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一份美国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种基因图谱
德国人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思考:印欧人为什么特别重视马的使用呢?
①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____人,创造印度重要文化典籍____
和史诗
____。
②进入小亚细亚,发展为____人,并改进____技术。
③进入伊朗高原,发展为____人。
④进入巴尔干半岛,演变成后世的____人,创造了__神话和____。
⑤占领了西欧北部的广大地区,被称为____人。
①
②
③
④
⑤
雅利安
“吠陀”
《摩诃婆罗多》
赫梯
冶铁
波斯
希腊
希腊
荷马史诗
凯尔特
赫梯人
大约公元前1900年,印欧人的一支翻越高加索山脉到达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他们逐渐发展为赫梯人。
思考问题:铁器的使用往往用来作为一个民族的文明迈入新时代的标志。铁器相对于人类之前使用石器、骨器、青铜器而言有哪些优点呢?
两河流域的乌尔军旗上驴拉战车复原图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对比乌尔人的战车,赫梯人的马拉战车有哪些进步之处呢?
中国战国时期的马拉战车
公元前1285年,赫梯人与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了卡迭石战役。赫梯王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古埃及
亚述帝国组建了一支包括步兵、骑兵、工兵和情报人员等多个兵种在内的复合军队。骑兵又分为马上弓箭手和长矛手等不同类型,用于对付不同的敌人。
公元前10—7世纪,两河流域的亚述进入铁器时代。图为亚述骑兵
波斯人是印欧人的一支,迁徙到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5世纪国力强盛,继承和发展了印欧人马拉战车和骑兵制度。
问题探究:
印欧人的迁徙带来哪些新的因素呢?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
城邦文明
婆罗门教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大月氏人的迁徙
贵霜帝国(55年—425年)
犍陀罗艺术
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形成东、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地区,以畜牧和打猎为生。3世纪以后,部分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的身份移居罗马帝国。
阅读教材37页《史料阅读》,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2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
如果他们在本土常年安静无事,那么很多高贵的青年就要自愿地去寻那些正在发生战争的部落。一则因为他们的天性好动而恶静;再则因为他们在危难之中容易博得声誉;三则因为只有在干戈扰攘之中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侍从。……
日耳曼人,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允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史料阅读
“上帝之鞭”阿提拉
罗马人是这样描述匈人的:“他们凶猛、野蛮,…吃生食、树根、习惯忍饥挨饿,带着牲畜拉着篷车和妻儿常年游牧…他们骑马不知疲倦,像闪电一样奔驰迅速…战斗时勇猛的扑向敌人,受阻时他们懂得迂回,他们的箭术无与伦比…他们砸碎和推翻所见到的一切”
376年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部落受匈人袭击,首先进入罗马帝国。
阅读教材36页《学思之窗》,5世纪罗马已经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穷人被抢劫,寡妇在叹息,孤儿遭压迫,直到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尽管出生并不寒微,而且受到良好的教育,逃亡到我们的敌人那里去,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遭受我们国家的迫害。他们无疑到蛮族那里去寻找罗马的人道,因为他们无法承受罗马人蛮族式的不人道了。
——《欧洲历史读本》
410年,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带领下攻陷罗马城。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
继西哥特人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
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除了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500年左右的欧洲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从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
8世纪中期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内迁(3-6世纪)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产生的影响
印度
中国
西欧
东罗马帝国(东欧)
西亚、中亚、中东、北非
时间
公元前后
3-6世纪
3-6世纪
7-8世纪
迁徙民族
原有文明
文明的新发展
大月氏人
匈奴、鲜卑、羯、氐、羌
日耳曼
各部落
阿拉伯人
唐文明
汉文明
希腊、
罗马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波斯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
犍陀罗艺术
雅利安人文明
进入封建社会。
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代表的欧洲新文化
保存、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吸收了基督教文化。
融合伊斯兰教文化、希腊罗马文明和西亚传统文化,使阿拉伯文化日渐繁荣。
探究与学习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
请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看看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课后作业
:学习拓展(P38)
①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农耕民族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移入地的文化产生了那些重要影响。
②开展历史小组活动:每个人做作业汇报展示;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汇报展示PPT;小组长组织,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③小组长上交作业文档、展示PPT和评价表。(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普通高中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课前说课
目录
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六、教学与方法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二、教材分析
1、版本:普通高中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单元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2、地位:本课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3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的第一课。新课标对第三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本课介绍了古代社会公元前的印欧人大迁徙和公元后的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基本概况,重点突出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形成文明程度更高、异彩纷呈的新的区域文化。本课为后面近代、现代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重构,面临的文化认同的新课题,提供了历史借鉴,展现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起到了重要的启下作用。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把历史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高二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有浓厚兴趣,思维活跃,自学能力强。经过高一的历史学习,观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些都有利于本课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但由于本课时间跨度大,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涉及的民族、地区多,知识信息量大,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全部掌握难度较大。