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11
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2)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准备
先读一读下面的数,再按要求写数。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约七千三百零八万人次。横线上的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三十八万九千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
73080000
7308万
1389000
139万
二、探索新知
384400km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38.44万千米
2
7.7833亿千米
778330000km
1.
怎样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呢?
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7.7833亿千米
≈7.8亿千米
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2.
怎样保留一位小数?
3
小结: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什么情况下需要取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
下面是我国2011年冰箱和彩电的产量,按照要求改写各数。
86992000台=
(
)万台
122314000台≈
(
)亿台
(保留两位小数)
8699.2
1.22
冰箱
彩电
(1)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把34528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48万
345.286亿
(3)2011年我国在校小学生99264400人,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9926.4万人
四、课堂小结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即可。如果需要求近似数,可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五、课后练习
10
10.0
9.96
1
0.9
0.91
51
51.5
51.46
2
2.0
2.00
5
6
12
13
4
5
7
8
×
√
√
√
×
6.65
25
86
4.64
1
2
3
4(共13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课时
小
数
的
意
义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情景导入
二、探索新知
问题:1.对于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用复名数、分数或小数来表示。
2.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1
初步探究一位小数的改写
问题:1.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你能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出其中
的1份吗?
2.
0.1表示什么意思?图中还有哪部分表示0.1?
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就是0.1。
10
1
3.
0.1和
又有怎样的关系?
10
1
1dm
10
1
m
0.1m
1dm
10
1
m
0.1m
问题:4.
第2个红色箭头所指的刻度可以表示多少分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它代表多少米。
5.
0.3和0.1有什么关系?
6.
第3个红色箭头所指的刻度呢?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就是几个0.1。
(
)dm
(
)m
(
)m
(
)dm
(
)m
(
)m
3
10
3
0.3
7
10
7
0.7
问题:1.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用小数怎样表示?
2.
第2个和第3个红色箭头所指的刻度用分数和小数
分别可以怎样表示?
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就是几个0.01。
(
)m
(
)m
(
)m
(
)m
0.01m
100
1
m
辨析理解两位小数的改写
100
4
0.04
100
8
0.08
问题:1.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第2个和第3个红色箭头所指的刻度用分数和小数
分别可以怎样表示?
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就是几个0.001。
(
)m
(
)m
(
)m
(
)m
0.001m
1000
1
m
深入、灵活理解三位小数的改写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1000
6
0.006
1000
13
0.013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问题:1.
我们在学习整数的过程中,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一(个)
2.
1个一是10个(
);1个十分之一是10个(
);1个百分之一是10个(
);……
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
.
10
1
100
1
1000
1
三、巩固练习
0.6
0.7
10
7
分数:
小数:
10
6
0.32
100
32
分数:
小数:
1.
分数:(
)米
(
)米
(
)米
小数:(
)米
(
)米
(
)米
幼儿身高8分米
桌子高85厘米
小蚂蚁身长4毫米
0.8
0.85
0.004
2.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1.4
1.2
解题思路:
根据小数的意义,先用自己熟悉的单位读出数据,
然后换算成题目要求的单位作答。
四、课堂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1)把单位“1”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共12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10
课时
小
数
的
近
似
数(1)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导入
1.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
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99万
≈6万
≈3万
≈5万
≈40万
≈1万
0、1、2、3、4
5、6、7、8、9
小结:整数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我们用的是“四舍五入”的方法。
2.
下面的
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
645≈32万 46
705≈47万
二、探索新知
问题:你知道豆豆的身高吗?
1
两位同学所说豆豆的身高,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生活中根据需要,经常会用“四舍五入”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
他们说的是豆豆身高的近似值。
0.984
小于5,舍去。
0.984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0.98
≈1.0
①
②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千分位上的数省略。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百分位上和后面的数省略。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保留哪位,就要把这位后面的数都省略。
我们是怎么求出小数近似数的呢?
三、巩固练习
(1)0.256
12.006
1.0987
(保留两位小数)
0.256≈0.26
12.006≈12.01
1.0987≈1.10
(2)3.72
0.58
9.0548
(保留一位小数)
3.72≈3.7
0.58≈0.6
9.0548≈9.1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选择:
(3)把3.99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
①3.99
②4.0
③4.00
(1)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①一
②两
③三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①十分
②百分
③千分
①
③
③
2.
