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初三物理开学前测考试卷
考试范围:光、声、热、电磁;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数:70分
一、单选题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 B.玻璃 C.塑料 D.金属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1951355304807810530480
191325525019078105250190A.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B.地面上出现小狗的影子
C.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D.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4237355863602859405546101348105546107810586360
A.冰雪消融 B.霜打枝头 C.冰花璀璨 D.晨雾弥漫
4.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压缩冲程的是false false
A. B. C. D.
5.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false和灯false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08165590170A.灯false和灯false串联
B.灯false和灯false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通过灯false的电流与通过灯false的电流一定相等
D.通过灯false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花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
D.镜面反射遵从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43008553302008.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这个现象主要用来说明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9.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B.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
381825565278010.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然后根据数据,正确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升温快,比热容大 B.甲升温慢,比热容小
C.乙升温快,比热容小 D.乙升温慢,比热容大
320865596520011.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手持式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工作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在测量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变大,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被测温者体温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
12.图中,甲图是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 I-U 关系图像,将灯泡 L 和电阻 R 先后以乙图和丙图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电源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乙图中,U1 > U2 B.丙图中,I1 > I2
C.灯泡 L 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D. 丙图中,电阻R的功率P4大于灯泡L的功率P3
二、多选题
13.根据表 1、表 2 和表 3 提供的资料(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 1:几种晶体的熔点 表 2: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表 3:几种燃料的热值
A.南极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在南极测量气温可选择酒精温度计
B.温度为 0℃的冰,其分子仍然会做无规则运动
C.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因此煤燃烧过程中一定比干木柴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
14.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磁针 N 极指向决定了磁场的方向
B.发电机能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磁场强弱
D.我们可以在条形磁铁周围撒铁屑来判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驶过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
D.把-10℃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大
16.如图为关于电和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铁利用该原理来工作
B.图乙实验演示的是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对应原理是电磁感应
C.图丙实验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电动机利用该原理来工作
4732655212090D.图丁实验演示的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悬浮列车应用了该原理
3443605135890三、实验探究题
17.(1)根据如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极。(选填“N”或“S”)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71665511811018.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便会张开,说明橡胶棒带了电,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068705311785
401510522860020.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
(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分别对石蜡和海波进行持续加热,并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1)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2)在 false内,海波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判断依据是____。
22.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
(1)加热____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盖 B.增加酒精灯的酒精量
C.减小水量 D.提高水的初温
(2)____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水的内能 (增加、减小、不变)。
3640455457200(3)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后的情况
23.小华为了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质量相等的煤油,两个带有橡胶塞的规格完全相同的温度计,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和R2(已知:R1 >R2),以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此电路可探究当_______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2)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较少的是______温度计。(选填“甲”或“乙”)。
24.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 A 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 A 两侧,蜡烛放置在 35cm 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29730586360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2)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实验可见光屏上会成一个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3)将焦距更小的透镜 B 替换凸透镜 A,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B 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 B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________(选填“强”或“弱”)。
25.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泡沫塑料① 和卫生纸② 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硬纸外壳和大玻璃烧杯之间填上不同的保温材料,在室内进行实验。在烧杯中装入温度相同的水,得到了一段时间内,①、② 两种保温材料内烧杯中水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
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目的为了便于比较“保温性能”,小明装入的热水初温相同,还需控制热水的________相同;
(2)________(选填“①”或“②”)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3)根据图线变化趋势可知当时的室温大约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26.阅读《5G时代》,回答问题。
5G时代
首届世界5G大会于2019年11月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为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为特色,以推进国内外5G应用发展为主线,推出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六大主题展览,以及5G仿生机器狗等“黑科技”,描述了5G为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5G”代表什么呢?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它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也是继4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网络的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往的蜂窝网络,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还要快。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由于数据传输更快,5G网络将不仅仅能为手机用户提供服务,而且还将成为家庭和办公网络的提供商,与有线网络提供商形成竞争。
博大精深的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奥秘是什么呢?它全部都蕴含在物理学的基本公式“c = λ f ”中,即“光速=波长×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为“米(m)”,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电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其传输速率就越高,同时,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越差,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
由于5G技术采用了高频段传输,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覆盖同一区域的5G基站的数量。全国已经建设5G基站11.3万个,将来会更多,将来我们身边将会出现很多的“微基站”、“天线阵列”,这样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就可以不通过基站直接实现手机间的传输。
5G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消费端,更广阔的市场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如5G智慧工厂、自动驾驶等。目前,自动驾驶是市场焦点之一,车辆利用5G通讯网络可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号灯,为无人驾驶提供支持。另外,中国联通已与中国商飞共同打造了5G智慧工厂,实现了飞机制造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大幅提升。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3945255361950(1)车辆利用5G通讯网络可在一、两公里之外提前感知交通信号灯,为无人驾驶提供支持。如图所示,是用于路口的5G指示灯,则红黄绿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以及5G通讯传递信息的形式分别为(________)
A.串联、超声波 B.串联、电磁波
C.并联、超声波 D.并联、电磁波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若使用频率为25吉赫兹(GHz)的电磁波进行5G商用的频段试验,其中1GHz=109Hz,请利用短文中的知识,计算5G商用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_ m。
(3)5G技术高频段传输数据遇到的困难是什么______?
