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0 15: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陆川县2021年春季期九年级开学质量监测试题
历 史
(全卷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2.请注意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选择恰当的作答顺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 B.法家 C.道家? ? D.墨家
2. 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3.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曲辕犁和筒车 B.科举制 C.交子 D.雕版印刷术
4. 有人说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有人则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功的人物,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就是“一代天骄”
A.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5.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影响。这主要反映了这次会议
A.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正确领导
C. 毛泽东思想自此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D. 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7.右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
A.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8.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和平解放西藏
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0.下面大事年表揭示了 14—17 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A.欧洲的思想解放 B.欧洲的社会转型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B.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2.对比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对比,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都兴起于法国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D.都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政治蓝图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政变
D.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汽车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5.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9分,17题9分,18题12分,共3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见下表格
时间 事件 影响或评价
1931年9月 A 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B
1938年春天 台儿庄战役 C
1940年8月开始 D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1年12月 E 这次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材料二: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有任何意见和利害的差异,无论各军队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为,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1935年)
材料三: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1)按要求完成材料一表格内容:A: , B: ,
C: , D: , E: 。(5分)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认识。(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分)
材料一:下列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①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⑤人民公社长青藤,贫下中农向阳花。 ⑥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1953-1978年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1)材料一中对联①、④、⑥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是什么?(3分)
① , ④ ,
⑥ 。
(2)根据材料二表简要概括我国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1953-1957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导致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的共同因素是什么?(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二:(苏联)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粮食产量,在全盘集体化运动前的1925—1927年期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说“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写出苏联在工业和农业方面推行的措施。(2分)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1933年前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呈现鲜明对比,这两种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注意什么?(2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C 5.D 6.A 7.A 8.B 9.D 10.B 11.A 12.B 13.A 14.D 15.B
二、16. (1)A.九一八事变;B.中国全面抗战开始;C. 国民政府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D.百团大战;E. 第三次长沙会战(5分)(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2分) (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坚持抗战,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帮助和支持。(任说明一点即可2分)
17.(1)“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大改造;大跃进(3分)
(2)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2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2分)
(3)党中央的错误决策,忽略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2分)
18.(1)俄国1861年改革;(2分)“一切都翻了个个儿”,指的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一切却又刚刚开始”,指的是这次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2)特点:工业与农业发展比例失调;优先发展工业。(2分)措施:工业措施是实行五年计划(或: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1分);农业措施是集体化运动。(1分)(3)原因:1933年前受经济大危机(或1929年经济危机)影响。(1分)1933年开始推行罗斯福新政(或“新政”)。(1分)(4)注意:要实现经济平衡(全面)发展;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通过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要提高人民的生活;重视经济改革等。(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