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0.9
0.95
8.9
8.91
1.5
1.47
1.0
1.00
9
1
1
1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0.946
8.905
1.472
0.996
(3)近似数是1.24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
(2)0.05和0.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0.1。(
)
(1)1.56精确到十分位是1.6。
(
)
√
√
√
×
(4)3.59在自然数3和4之间,它约等于3。(
)
3.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四、课堂小结
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共30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小
数
的
读
法
和
写
法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导入
认识小数的数位——十分位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
问题:1.
从这幅图上得出分数,并改写成小数。
2.
如果从0.1开始数,你能数出几个这样的小数?
3.
小数点后面的这一位叫什么位?
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
认识小数的数位—百分位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0份)。
问题:1.
从这幅图上得出分数,并改写成小数。
2.
小数点后面的第2位叫什么位?
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题情境
2
研究数位的意义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2
.
3
7
8
1
.
8
5
.
6
3
问题:1.
介绍个位及其计数单位,并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2.
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其他数位表示什么吗?
3.
说一说12.378是由什么组成的。
1个十,2个一,3个十分之一,7个百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
表示几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位”。
这是个位,计数单位
是一,表示几个一。
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问题:1.
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2.
为什么在百分位的后面排上千分位,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1.
自己试着读出这枚古钱币的有关数据。
2.
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小数部分的读法。
零点五八
四十一点四七
三点五
高:0.58m
厚:3.5cm
重:41.47kg
0.58
读作:
3.5
读作:
41.47
读作: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
3
小结: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零点五八
四十一点四七
三点五
高:0.58m
厚:3.5cm
重:41.47kg
0.58
读作:
3.5
读作:
41.47
读作:
这是世界上最大
的古钱币。
你们认识划线部分的数字吗?
4
怎么写出这些小数呢?
问题:1.
自己试着写出上面这段话里的小数。
2.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4
5.8
0.09
0.88
1.4
5.8
0.09
0.88
一点四
写作:
五点八
写作:
零点零九
写作:
零点八八
写作:
写小数时,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2.83是由(
)个一、
(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
8
3
三、巩固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
6.5
0.04
6.72
0.058
340.09
六点五
零点零四
六点七二
零点零五八
三百四十点零九
写出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
20.04
(
)
5.42
(
)
0.25
(
)
0.672
(
)
2个十
2个百分之一
2个十分之一
2个千分之一
先说说各数中5、0、7的含义,再把小数和
对应的读法连起来。
5.07
五十点七
50.7
五十点零七
50.07
五点零七
答案提示:
5.07是由(5)个一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50.7是由(5)个十和(7)个十分之一组成的;
50.07是由(5)个十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83是由(
)个一、
(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
8
3
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七一
写作:
五点零六
写作:
零点零八九
写作:
300.71
5.06
0.089
问题:1.
哪几个可以连线?你是怎么想的?
把小数和它正确的读法连起来。
4.105
15.7
2.08
0.21
350.90
一五点七
二点零八
三百五十点九十
四点一零五
零点二十一
2.
你能把其中错误的读法改正吗?
十五点七
三百五十点九零
零点二一
四、课堂小结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注意: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五、课后练习
8
32
2个十
2个百分之一
2个十分之一
2个千分之一
二十九点五
零点八四
一点二,一点八
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
0.557
40075.69
14.859
99.79
2元6角
3米+5分米
400克
(1)0.358;0.385;0.538;0.583;0.853;0.835
(2)8.035;8.053;8.305;8.503;8.350;8.530
(3)30.58;30.85;50.38;50.83;80.35;80.53(共21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5
课时
小数点移动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情境引入
下面是马小虎在四年级学生体检时所记录的三位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请大家看一看。
小丽身高1.33米,体重23.5千克;
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35千克;
小芳身高0.137米,体重252.5千克。
阅读信息,你认为哪些数据有问题?
小结:小数点很重要,它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
小丽身高1.33米,体重23.5千克;
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35千克;
小芳身高0.137米,体重252.5千克。
14.5;3.35;0.137;252.5这些数据不合理。
二、探索新知
问题:下面我们边听故事边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看看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
1
问题:下面我们边听故事边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看看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
0.009m
0.09m
0.9m
9m
问题:孙悟空的金箍棒神奇吗?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
=9mm
=90mm
=900mm
=9000mm
从上往下观察
0.009m
0.09m
0.9m
9m
=9mm
=90mm
=900mm
=9000mm
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
100
100
1000
100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下往上观察
0.009m
0.09m
0.9m
9m
=9mm
=90mm
=900mm
=9000mm
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100
1000
100
100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
1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
;
……
1
(
)
1
(
)
1.
