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高中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单元第13课
主要内容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三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战争与文化专题中的一部分,讲授了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掌握重难点;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通过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最终锻炼学生的史学核心素养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师生讨论等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从而了解战争除了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破坏以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与必修所学知识连接成体系。
(二)说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战争是造成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带来了异质文化的交汇与接触,历史也一再证明,只有充分理解移入区域和民族的文化,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在交流中认同,在沟通中理解。宽容是文化发展的缘由,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和文化内在的演变逻辑。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
难点: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高二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联系比较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期初期进一步培养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点。
二、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提问:战争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想到战争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是残酷,破坏和伤亡,而文化又是一个再文明、温和不过的词,这两个格格不入的词语之间到底会有什么联系呢?
通过提问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带着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从而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把握教材,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和逻辑顺序进行讲解,突出本课重点。
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关系
首先,我进行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和参战国?
学生通过对必修知识的回忆,说出一战和二战的时间。
其次,展示目录页和学习目标。
接着令学生翻到课本第72页,观看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图片,我开始讲解殖民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作战的史实,由此引出在殖民地传播开来的民族自决原则。
最后,通过PPT展示民族自决原则。
观看目录,跟随教师思路,明确本课教学中心内容,抓住关键,梳理知识脉络。
(一)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作为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
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是由列宁在1916年《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正式提出的。
一战和十月革命后,这一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一定的承认。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确认。
《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
(二)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
展示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图片,通过史料、地图展示,加深记忆,归纳出一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我会为大家讲解一战后期,四大帝国解体,在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主要是在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废墟上建立的国家。并详细列举这些国家,最后得出一战后欧洲和西亚北非的政治版图改变。
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归纳总结更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独立
(三)民族民主运动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采用历史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分别介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既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
我会通过展示革命领导人的图片,令学生记忆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
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基础历史知识进行提问,学生与教师互动,结合老师讲解,认真做好笔记。
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
中共一大
凯末尔领导革命
甘地带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3、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埃及:扎克鲁格领导革命
摩洛哥:克里姆领导革命
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埃及的斗争:扎克鲁格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护宪运动。
2、摩洛哥的斗争: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建立了里夫共和国。
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3、埃塞俄比亚的斗争:埃塞俄比亚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埃塞俄比亚的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
墨西哥:卡德纳斯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尼加拉瓜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1917年颁布的宪法,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史料阅读
我会展示一则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发生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
我会进行史料分析:材料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殖民地人民的觉醒。第二段:殖民宗主国的衰落。再结合当时国际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当时就是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最好时机。
史料可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发挥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处理史料的历史核心素养。
小结
采用思维导图及板书方式,总结第一部分: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的主要内容
1、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很高涨的反对压迫
2、民族自决原则开始在殖民地传播开来。
3、四大帝国纷纷解体
4、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开展起来,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内容涉及本课重难点,教师讲解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可以及时巩固新知。思维导图利于理解和记忆;生动形象、利于理解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填充知识盲区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民族自决原则”传播
民族民主运动开展
四大帝国瓦解
一战: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四大帝国瓦解
四大帝国瓦解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一战:
重难点强调
第一部分讲解结束,我将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重难点强调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关系: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2、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
3、着重记忆一战后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体现。
目的是让同学记住知识重点,明确知识体系
二、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首先,我进行提问,提到非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产生于19世纪末的泛非主义思想?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并思考。随后我将展示PPT详细讲解泛非会议。
PPT图片展示二战后初期亚洲独立国家形势图,讲解二战后独立国家的独立时间。
阅读课本第74页思考:为什么二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通过地图展示,加深记忆,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归纳总结更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阅读课本,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归纳信息的能力
印度尼西亚
缅甸
印度
老挝
越南
朝鲜
韩国
巴基斯坦
菲律宾
约旦
叙利亚
三、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艺复兴
首先我会展示一则史料,阅读史料思考: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复兴道路?(以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为例)
以印度为例(新加坡韩国、埃及同印度)
1、PPT展示图片:路易斯蒙巴顿、二战后印度地图,讲解印巴分治
2、PPT展示泰姬陵图片,教师讲解泰姬陵的故事;展示电影海报,教师分享电影内容,介绍其他印度电影;展示印度女士图片
3、总结
讲解和图片相结合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内容;穿插历史故事,吸引同学注意力,提高上课效果;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同学注意力加深知识点记忆。
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路易斯?蒙巴顿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曾任印度总督
“印度独立法案”
(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方案)
印度
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
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此外,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
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小组讨论
