机制的弊病在于:大会与安理会之间权力不平衡,前者权力太小,后者权力过大。一旦安理会未能作出决议,联合国就不能采取行动。联大的决议甚至敌不过常任理事国任何一国的“否决权”。
材料二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贫富都应该独立自主、一律平等和共同参与的原则并没有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得到体现。
这两则材料反映出联合国存在着哪些问题?
提示:安理会否决权的政治现实与公平原则的违背;仍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目标导学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出示一组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全球化
阅读教材96页故事,引出“经济全球化含义”: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材料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材料四 美国的棒球手套大部分从日本进口,日本用以制造手套的牛皮是巴西加工的,而巴西又是从美国进口生牛皮。
思考: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①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③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出示三则材料,得出结论:(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强。(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WTO标识的含义: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标识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观看视频《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教材和视频内容,自主学习,总结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宗旨、职能、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世贸组织的职能,认识到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加入的时间
出示材料,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材料一 中国从2009年起,由2001年的世界第六大出口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经济规模,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 中国在出口猛增的同时,2001-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
提示:
积极影响——1、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让国家间经济往来障得减少,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机遇;2、全球化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和就业;3、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充分说明全球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
材料四:2018年3月23日,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投资,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面对美国推行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狂潮,中国开始了反击,给出了第一步的反制措施,中美之间贸易战正式拉开。
提示: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各国收益不均,贫富差距拉大。
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设计意图:依据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需要通过谈判、磋商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行稳致远,走向光明辉煌的美好未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