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运用历史地图和知识归纳总结的表格,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知识。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细节,因势利导,不断启发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培养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如对比骨器、石器、木器与印欧人使用的铁器的不同,对比世界最早的战车与赫梯人的马拉战车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印欧人铁器使用和马拉战车的先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能力。通过运用教材“学思之窗”及“史料阅读”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探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四、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述骑兵、波斯骑兵的介绍,展示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的疆域,让学生感受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血与火的征服。最后以希腊文明更迭为例,让学生体会伴随着游牧民族的血与火的征服,原有农耕文明会出现短暂倒退,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吸收、融合,最终产生新的文明大放异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与拓展》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撞击、吸收、融合,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五、重点、难点
重点:印欧人对马的使用技术改进、日耳曼人的迁徙。
难点:印欧人的迁徙带来的新因素、亚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六、教学与方法
【教法】
本课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提问法、活动探究法、图表概括法、阅读指导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积极讨论,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纠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法】
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在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教学过程
1、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
(1)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
(2)讲授新课(33分钟左右)
(3)探究与总结(4分钟左右)
七、教学过程
2、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份美国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种基因图谱,由此切入本课主题,导入新课。
七、教学过程
3、教学要点的阐述及逻辑关系
【要点】
日耳曼人的迁徙、亚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逻辑关系】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一目中,以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为突破口,首先通过分析马的使用技术改进,知道了游牧民族得以迁徙的技术条件;而重点在于,理解游牧民族的迁徙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迁徙促成了区域文化的形成。在迁徙的过程中,印欧人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迁徙地,并不断与当地的人及文化或冲突、或交流、融合,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的民族和新的区域文化。
七、教学过程
4、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及技巧
【重点】
以图片、表格的形式梳理亚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将知识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配合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得出其影响。
4、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及技巧
【难点】以史料分析,思考探究的形式突出难点的讲授,将知识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最后逐一攻破难点。
攻破难点:理解日耳曼人的迁徙的内因。
攻破难点:亚欧民族大迁徙与区域文明的交流。
活动探究
学生合作
5、课堂小结
以表格作为小结,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6、板书
采用以纲要式板书为主的综合式板书,结构较完整,层次清晰,要点明确,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板书涉及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
2.印欧人迁徙的技术支持
二、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三、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理论作为设计理念。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初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教学理念,我尽力做到遵循课标、把握学生兴趣,对教材和教学活动进行重组加工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达到教学目标。《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学习中注意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进行总结说明,应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实际教学中会存在缺陷与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恳请老师批评与指正!课题
普通高中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型
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如对比骨器、石器、木器与印欧人使用的铁器的不同,对比世界最早的战车与赫梯人的马拉战车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印欧人铁器使用和马拉战车的先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运用教材“学思之窗”及“史料阅读”的阅读与分析,让学生探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通过对亚述骑兵、波斯骑兵的介绍,展示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的疆域,让学生感受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血与火的征服。最后以希腊文明更迭为例,让学生体会伴随着游牧民族的血与火的征服,原有农耕文明会出现短暂倒退,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吸收、融合,最终产生新的文明大放异彩。
通过《探究与拓展》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撞击、吸收、融合,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印欧人对马的使用技术改进
日耳曼人的迁徙
教学难点
印欧人的迁徙带来的新因素
亚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份美国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种基因图谱
师:我们看到每个国家的人种基因都是多种多样的,这是数十万年来,人类不断迁徙,各个地区的人种基因相互交融而形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代人类的迁徙和伴随着人类的迁徙,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印欧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马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公元前4000左右,印欧人就驯服了马,后来制造了马车和马拉战车。
思考问题:印欧人为什么特别重视马的使用呢?
