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7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7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0 09:2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部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四则新闻里,有一个共同的词,是哪个?
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依法实行的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
基本要素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新知导入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
三改
新知讲解
1.了解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历史意义。
3.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新知讲解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新知讲解
阅读课文,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及影响?
·难以解决水利灌溉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使用耕地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1951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并在12月15日,为印发决议草案写了通知,指示全党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1年》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目的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知讲解
类别
农业互助组
开端
初级农业合作社
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
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迅猛发展时期
时间
1949.10-1953年
1954-1955年上半年
1955下半年-1956年底
原则
特点
成果
农业合作化
——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改造过程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资料私有,几户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社会主义萌芽
半社会主义性质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1955年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
新知讲解
农民报名入社
优化生产工具
乌市八户梁村农民入社
统一劳作管理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新知讲解
表彰模范生产小组
毛泽东看农民丰收信
粮食丰收
农业生产合作社
知识小结
(1)原因: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上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④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2)时间:1953年-1956年
(3)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4)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和阶段:①农业互助组
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7)原则:“自愿互利”
(8)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9)结果: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知讲解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步骤
目标
建立生产合作社
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新知讲解
“1956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经过调整为9.91万个,社(组)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1956年产值比1955年增长15.61%,其中集体手工业产值比1955年增长2.68倍。”
新知讲解
材料: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
1.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
2.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知讲解
二、公私合营
借鉴农业、手工业改造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实行合作化改造可以吗?
易振的表哥是上海水泥厂的大股东,解放战争期间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为了工厂的发展,也只能剥削工人,甚至一段期间也生产过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厂里设备陈旧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新中国成立初,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随着国营的水泥厂效益不断提高,他的水泥厂每况愈下。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新知讲解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
地位。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
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新知讲解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难点解析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
公私合营指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新知讲解
材料一:“解放初期,我对共产党感到害怕,以为共产党来了,工商业者的财运,将要被共产掉的,以致恐惧不安,所以对自己的企业,不抓生产,将部分生产资料作为账外资金,如果企业没有了,自己还有办法。”--《南京工商界的思想变化过程史料》,南京市档案馆藏,6005-2-329
材料二: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阅读课文及材料,分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国家
工人
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
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1.改造背景
新知讲解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
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公积金30%
国家34.5%
工人福利15%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改造方式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
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3.改造实质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公有)
资本家所有(私有)
合作
赎买

赎买的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这一方式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新知讲解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国家
工人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社会
新知讲解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4、三大改造的意义
阅读课本P26
思考: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2、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4、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变成公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确立起来,因此,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新知讲解
5、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办大社,并大社,结果造成各种消极现象,如生产品种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感到不便。具体来说: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营时
“裁并”的企业、商业网点太多,使得门市部、零售点太少;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贩、小业主也当作剥削者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对原有工商业者的处理欠妥当,没有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发展过于迅猛,工作过于过急促和粗糙、行政命令过多而违背了部分人意愿,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板书设计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
改造形式:公私合营
改造政策:赎买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1953-1956年)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