第三部分讲解结束,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内容: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艺复兴道路?(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
(三)课堂小结(2分钟)
民族觉醒: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民族独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民族自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总结本课所学,查缺补漏;师生共同发现没懂得的知识,加强知识点记忆
(四)布置作业(1分钟)
思考: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思考战争是如何影响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并发展的。
认真思考,发散思维;知识灵活运用与内化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
(一)说板书设计
(二)说教学媒体使用
(三)说教学方法
(四)说学生学法指导xue'she
(一)说板书设计
采取提纲式板书
(二)说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T)和传统板书
(三)说教学方法:根据高二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联系比较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期初期进一步培养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点。通过阅读史料、师生讨论等,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四)说学生学法指导: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共30张PPT)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主要内容
一、民族觉醒: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独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民族自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现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一战、二战),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
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作为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
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是由列宁在1916年《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正式提出的。
一战和十月革命后,这一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一定的承认。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确认。
《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独立
中共一大
凯末尔领导革命
甘地带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3、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埃及:扎克鲁格领导革命
摩洛哥:克里姆领导革命
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埃及的斗争:扎克鲁格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护宪运动。
2、摩洛哥的斗争: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建立了里夫共和国。
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3、埃塞俄比亚的斗争:埃塞俄比亚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埃塞俄比亚的斗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
墨西哥:卡德纳斯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尼加拉瓜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1917年颁布的宪法,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一战后)乐观主义在(欧洲)其他地区却保留下来。尤其是在怨恨欧洲帝国强权的地区。几乎在硝烟刚刚散去之时,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中南半岛和非洲撒哈拉以南部分地区,就出现了反对欧洲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和美国遭受的经济灾难似乎表明西方已经是千疮百孔。那是一个寻找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
—菲力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一、民族觉醒——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结合材料和老师刚才所讲知识思考:总结一战后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独立运动的高潮过程。
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独立运动的高潮总结:
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1、一战后期,四大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此后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2、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一系列民主运动开展起来:主要在亚洲的中国、法属印度支那、印度,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民族自决原则”传播
民族民主运动开展
四大帝国瓦解
一战: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四大帝国瓦解
四大帝国瓦解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一战:
泛非会议
1900年7月,来自美国、西印度群岛和非洲的57名代表在伦敦举行第一次泛非会议。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主张黑人与白人应享有同等权利,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
一战后,泛非运动日益活跃。从1919年到1945年,连续召开五次泛非大会,这是非洲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自治的重要表现。
印度尼西亚
缅甸
印度
老挝
越南
朝鲜
韩国
巴基斯坦
菲律宾
约旦
叙利亚
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的空前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很快土崩瓦解。
二、民族独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二战后,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卷席了全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彻底土崩瓦解。
思考:为什么说二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在东亚、东南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对这些新兴国家的前途,西方的政治界和思想界,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新独立国家如同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国家,只要学习西方,走西方所走过的道路,必定会成为现代化的国家。
——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三、民族自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思考: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复兴道路?(以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为例)
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路易斯?蒙巴顿
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曾任印度总督
“印度独立法案”
(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方案)
印度
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
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此外,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
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新加坡
新加坡利用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港口和机场,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它还重点发展了通讯、金融等服务业。上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的海运业、炼油业、造船业和电子电气工业已经闻名于世,它还是世界著名的外汇交易市场。
韩国
90年代,韩国已经步入先进国家行列,它的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韩国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加坡、韩国
20世纪60——80年代,新兴的东亚工业国
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儒家文化: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西方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
埃及
二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
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宗教:伊斯兰教(官方宗教)、基督教。
语言:阿拉伯语(官方语言)、英语、法语。
50年过后,亚洲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完全走西方走过的路,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物质的成功带来了对文化的伸张。一些比较成功的国家领导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
——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小组讨论: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艺复兴道路?(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课堂小结
一、民族觉醒: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独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民族自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课外拓展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思考战争是如何影响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并发展的。
谢谢观看!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采取包括讲授、史料分析小组讨论、思考探究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并且以课堂为依托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阐述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2.教学重点阐述: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
3.教学难点阐述: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本课并不陌生。战争与文化,是一个很新奇的视角,同学们比较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
根据高二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联系比较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期初期进一步培养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点。
(四)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T)
2.
