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随堂小练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随堂小练笔(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1 08:4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小练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遣唐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访
B.日本派遣遣唐使的目的是和亲结盟
C.日本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跟随遣唐使来华
D.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为了求取佛经②都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日本派出的遺唐使有十几批
B.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日本人中的代表人物
C.唐朝先进的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D.遣唐使将日本的风俗习惯带到了中国
5.下列古迹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文化的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6.唐朝高僧鉴真,深受日本人民的尊敬爱戴。他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日本唐招提寺内。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代表②他促进了日本文学、医学、建筑和绘画水平的提高③他双目失明,东渡日本6次,矢志不渝地传授佛法④他向日本人传播了农业技术和饮茶习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表述错误的是( )
A.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第二位
C.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D.胡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8.唐朝时期玄类西行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天竺佛学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唐朝时期称印度为“波斯”
9.如果你生活在7世纪中后期的唐朝,可通过阅读下列哪本书来了解印度半岛的情况( )
A B C D
10.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下列哪-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
A.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端午节的习俗
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
D.玄奘回国后给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11.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玄奘 鉴真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
----电 视剧《鉴真东渡》片尾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为唐朝时日本派遣开往中国的使船,上面的人物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鉴真对日本所作的贡献。
材料三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体现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精神?
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小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遣唐使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访
B.日本派遣遣唐使的目的是和亲结盟
C.日本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跟随遣唐使来华
D.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遣唐使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B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为了求取佛经②都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悟空保驾护航,一路降妖除魔”只是小说里的情节,实际上玄奘西行并不那么潇洒。受制于唐朝的出行条件,这趟“出境游”更像是一场身心折磨。但玄奘无惧无畏,以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着。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最终修成“正果”,将求取的佛经带回长安。鉴真的境遇与此相似点颇多,二人都是历经磨难,终到胜利彼岸。只不过鉴真是为了东渡弘扬佛法,①说法错误,故选A项。
3.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C )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和亲结盟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排除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遣唐使来访均属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史实,故C项符合题意
4.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唐朝时期,日本派出的遺唐使有十几批
B.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日本人中的代表人物
C.唐朝先进的文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D.遣唐使将日本的风俗习惯带到了中国
解析: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5.下列古迹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文化的是( B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解析: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唐招提寺见证了鉴真对日本佛教文化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故B项符合题意。
6.唐朝高僧鉴真,深受日本人民的尊敬爱戴。他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日本唐招提寺内。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他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代表②他促进了日本文学、医学、建筑和绘画水平的提高③他双目失明,东渡日本6次,矢志不渝地传授佛法④他向日本人传播了农业技术和饮茶习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鉴真并未向日本人传播农业技术和饮茶习俗,他传播的主要是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文化。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B项。
7.下列关于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表述错误的是( B )
A.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第二位
C.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D.胡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朝时期,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因此,B项符合题意。
8.唐朝时期玄类西行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天竺佛学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唐朝时期称印度为“波斯”
解析:玄奘游学的天竺佛学最高学府是那烂陀寺;佛教早在西汉末年已传入我国;唐朝时期称印度为“天竺”。B.C.D三项说法有误,故选A项。
9.如果你生活在7世纪中后期的唐朝,可通过阅读下列哪本书来了解印度半岛的情况( B )
A B C D
解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10多年后即645年,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646年,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城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由此可知如果生活在7世纪中后期的唐朝,可以通过《大唐西域记》来了解印度半岛的情况,B项符合题意。
10.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下列哪-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C )
A.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端午节的习俗
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
D.玄奘回国后给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外文化交流”及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反映了唐朝与日本的交流,D项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与天竺的交流,A.B.D三项都属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实。C项反映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民族交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之间的往来,故选C项。
11.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B )
玄奘 鉴真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解析: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因此,图中二人的活动体现了唐朝开放和吸收并举的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
----电 视剧《鉴真东渡》片尾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为唐朝时日本派遣开往中国的使船,上面的人物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遣唐使。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鉴真对日本所作的贡献。
鉴真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举一例即可)
材料三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体现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精神?
学习他国先进文化的进取精神。
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国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言之有理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