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1 23: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标目标】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新课导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18~22日)
内容:
①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2、拨乱反正的措施(1977年-1981年)
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
解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后,其领导的拨乱反正大幕就由此拉开。以《历史决议》为里程碑,完成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3、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概况:为从根本上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正确认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科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党从1979年11月开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经长时间讨论和修改,集中全党智慧形成。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
(2)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1982年宪法
(1)概况: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
解说:1982年宪法,是一部让人感觉面貌一新的宪法。这个宪法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篇章结构的调整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凸显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反映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2)意义: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1978年春,安徽、四川试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1982年,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说:早在农业合作化刚刚完成的1957年,我国就出现了包产到户的探索。这个事情发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县。1962年,为了走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困难,中国大部分农村推行了包产到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却引起毛泽东的不满,批评这是“单干风”,复辟资本主义。结果,大力推行包产到户的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被罢官,人民公社重新恢复了集体劳动。即使到了文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依然禁止包产到户。但党内敢于担当的人士却不以为然。当时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大胆鼓励本省的包产到户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民中间因此流行着“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谚语。
包产到户遭到了传统观念的抵制,一时党内分歧很大。就连曾经支持过1960年代包产到户的邓小平一时也拿不定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包产到户的效果就是好。邓小平才在1980年5月明确表态支持包产到户。为了名正言顺,对付传统意识形态的批评,胡耀邦给包产到户起了一个美妙的名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名称强调了所有制的稳定,突出了经营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从1982年起至1986年,中共中央每年都发出1号文件,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生产队最先实行的大包干成为我国农业经营的最主要方式,至1986年初,全国超过99.6%的农户实行了大包干。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资料,分析改革从农村突破的原因。
材料1: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材料2: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 。
材料3: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有三分之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如三十年代。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解说:从1979年起,四川省在城市的企业中实行生产责任制改革试点。这一做法就是受到了农村改革成功的启示。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资料,思考如何看待设立特区的影响。
材料1: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老同志到深圳看了以后痛哭流涕:怎么中国变成这样了?中国怎么变成资本主义了?恨的不得了,特别愤怒。当时流传着一句反对改革开放的话:“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材料2:设立特区就是设立制度创新的空间。在特区内部,特区政府可以对各种新的制度先行先试,成功了就向其他地区推广;不成功,其影响也局限于特区之内,不会影响大局。从方法论上说,特区可以视为是改革的“试错”方法。像中国那么大的国家,这种方法非常重要。要把一种尚未进行试错的改革举措推广到整个国家,其中所包含的风险巨大。从过去30多年的改革经验看,这种试错方法非常有效。学者在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经验时发现,中国的成功就在于像特区那样的“试错”方法,而印度的体制不容许这种方法的产生。——中国体制创新经验的现实启示 郑永年 2013年09月03日
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设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解说: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5、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6、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7、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8、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资料,如何看待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材料1:对加入WTO,中国当时争论很激烈。以国企为代表,要求中国不要加入WTO,理由是国企没有竞争力,如贸然加入,国企将会被打败,故即使从政治角度考虑要加入WTO,开放的领域也不能太多,要设立一个缓冲期。这种观点当时很流行。西方国家则担忧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体系,所以也要求对中国单独设立15年过渡期,15年后,看中国的市场改革进展如何,再考虑承认市场经济地位。 ——邓聿文: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视角看待贸易战 2018年4月4日 FT中文网
材料2: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1年中国人均GDP是8622元人民币,十年间GDP年均增长10.5%。加入世贸的十年比加入世贸组织前二十四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8倍,中国的出口增长了4.0倍,中国的进口增长3.6倍。这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6%,其中出口增长21.9%,进口增长21.4%。2001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与英国相近,但是在随后的十年当中,中国的出口总额在2004年超过日本,2007年超过美国,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由2001年的7.3%提高到现在的9.6%。——中国加入世贸的十年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引言:1982年中英之间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邓小平表示:“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几个不变:社会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自由港地位。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我们说话是算数的,不搞小动作。不但九七年时不变,我们讲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我很有信心,一国两制是行得通的。”他也曾以“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形容五十年不变的情形。
1、“一国两制”
(1)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践: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分别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 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意义:“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2、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②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举行会晤,形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③1993年4月,两岸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④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⑤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本课小结】本课的重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教学材料】
材料1:因为包产到户问题,过去批了十几年,许多干部被批怕了,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谈“包”色变。如何让农民自发进行的农村改革在政治上获得通过,这问题曾经使胡耀邦大费脑筋。一天晚上,胡耀邦在中南海勤政殿走来走去。他在琢磨,怎样避免使用“包产到户”这个名词,以减少政治上的阻力。他突然想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名称,如果再加上“农村”两个字,不就可以把分田单干、包产到户都绕过去了吗?!胡耀邦认为这个办法肯定通得过,立即坐下,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在纸上并高兴得笑起来。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载入了史册。——王仲方:《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2010-8-3
材料2:(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老同志到深圳看了以后痛哭流涕:怎么中国变成这样了?中国怎么变成资本主义了?恨的不得了,特别愤怒。当时流传着一句反对改革开放的话:“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和珠海等经济特区。在视察的过程中,邓小平认真地听汇报,自信地看当地的城市建设,并深入渔村、企业、车间进行调查,亲自了解、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整个过程中,他作风严谨,没结束考察绝不轻易下结论,更不长篇大论,只是看,只是听,满意之处,也只是寥寥几个字的评价,且一定是切合实际的评价。考察途中,他登上中山温泉后面的猴山,返回时说什么也不肯从原路下山,硬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陡峭的路。他的解释是“我不走回头路”。这一小插曲,不仅是对建立经济特区政策的肯定,也是对要坚持把改革开放道路走出下去的一种暗示。通过视察,邓小平越来越多地发现,深圳、珠海这几年里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让他对办好经济特区充满了信心!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珠海和深圳分别留下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评价,使得持续了四年之久的要不要办特区,办特区是否正确的争论有了旗帜鲜明的结论。特区人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1984: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强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