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2.
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
、
,各是多少?
100
1
1000
1
10
1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小结:把3.2缩小到原来的
,就是除以10
;把3.2缩小到原来的
,就是除以100
;把3.2缩小到原来的
,就是除以1000。
实际上就是把3.2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
三位。
100
1
1000
1
10
1
三、巩固练习
小结: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下面各圈里的数同圈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
1.
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4.8
0.735
12.6
4.8×10=48
4.8×100=480
4.8×1000=4800
0.735×10=7.35
0.735×100=73.5
0.735×1000=735
12.6×10=126
12.6×100=1260
12.6×1000=12600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
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
、
。
93.5
500
9999
93.5÷10=9.35
93.5÷100=0.935
93.5÷1000=0.0935
500÷10=50
500÷100=5
500÷1000=0.5
9999÷10=999.9
9999÷100=99.99
9999÷1000=9.999
10
1
100
1
1000
1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将3.025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
30.25
302.5
3025
4.将0.2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分别是多少?
0.02
0.002
0.0002
5.我最棒,直接填得数。
2.87×10=
3.9×1000
=
34.81÷10
=
2÷1000
=
0.67÷100
=
12.5×100
=
3.481
28.7
3900
0.002
0.0067
1250
6.我会填.
(1)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
(2)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
(3)把0.03扩大到它的(
)倍是30。
0.36
0.0314
1000
四、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
1
10
1
100
1
1000(共14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8
课时
小
数
与
单
位
换
算(2)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导入
23dm=(
)m
1350g=(
)kg
7450m=(
)km
9020kg=(
)t
2.3
1.35
7.45
9.02
填空。
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探索新知
把上面的数据改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
0.95m=(
)cm
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cm
1m45cm
1.32m
0.95m
2
0.95m=(
)cm
你喜欢哪种方法?
你是怎样想的?
95
想一想:1.32m=(
)cm
1.32m=132cm
1.32×100=132(cm)
1m32cm=132cm
1×100+32=100+32=132(cm)
问题:1.
你是怎样想的?
2.
你喜欢哪种方法?
132
1m45cm
>
1.32m>0.95m>80cm
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cm
1m45cm
1.32m
0.95m
你们现在能按照高矮顺序给他们排队了吗?
×进率
低
高
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
在解答这两道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
小结:虽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统一单位,但是最后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的。
×进率
低
高
÷进率
小结:我们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问题:我们怎样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1.
0.3kg=(
)g
0.86m2=(
)dm2
2.63km=(
)m
3.7t=(
)kg
300
86
2630
3700
说一说你的想法。
(1)你能把它们按照体重由大到小排排队吗?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35t>0.75t>0.35t>228kg>35kg
先统一单位
228kg=0.228t
35kg=0.035t
2.
2.06m=(
)cm
1.16t=(
)kg
0.3kg=(
)g
8.6m=(
)cm
6.18元=(
)元(
)角(
)分
206
1160
300
860
6
1
8
3.
4.
在
里填上“>”“<”或“=”。
0.61km
700m
100g
0.1kg
1480dm
1.5km
212cm
2.1m
>
<
=
<
5.
如果1个苹果重200g,100个这样的苹果有多重?
200×100=20000(g)
20000g=20kg
答:100个苹果重20kg。
四、课堂小结
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乘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直接作为高级单位的数,小数的小数部分乘以进率或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转化为低级单位的数。(共10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课时
小
数
与
单
位
换
算(1)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准备
1m=(
)dm
1dm=(
)cm
1m=(
)cm
1km=(
)m
1kg=(
)g
1m2=(
)dm2
10
10
100
1000
1000
100
填空。
二、探索新知
小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cm
1m45cm
1.32m
0.95m
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
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cm
1m45cm
1.32m
0.95m
把上面的数据改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0cm=(
)m
80cm=0.80m=0.8m
0.8m
1
1m45cm>1.32m>0.95m>80cm
你们现在能按照高矮顺序给他们排队了吗?