传统板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掌握重难点;重点: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难点: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通过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最终锻炼学生的史学核心素养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师生讨论等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从而了解战争除了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破坏以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与必修所学知识连接成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战争是造成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带来了异质文化的交汇与接触,历史也一再证明,只有充分理解移入区域和民族的文化,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在交流中认同,在沟通中理解。宽容是文化发展的缘由,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和文化内在的演变逻辑。
四.板书设计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副板书
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一战
n
宗主国令殖民地人民为其打仗
“民族自决原则”传播
四大帝国解体
民族民主运动开展: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艺复兴
(一)印度:
新加坡、韩国:
埃及: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
提问式导入+复习式导入
【教学内容】
教师提问:战争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想到战争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是残酷,破坏和伤亡,而文化又是一个再文明、温和不过的词,这两个格格不入的词语之间到底会有什么联系呢?
复习:回想必修课本的学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目录页;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
观看目录,跟随教师思路;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学生回答:一战:1914-1918年;二战:1939-1945年
【设计意图】
使同学思考战争和文化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明确本课教学中心内容,抓住关键,梳理知识脉络。
【教学流程】:讲授新课
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教学内容】
民族自决原则: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
民族自决作为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
一战和十月革命后,得到广泛传播并获得一定的承认。
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确认。
《联合国宪章》是第一个正式规定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条约。
一战摧毁的四大帝国
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民族自决原则;教师PPT展示二战后摧毁的四大帝国地图
【学生活动】
1.通过史料、地图展示,认真记忆
2.可以归纳出一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设计意图】
史料可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归纳总结更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
【教学内容】
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埃及的斗争:扎克鲁格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护宪运动
摩洛哥的斗争: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建立了里夫共和国
埃塞俄比亚的斗争:埃塞俄比亚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尼加拉瓜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1917年颁布的宪法,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学生活动】
记忆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与教师互动,结合老师讲解,认真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
图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是本课第一节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重点,同学们要结合教师讲解着重记忆。
【过渡语】这些斗争,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了解体过程。通过老师刚才的讲解,我们对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则史料,老师再系统性的和同学们总结一下第一板块“民族觉醒”。
【教学内容】
史料阅读:展示一则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发生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
【教师活动】
史料分析:教师进行材料分析
材料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殖民地人民的觉醒。第二段:殖民宗主国的衰落。再结合当时国际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当时就是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最好时机。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发挥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处理史料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
归纳小结
教师讲解为主
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很高涨的反对压迫,渴望获得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但是那个时候被国小力弱,再加上内部纷争,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
一战爆发,宗主国派其殖民地人民为其作战,比如说英国将其殖民地的印度士兵,法国将其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士兵大量投入战场,在殖民地人民为宗主国作战的过程中,民族民主意识又被激发,他们不再甘于被白人统治,而是想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民族自决原则开始在殖民地传播开来。
战争后期,四大帝国纷纷解体,在四大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系列民族民主运动开展起来,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PPT展示思维导图:本课第一节脉络梳理
重难点强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关系: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和西亚北非各地。
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
着重记忆一战后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体现。
【学生活动】
结合教师讲解,认真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
内容涉及本课重难点,教师讲解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思维导图利于理解和记忆;生动形象、利于理解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填充知识盲区。