生:马相对于牛、驴、人力来说,具备更高的速度和效率。
(过渡)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印欧人开始了史诗般的大迁徙。马车的使用,使得印欧人的大迁徙变为可能,进入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印欧人大迁徙的概况
学生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填图。(多媒体展示)
(过渡)大约公元前1900年,印欧人的一支翻越高加索山脉到达小亚细亚(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他们被称为赫梯人。赫梯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
2.?印欧人对铁器的使用和铁器的传播
学生活动2:
探究问题
铁器的使用往往用来作为一个民族的文明迈入新时代的标志。铁器相对于人类之前使用石器、骨器、青铜器而言有哪些优点呢?
生:相对于石器、骨器:坚硬锋利。
生:相对于青铜器来说:物美价廉,能够广泛使用。
师: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中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时期。所以铁器的使用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3.印欧人对马的使用技术
赫梯人继承了印欧人擅长对马的使用的传统,改进了马拉战车技术。
学生活动3:
(多媒体展示)
探究问题
对比乌尔人的战车,赫梯人的马拉战车有哪些进步之处呢?
生:⑴辐条车轮,比苏美尔人的车轮轻便,机动性更强
⑵两马代替四驴:轻便,快速移动
⑶三甲士:一人驾车、一人作战、一人手持盾牌保护,相比苏美尔人的战车,既可以防御又可以进攻。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战国时期的马拉战车
师:在与印欧人的交往和冲突中,农耕社会的居民也学会了使用马匹和战车。
作用:印欧人在面对其他民族时,在军事上占据优势。
(多媒体展示图片)
??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
骑兵的特点:一人一骑,以长矛或弓箭为武器相对于战车更加机动灵活,进攻的速度更快。骑兵是亚述在世界上最先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兵种,显示了巨大的战斗力。
赫梯人灭亡古巴比伦王国,与埃及19王朝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迭石战役打成平手,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前1300年)
公元前10—7世纪,两河流域兴起了军事强国亚述。亚述人从赫梯人那里学会了铁器的使用,并发展了马的使用技术——骑兵。亚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国家,亚述军队所向披靡,将两河流域南部及埃及两大文明均置于统治之下。
前6—4世纪,印欧人在伊朗高原建立了新的国家波斯,继承和发展了印欧人创造马拉战车和骑兵制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第一部分小结:
学生活动4: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探究问题:印欧人的迁徙带来了哪些新的因素呢?