1m45cm=1.45m
低
高
÷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
在解答这两道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
三、巩固练习
24dm=(
)m
1450g=(
)kg
6km350m=(
)km
8t40kg=(
)t
2.4
1.45
6.35
8.04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40
cm
3.5
m
35.001
dm
3401
mm
分析:340
cm=3.40
m
35.001
dm=3.5001
m
3401
mm=3.401
m
340
cm<
3401
mm<
3.5
m
<
35.001
dm
2.钉子的长度是(
)m。
答案提示:
钉子的长度是0.016m。
?解题思路:
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会遇到长度的问题,并且要根据需求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1.6cm÷100=0.016m;
1.6cm=0.016m。
0.016
四、课堂小结
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注意:只有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时候才可以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改写,否则只能除以进率来改写。例如:45分=(
)时,应当用45÷60来改写。(共10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9
课时
练习课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课
1.3
0.086
10.9
5.35
1090
2560
2300
46
2
9
5
800
0.8
1.5
1500
3
600
3.6
1.98
7500
1.2
<
=
<
>
k
3
1.13cm=()dm
86
g
109dm=()m
5350m=()kr
m
2.1.09m=()mm
256t=()kg
23kg=()
4.6m=()dm
295元=()元()角()分
g
kg
g
ks
g
g
ks
g
海象三
浣熊
体重:1980kg=
体重:7.5kg=
帝企鹅是企鹅中最大
的一种。
帝企鹅
身高:120cm
5.在○里填上
或
361m○362cm
284○0284kg
1480m()1.5km
532cm
5.3m
6.下面是4种动物奔跑的速度,把它们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
列起来
04千米/分
1200米/分
1170米/分1.38千米/分
8千米/分>1200
0米/分>0.4千米/分
7.先填出教科书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教科书单价/元10本1001000本
语文
数学
科学
美术
「音乐
8.按照要求改写数据。
“蛟龙号”潜水器最大下
“天宫一号”自重8.5t,
潜深度达到了7062m。
运载能力为8.6t
(用千米作单位。)
(用千克作单位。)
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km。
艘轮船重2150000kg。
(用米作单位。)
(用吨作单位。)
7062米=7.062千
8.5吨=8500千克,8.6吨=8600千克
2.189千米=2189米;2150000克=2150吨
9.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32m,每分钟能传播多少千米?
332×60=19920m
19920m=19.92km
答:每分钟能传播19.92km(共22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课时
小
数
的
大
小
比
较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准备
老师带了500元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368元,老师带的钱够吗?
500元>368元
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说一说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老师买了一些日用品后,剩下14.8元,还想买
一支标价是13.50元的钢笔,老师带的钱够吗?
问题:老师剩下的钱够买钢笔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14.8元>13.5元
够买,因为14.8元>13.5元。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二、探索新知
4
3.05m>2.
m
先比较整数部分,小明的成绩整数部分是3,其他同学的成绩整数部分都是2,小明跳得最远。
3>2
①
谁跳得最远?
①
②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小军的成绩十分位上是9,小红和小莉成绩的十分位上都是8,所以他们三人中,小军跳得最远。
2.8
m
2.93m
8<9
小红、小莉和小军,谁跳得最远?
2.88m
2.84m
①
②
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小红的成绩百分位上是4,小莉的成绩百分位上是8,所以他们两人中,小莉跳得更远。
8>4
③
④
小红和小莉,谁跳得最远?
3.05m>2.93m>2.88m>2.84m
小明
小军
小莉
小红
他们最后的名次是什么?
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首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上比起,十分位数字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大,依次这样比下去。
三、巩固练习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
2.6元
6.35m
6.53m
4.723
4.79
0.458
0.54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
<
<
<
1.下面的
里能填哪些数?
(1)54.26<54.2
(2)4.
8>4.76
(1)7、8、9。
(2)7、8、9。
解题思路:先比较整数的大小,然后再一位
一位地比,最后确定能填的数。
2.在
里填上“<”、“>”或“=”。
2.3
3.3
<
0.93
0.94
<
0.057
0.053
>
0.99
1
<
6.9
6.8
>
4.50
4.5
=
四、课堂小结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五、课后练习
小数点后末尾的零可以去掉,不改变数字的大小。
0
0
0
0
0
0
0.270
10.800
3.600
5.050
40.000
0.405
3.30元
0.60元
8.00元
1.03元
<
<
>
<
>
>
<
=
<
一位小数:
23.4;24.3;32.4;34.2;42.3;43.2
两位小数:
2.34;2.43;3.24;3.42;4.23;4.32(共19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课时
小
数
的
性
质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引入
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问题: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
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感受小数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根据生活需要,我们在记录数据时,有的小数
末尾有“0”,有的小数末尾没有“0”。
2.50元
8.00元
8元
2.4元
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二、探索新知
问题:1.
