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姓名:王明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原因、形式、人口跨地域转移的特点、影响等。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史料,说明华工为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通过视频,理解华人的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华工的悲惨命运中看到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品质;从华工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看到炎黄子孙永恒不变的中华情,坚定文化自信。
二、课程重难点
重点:殖民活动带来的美洲、大洋洲族群变化、华工对美洲、大洋洲的开发(突出方式:提供历史细节,结合地图和时间梳理渗透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难点:感受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突破方式:结合图片和相关史料分析)。
三、教学方法
(一)教法
1、直观展示法
2、媒体演示讲解法
3、分时间段教学法
(二)学法
1、小组讨论法
2、合作探究法
四、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45分钟
教具/教学媒体:多媒体和直观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由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图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师:问“世界上主要有哪些人种?三大人种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布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布?”
学生回答:“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美洲、大洋洲、非洲”“殖民活动导致的”。
由此导入新课——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设计意图: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当今世界的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引导到历史课堂中来,达到了“收心、激趣和点题”的效果。)
(二)讲授新课
一、殖民扩张和美洲族群的变化
(一)殖民扩张
教师:PPT展示“世界各大洲图”和“欧洲国家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图”
教师提问:什么事件导致了各大洲孤立局面的打破?
学生回答“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殖民活动”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殖民活动呢?”
学生回答“掠夺资源、积累资本”
总结: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欧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17—18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有整体认识,进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史料进行分析(呈现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
【史料1】?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方式为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导致印第安人数锐减。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同时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生:分组讨论回答,师予以纠正,归纳如下:
屠杀、奴役及传染病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史料2】欧洲殖民者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种植园充当奴隶,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
生:分组讨论回答,师予以纠正,归纳如下:
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史料3】17、18世纪,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向美洲进发,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土地,期待在这个未经开发的新世界里,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生:分组讨论回答,师予以纠正,归纳如下:
很多欧洲人远涉重洋,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学生进行史料解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口头表达等诸多能力的训练。)
(三)结果
1.师:出示材料
【史料1】
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大陆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几百年间,非洲因此丧失约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生:依据材料回答
(1)改变美洲、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混血人种成为美洲的最大族群。
(2)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
(3)促进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如美国、大洋洲。
(4)口迁移导致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的建立。
2.师:出示下图地图材料
【史料2】
生:依据材料回答
1.由欧洲迁往北美、大洋洲,由发达地区迁往落后地区。
2.由非洲迁往美洲,由亚洲迁往美洲及大洋洲。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3.移民分为被迫移民和自愿移民。?
4.国际间人口移动数量大,人口移动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客观的分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影响。)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一)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活动——三部曲
教师讲授:
流放罪犯→建立牧场→开采金矿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最初被作为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人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立牧场。
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二)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及原因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和介绍有关英国库克船长的故事和课本中特鲁加尼尼及塔斯马尼亚岛的故事。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澳洲土著的悲惨遭遇,认识殖民活动的罪恶。)
阅读课本内容,了解澳大利亚的人种变化情况,分析课本,认识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
教师过渡:1807年3月25日,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教师过渡:那劳动力从哪里来呢?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
。这一规定为美国在中国扩大招募华工提供了合法根据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目: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合课本新材料,从“下南洋”—近代大量华工出国的背景—华工的悲惨境遇—华工对太平洋铁路的开发等环节,用图片、视频、文字史料等方式认识华工在开发美洲和大洋洲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背景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二)开始
教师结合PPT图片讲授:
1.19世纪中叶,大批印度、中国等国的劳工来到美洲。
2.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3.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加拿大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华工出国的悲惨境遇及华工对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认同感,认识到近代西方殖民侵略的罪恶、近代中国的艰难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三)影响
教师PPT展示材料:
习近平讲述了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华工的故事。“150年前,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展示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讨论华工在国外的影响:
1.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
2.澳洲、美国等地都形成了“唐人街”,保存至今。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体会文化的多样性,认识近代以来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最后,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回答: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
(四)拓展作业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大洋洲出现了人口结构和族群的巨大变化,而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殖民扩张
2、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3、结果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活——三部曲
2、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及原因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
2、过程
3、影响(共24张PPT)
说课题目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
主要内容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01
教材分析
02
课标要求
03
学情分析
04
学法
0
0
05
教法
二、教学设计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重点、难点
03
教学手段与资源
04
教学过程
0
0
05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历史试教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本单元共三课时内容,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人口迁徙的全部内容,叙述了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创造出地域文化。本课的内容涉及的是近代部分,上承古代,下启现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州、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而且是有志于参加历史学科等级考试的学生,因此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能力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同时,经过对必修下册的学习,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教法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历史材料和图片呈现给学生。
掌握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原因、形式、人口跨地域转移的特点、影响等。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结合史料,说明华工为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通过视频,理解华人的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华工的悲惨命运中看到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品质;从华工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看到炎黄子孙永恒不变的中华情,坚定文化自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殖民活动带来的美洲、大洋洲族群变化,以及华工对美洲、大洋洲的开发(突出方式:提供历史细节,结合地图和时间梳理渗透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感受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突破方式:结合图片和相关史料分析)。
教学手段与资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教材、历史材料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讲授新课
训练拓展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
结构的变化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一、拓展和小结
二、课后作业
导入
由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图导入。教师提问“世界上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布?”