二、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过渡语】
提到非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产生于19世纪末的泛非主义思想?这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斗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反对白人种族主义斗争的产物。
【教学内容】
泛非会议
泛非会议就是非洲和在世界各地的黑人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和全世界黑人的大团结而召开的大会。
课件展示泛非会议的重要时间节点
二战后初期亚洲独立国家形势图
课件展示二战后初期独立的国家地图
讲解二战后独立国家的独立时间
阅读课本总结:
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的空前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很快土崩瓦解
阅读课本第74页思考:为什么二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二战后,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卷席了全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彻底土崩瓦解
过渡:
展示一则史料,阅读史料思考: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复兴道路?(以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为例)
【学生活动】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思考互动,记好笔记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通过地图展示,加深记忆
阅读课本,积极思考问题,认真总结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忆知识。发挥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自主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
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归纳总结更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归纳信息的能力
三、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
【教学内容】
印度
展示图片:路易斯蒙巴顿、二战后印度地图
印巴分治
教师讲解:“印度独立法案”(又称“蒙巴顿方案”),法案规定:英国人将政权移交给印度人民;同时,按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将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护国,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
印度文化
建筑:泰姬陵
PPT展示泰姬陵图片,教师讲解泰姬陵的故事。
电影:《嗝嗝老师》
PPT展示电影海报,教师分享电影内容,介绍其他印度电影
服饰:印度纱丽
PPT展示印度女士
总结:
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
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
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此外,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
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学生活动】
思考和跟随教师讲解。充实笔记
学生认真倾听泰姬陵的故事,聚精会神,心之向往
学生产生共鸣,跟随老师思路,认真思索
学生认真记笔记
【设计意图】
讲解和图片相结合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内容。
穿插历史故事,吸引同学注意力,提高上课效果
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同学注意
加深知识点记忆
【教学内容】
新加坡、韩国
新加坡
“下南洋”
教师讲授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指出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其中的华人很大部分就是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为了讨生活,大规模迁移到东南亚的海洋移民现象,俗称“下南洋”,除此之外还有走西口,闯关东,跑口外和移台湾,这些特定历史下的人口迁移现象是贫困民众抗争命运,艰难生存的历史,是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由卑微到战力,成为一头雄狮。
新加坡的发展
总结
韩国
历史故事:汉城改名为首尔
联系现实:韩国、朝鲜去汉化
总结:
新加坡和韩国作为20世纪60——80年代,新兴的东亚工业国,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埃及
PPT展示图片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帝王谷
地图
教师讲解与图片有关的故事
总结:
二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
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宗教:伊斯兰教(官方宗教)、基督教。
语言:阿拉伯语(官方语言)、英语、法语。
【学生活动】
学生津津有味地听讲,踊跃和老师互动
整合所学知识,认真记笔记。
学生认真记笔记
【设计意图】
将相似的国家放在一起,可以加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比的意识;联系历史与现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加深知识点记忆
【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二战后亚非拉独立国家走上了怎样的文艺复兴道路?(三个小组,分别讨论印度;新加坡和韩国;埃及)
教师总结: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复兴。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探讨
学生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
【教学流程】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一、民族觉醒: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独立: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三、民族自强: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复兴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思路,回忆本节课内容,做好总结,记好笔记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所学,查缺补漏
师生共同发现没懂得的知识
【教学流程】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教师布置课后思考
思考: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思考战争是如何影响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并发展的。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发散思维
【设计意图】
知识灵活运用与内化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采取包括讲授、史料分析、小组讨论、思考探究。这些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我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不足:(1)课堂安排内容过多,过于紧密,有的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理解(2)史料采用的过难,学生不能有效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导致学生不愿意阅读史料(3)讨论内容因为有挑战性,所有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学生在8分钟内讨论效果有限。这些情况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避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