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1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2011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10 11:4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开卷考试,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方格内,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2012年,有关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申请的城市中,不可能有的是
A、杭州 B、太原 C、扬州 D、北京
2、每个朝代都有自身的特点,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概括,你认为其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节俭盛行 C、短暂繁荣 D、暴政而亡
3、假如你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一位大臣,你可以感受到贞观政治的一大特色是
A、任人唯亲 B、虚心纳谏 C、独断专行 D、献媚成风
4、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首创殿试,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5、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朝代。下列哪些新农具的出现促进了唐朝农业的迅速发展?
①水排 ②筒车 ③秧马 ④曲辕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那么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所反映的是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藏族 B、满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
7、2012年是中印建交62周年,今年双方又确定为“中印交流年”。如果你想了解古代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山海经》 C、《大唐西域记》 D、《水经注》
8、在日本“3.11”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及时向日本灾区援助救灾物资,体现了一衣带水邻邦的友好情谊。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说明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六次东渡 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七下西洋
9、我国隋唐时期,许多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李明同学打算在他编辑的历史手抄报科技栏目中专门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下列他所收集到的资料中哪一项不能入选
A、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B、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僧一行首次测量了子午线 D、孙思邈编成《千金方》,被称为“药王”
10、小史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的“狂草体”书法作品在一次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主要得益于他经常临摹历史上被人们称为“草圣”的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这位书法家是
A、张旭 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11、小明同学从历史网站上了解到宋辽“澶渊之盟”的一些基本内容,其中这次和议的背景是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进攻澶州城被打退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裕 D、北宋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1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宁夏的经济开发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呼韩邪单于 D、元昊
13、抗金英雄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A、女真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党项统治者 D、匈奴统治者
1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民族政权并立 C、封建国家统一 D、诸侯交替掌权
15、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时期?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6、南宋时,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和象牙到中国来销售,他可能进行交易的地点应不包括
A、泉州 B、广州 C、柳州 D、明州
1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所赞誉的“一代天骄”指的是谁?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忽必烈 D、铁木真
18、右图是我国古代一位纺织技术革新家,如果根据她所做出的贡献参加下列现代奖项的评选,其中不可能获得的是
A、巾帼科技能手 B、文学创作奖
C、妇女“三八”红旗手 D、科技进步奖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唐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常设明经科和进士科,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 )
2、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在最大的外贸港口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
3、隋唐时期,绘画创作达到新的高峰,被后人尊为“画圣”的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 )
4、两宋时期民族政府权并立,宋与辽、西夏和金有战有和,但以战为主。 ( )
5、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 )
得 分 评卷人 三、识图题(第1、2题各3分,第3、4题各2分,共10分)
请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唾弃?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形成这种对峙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从人民对上述两位人物的不同态度,你有什么感想?
得 分 评卷人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各4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以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势,融合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缔造了一个呈现辉煌气象并威震四方的盛唐帝国。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的朝代之一。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1、最能体现材料一中“唐朝辉煌气象”的两个盛世局面以及相关帝王分别是什么?
2、请各举一例分别说明材料二中“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3、通过学习唐、宋时期的历史,你有什么启发?
得 分 评卷人 五、探究题(第1,2题各4分,第3题6分,共14分)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元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历史时期,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形成了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高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政府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这两个地区进行管理?
3、在元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形成了哪个新的民族?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1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B 2、C 3、B 4、D 5、D 6、A 7、C 8、B 9、B 10、A 11、B 12、D
13、A 14、B 15、D 16、C 17、D 18、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识图题(第1、2题各3分,第3、4题各2分,共10分)
1、岳飞;(1分)岳飞坚持抗金,收复失地,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或维护了人民的利益)(2分)。
2、秦桧;(1分)秦桧屈膝投降,陷害忠良(或杀害岳飞),损害人民的利益。(2分)
3、宋金对峙局面;宋金和议。(2分)
4、要做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切不可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千古罪人。(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各4分,共12分)
1、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4分)
2、物质文明:①“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②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③采煤技术领先世界,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④造船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海外贸易发达;⑤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精神文明:①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②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各种庆祝、娱乐活动丰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举一例即可得满分)(4分)
3、一个国家只有重视人才,倡导科学,积极进行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4分)
五、探究题(第1、2题各4分,第3题6分,共14分)
1、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始于元朝。
2、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3、回族;(2分)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丰富各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分)
(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