学生回答:“美洲、大洋洲、非洲”“殖民活动导致的”。
由此导入新课——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讲授新课
(一)殖民扩张和美洲族群的变化
PPT呈现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史料解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口头表达等诸多能力的训练。
教师总结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欧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讲授新课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通过课上交流和介绍有关英国库克船长的故事和课本中特鲁加尼尼及塔斯马尼亚岛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澳洲土著的悲惨遭遇,认识殖民活动的罪恶。
教师总结
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使得澳洲的土著文化消失殆尽,而现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为保护土著文化努力着。
讲授新课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合课本新材料,从“下南洋”—近代大量华工出国的背景—华工的悲惨境遇—华工对太平洋铁路的开发等环节,用图片、视频、文字史料等方式认识华工在开发美洲和大洋洲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小结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地域文化。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徙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拓展和小结
{
布置作业
}
教学活动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大洋洲出现了人口结构和族群的巨大变化,而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新
板书设计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殖民扩张
2、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3、结果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活动——三部曲
2、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及原因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共22张PPT)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世界上主要有哪些人种?三大人种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布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布?你知道吗?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殖民扩张
2、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3、结果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活动——三部曲
2、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及原因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目录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一)殖民扩张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和征服
美洲
欧洲
非洲
亚洲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好望角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近代欧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二)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
南美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矿山中劳动
西班牙殖民者血冼墨西哥城
印第安人在矿井中劳动
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处死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史料1: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殖民掠夺方式为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屠杀和奴役他们,导致印第安人数锐减。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同时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屠杀、奴役及传染病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史料2:欧洲殖民者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种植园充当奴隶,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
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使非洲损失了大约一亿人口!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人数锐减
种植园劳动力不足
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在美洲种植园劳动
罪恶的“三角贸易”由此开始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史料3:17、18世纪,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向美洲进发,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土地,期待在这个未经开发的新世界里,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很多欧洲人远涉重洋,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三)结果
1.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约一亿人口,改变了非洲的
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
2.对美洲,为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对欧洲,殖民者积累了大量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4.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及其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一)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活动——三部曲
流放罪犯
建立牧场
开采金矿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最初被作为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人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立牧场。
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
(二)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及原因
1.澳大利亚等地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减少。
2.大量英国人及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欧美殖民统治建立后,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现在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主要是英国移民;大洋洲的土著人(棕色人种),有的已经灭绝,如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塔斯马尼亚人。土著居民的幸存者,多被驱逐,赶至荒芜地区。
课本41页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一)背景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工人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
带着脚镣在秘鲁甘蔗园劳作的华工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二)过程
1.19世纪中叶,大批印度、中国等国的劳工来到美洲。
2.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加拿大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太平洋铁路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我们建造了铁路,铁路成就了美国。”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三)影响
1.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
2.澳洲、美国等地都形成了“唐人街”,保存至今。
唐人街
习近平讲述了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华工的故事。“150年前,他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和绝壁深谷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血肉之躯铺就了通往美国西部的战略大通道,创造了当时的工程奇迹,带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旅美侨胞奋斗、进取、奉献精神的一座丰碑。”
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小结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地域文化。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徙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拓展作业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大洋洲出现了人口结构和族群的巨大变化,而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状况。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