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张1m长的纸条分别量
出0.1m、0.10m和0.100m长的纸条,并进行标记。
2.
比较量得的三张纸条的长度,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量得的三张纸条长度相等。
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1
问题:1.
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因为1dm=10cm=100mm,
所以0.1m=0.10m=0.100m
。
2.
观察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3.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问题:1.
在两张正方形的纸上分别表示出0.3和0.30,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
因为0.3是3个
;0.30是30个
,也就是3个
。
所以0.3=0.30。
10
1
100
1
10
1
问题:0.3和0.30的大小相等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0.700000
0.70
0.7
问题:1.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三个数据大小相等。
2.
既然它们的大小相等,你愿意写哪一种?为什么?
3.
0.700000和0.70能不能写得简单一些?
都可以写成0.7
化简下面的小数。
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
3
问题:1.
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把这个数写得
简单一些?
105.0900=105.09
2.
在小数里,除末尾的0外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
105.0900
小结: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写成简单的
形式,这个过程叫做化简。
问题:1.
能把它们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吗?
依据是什么?
能。
2.
在它们的后面补几个0?
3.
在整数3的后面直接补3个0吗?3的小数点
在哪儿呢?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0.200
4.080
3.000
4
0.70
4.08
0.310
去掉0,数的
大小不变。
去掉0,会
怎么样?
可以添上
0吗?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三个小朋友的身高都一样高吗?为什么?
不一样高。1.20m=1.2m>1.02m
1.
下面有三个小朋友。
小静
身高1.02m
小明
身高1.20m
小鹏
身高1.2m
它们运送货物的质量一样吗?
不一样。500吨>50吨>5吨。
2.
一家公司用下面三种交通工具运送货物。
3.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
0.30元
500m
1.80元
0.70m
0.04元
600kg
20.20m
4.
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5.化简下面各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0.4
=1.85
=2.9
=0.08
=12
6.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
位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0.900
=30.040
=5.400
=8.180
=14.000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研究问题
既然小数可以化简,那么我们生活中都用这样简单的小数就最方便了,可是到书店买书时发现了这样一件事。
小结:生活中,有时根据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来记录数据。
为什么购物小票中没有用最简小数来表示呢?
四、课堂小结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化简: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依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读写起来更简便。
增加小数位数及改写整数为小数的方法:增加小数位数且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共20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
第
4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引入
0.7
0.604
0.56
1.
这些小数去掉小数点,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0.7
7
0.7去掉小数点,就是把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
0.604
604
0.604去掉小数点,就是把0.604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0.56
56
0.56去掉小数点,就是把0.5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缩小到原来的
缩小到原来的
缩小到原来的
5.8
320
6
2.
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
、
。
0.58
0.058
0.0058
32
3.2
0.32
0.6
0.06
0.006
10
1
100
1
1000
1
10
1
100
1
1000
1
二、探索新知
我用1万元人民币
可以换多少美元?
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
问题: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3
我用1万元人民币
可以换多少美元?
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
问题:1.
对于“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
你是怎么理解的?
2.
你能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吗?
②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①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
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
问题:1.
用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请你列出式子。
2.
同学们,你们还有别的做法吗?
0.1563×10000=1563(美元)
2.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检验的?
1563÷10000=0.1563,算对了。
问题:1.
我们做得是否正确呢?
0.1563×10000=1563(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美元。
三、巩固练习
1.
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张A4纸有多厚?
1÷100=0.01(cm)
答:1张A4纸有0.01cm厚。
0.64×100=64(元)
0.64×1000=640(kg)
答:100朵纸花卖64元,
1000朵纸花卖640元。
2.
一朵纸花卖0.64元,100朵纸花卖多少元?1000朵呢?
方法一:
90÷100=0.9(件)
0.9×10000=9000(件)
方法二:
10000÷100=100
90×100=9000(件)
答:合格的产品大约有9000件。
3.
抽查一批产品,在100件产品中合格的有90件,若这批产品共有10000件,那么其中合格的产品大约有多少件?
四、课堂小结
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题意,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然后进行计算,最后要写上答。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可用倒推法进行验证。
五、课后练习
26.3
263
2630
4.5
45
450
38.9
389
3890
43.5
8
670
0.435
0.8
6.70
435
8
0.670
483
0.483
4830
÷10
÷1000
×100
0.36
314
1000
1
1000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