生:
①农业社会居民也学会了马匹和战车
②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各民族的生产力
③古代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域形成。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城邦时代文明)
克里特文明:精巧细腻,水平极高,母系氏族的特点
迈锡尼文明:印欧人的一支,大气磅礴,粗犷豪迈
黑暗时代:多利亚人的入侵(斯巴达是其后裔),四百年,文明大倒退
城邦文明:诸多领域,大放异彩(政治制度、哲学、艺术、自然科学)
主题升华:伴随着游牧民族的血与火的征服,原有农耕文明会出现短暂倒退,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吸收、融合,最终产生新的文明大放异彩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1、大月氏人迁徙与贵霜帝国
公元前后,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中亚,建立贵霜帝国,一度统一印度北部。
代表艺术: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佛像的一般造型特征为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头部(刀削斧凿般的立体轮廓)与披着长袍的罗马元老或哲人的身体结合的产物。
2、日耳曼人的大迁徙
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地区,以畜牧和打猎为生。3世纪以后,部分日耳曼人开始以雇佣兵的身份移居罗马帝国。
⑴日耳曼人的特点
学生活动5:
思考问题:阅读教材37页《史料阅读》,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2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
(多媒体展示材料)
如果他们在本土常年安静无事,那么很多高贵的青年就要自愿地去寻那些正在发生战争的部落。一则因为他们的天性好动而恶静;再则因为他们在危难之中容易博得声誉;三则因为只有在干戈扰攘之中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侍从。……
日耳曼人,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允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生:好战、渴望荣誉和建功立业、流动性强
⑵日耳曼人迁徙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材料)
迁徙的重要原因:Hun的西迁(勾勒蛮族人的形象)
罗马人是这样描述Hun的:“他们凶猛、野蛮,…吃生食、树根、习惯忍饥挨饿,带着牲畜拉着篷车和妻儿常年游牧…他们骑马不知疲倦,像闪电一样奔驰迅速…战斗时勇猛的扑向敌人,受阻时他们懂得迂回,他们的箭术无与伦比…他们砸碎和推翻所见到的一切。”
令欧洲的诸多民族闻风丧胆:Hun人的首领阿提拉被称为“上帝之鞭”。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文字表述,学生对日耳曼人对欧洲的破坏力难以产生直观的认识,因此补充一段对蛮族更加生动、形象的描写的史料,加深学生的认识。为后面日耳曼人的入侵加速罗马帝国的灭亡做好铺垫。
(过渡)因为强悍的Hun人的西迁,日耳曼被迫迁徙。376年西哥特人部落受到Hun人袭击,进入罗马帝国寻求庇护。
⑶日耳曼人迁徙对改变欧洲政治版图的作用
学生活动6:
(多媒体展示材料)教材36页《学思之窗》
穷人被抢劫,寡妇在叹息,孤儿遭压迫,直到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尽管出生并不寒微,而且受到良好的教育,逃亡到我们的敌人那里去,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遭受我们国家的迫害。他们无疑到蛮族那里去寻找罗马的人道,因为他们无法承受罗马人蛮族式的不人道了。
????????????????????????????????????????????????????????????????????????????????——《欧洲历史读本》
思考问题:5世纪罗马已经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生:罗马帝国残暴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生:腐化堕落,战斗力衰败不堪,大量使用日耳曼人为雇佣兵。
师:那么罗马人会不会对西哥特人以礼相待,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由于不堪忍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410年,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的带领下攻陷罗马城。由于匈人的压力,日耳曼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除了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学生活动7:
谈一谈:你认为强大的罗马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呢?
请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理解
⑶日耳曼人迁徙对西欧国家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图片)
西哥特王国和苏维汇王国:今西班牙和葡萄牙
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今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东哥特王国:今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
盎格鲁-萨克逊王国:今英国
3、阿拉伯帝国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从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原有的古老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融入到新的伊斯兰文明的世界里。
4、中国
西晋末年,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开始南迁到中原地带,后来在北方相继建立起少数民族的政权。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政权与游牧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共同发展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
(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8:
第二部分知识小结:请学生完成学习表格
多媒体展示材料: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
学生活动9: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请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看看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是如何相互学习的。
学生们经过讨论,发言谈自己的理解
本课小结:千百年来,随着民族迁徙,世界各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碰撞,虽然农耕文明整体上文明程度要高于游牧文明,但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每一次冲击与碰撞,都会为农耕文明带来新鲜、充满活力的血液,两种文明在碰撞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最后上升为文明程度更高的一种新的文明,大放异彩。人类文明日益进步与繁荣。
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提问:自主学习,请学生回答,完成《印欧人迁徙形成的新民族和新文明》填图。(教师在平时成绩花名册上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与评价)
2、课堂提问:课堂小结,请学生回答,完成《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填图。(教师在平时成绩花名册上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与评价)
3、作业布置:教材38页《学习拓展》
①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农耕民族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移入地的文化产生了那些重要影响。
②开展历史小组活动:每个人做作业汇报展示;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汇报展示PPT;小组长组织,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③小组长上交作业文档、展示PPT和评价表,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
2.印欧人迁徙的技术支持
二、多元区域文化的形成
三、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多媒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