五、计算题
27.某家用电暖器有三档调温,其外观如图甲所示,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当闭合开关S、S1时,电路的电功率P1为880W,当闭合开关S、S1和S2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0A。求:
(1)只闭合开关S、S1时电路中的电流I1;
(2)只闭合开关S、S2时,电路的电功率P2;
(3)调至最高档发热功率工作,2小时消耗的电能。
28.水壶内装有质量为0.25kg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同时消耗了1.5×10-3m3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求:
(1)这杯水吸收的热量;
(2)加热过程中,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在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橡胶不容易导电属
于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D符合题意
2.A
【详解】
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地面上出现小狗的影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
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不符合题意;
C.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不符合题意;
D.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符合题意.
4.D
【详解】
A.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B.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D.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AB.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列连接,此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即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故B正确、A错误;
C.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列连接,当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若两灯泡的规格不同,则通过两灯光的电流不相等,故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源的电流是两条支路的电流之和,通过灯false的电流比通过电源的电流小,故错误.
6.B
【详解】
A.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明“三线共面”,故B正确;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
D.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色也不同,根据声音来辨别人就是利用的音色,A对;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对;我们日程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传来的,上课听讲也一样,C对;用不同的力敲音叉,会使音叉的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不同,而同一音叉的音调是固定不变的,所以D错.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D.
8.B
【详解】
在扬声器上撒些碎纸屑,播放音乐时,纸屑会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速与频率的关系、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与分析相符,故B项正确;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
9.D
【详解】
AB.由电路图可知,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故AB错误;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
D.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10.A
【详解】
A.冰箱内的温度很低,水变成冰时,需要放出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符合题意;
B.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即两手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11.D
【分析】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两者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根据false比较两者比热容之间的关系。
【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末温较高;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故甲温度的变化量大于乙温度的变化量;由false可知,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因此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
A.在图乙中,灯泡与电阻串联,串联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由图甲可知,在电流相等时,灯泡 L 的电压大于电阻 R两端的电压,即U1 > U2,故A正确;
B.由图丙知,灯泡与电阻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由图甲可知,在电压相等时,经过灯泡L的电流小于电阻 R的电流,即I1 < I2,故B错误;
C.由甲图可知,图线不是直线,随着电压升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所以同一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不成正比,故C错误;
D.根据图像和功率公式false及其变形公式可以确定灯泡 L 和电阻 R 的电功率 false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3.AB
【详解】
A.南极的冬季气温在-40℃以下,在南极测量气温可选择酒精温度计,故A正确;
B.物体的温度为0℃,物体的分子运动速度不为0,仍然会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错误;
D.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热值和质量都有关系,热值大的燃料不一定放出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AB。
14.BC
【详解】
A.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但小磁针 N 极指向并不决定磁场的方向,故A错误;
B.发电机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
C.磁悬浮列车主要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故C正确;
D.我们可以在条形磁铁周围撒铁屑可以通过铁屑的密集程度判断磁场的强弱,但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C。
15.CD
【详解】
A.尘土属于固体小颗粒,不属于分子范畴,则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高,热量是传递中的物理量,不能说含有的热量多少,故B错误;
C.锯条锯木板,锯条与木板摩擦起热,属于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锯条的内能,故C正确;
D.把-10℃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温度会升高,但不会熔化,则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可知冰块的内能会增大,故D正确。
故选CD。
16.ABC
【详解】
A.甲图中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可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属于电生磁,电磁铁就是利用该原理来工作的,故A正确;
B.乙图中闭合回路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其原理是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故B正确;
C.丙图中闭合回路的部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可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利用该原理可制成电动机,故C正确;
D.丁图中演示的是磁铁对金属的吸引作用,不属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与磁悬浮无关,故D错误。
故选ABC。
17.相等 不变
【详解】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且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水无关,即无论蜡烛离镜面多远,成像的大小都是不变的.
(1)如图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因为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所以蜡烛所成像的高度等于蜡烛的高度.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因为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水无关,所以蜡烛所成像的高度不变.
【点睛】
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18.海波 增大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详解】
(1)[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到9分钟,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而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
(2)[2][3]在false内是海波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19.电流 乙
【详解】
(1)电流做功产生的热量false,因为两根电阻丝R1和R2阻值不同,所以电路可探究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2)因为R1 >R2,由false可知通电相同时间,R1 产生的热量大于R2产生的热量,因为甲乙装的是相同质量的煤油,由false可知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
20.放大 缩小 靠近 强
【详解】
(1)[1]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
false
则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2)[2]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u>2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3][4]将焦距更小的透镜 B 替换凸透镜 A,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和原来相比,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远了,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光屏应该靠近透镜 B,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 B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
21.质量 ① 20
【详解】
(1)[1]比较“保温性能”,即是要比较哪个热量损失更低,根据false和控制变量法可知,热水初温相同、比热容相同,还需控制热水的质量相同,这样可以观察末温的示数大小,得知热量损失大小,从而比较“保温性能”。
(2)[2]从图乙可以看到,经历相同时间,②材料降温较大,末温示数较低,那么可知损失的热量较大,②材料“保温性能”较差,①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3)[3]从图乙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动,水的温度停留在20℃不变,温度不再变化,可知当时的室温大约是20℃。
22.缩小 小于 照相机 会 向上
【解析】
【分析】
(1)凸透镜成像特点和应用:①false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②false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
③false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当将凸透镜的部分挡住后,光屏上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数量比原来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
【详解】
(1)光屏上能接到像,说明是实像,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是倒立缩小的像,符合false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由图知u=30cm即false 得false ,故可以判断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小于20cm;若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2)蜡烛不断燃烧,烛焰不断降低,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1). 缩小 (2). 小于 (3). 照相机 (4). 会 (5). 向上。
【点睛】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23.大小完全相同 不能 乙区 蜡烛B的像 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射入小明的眼中(或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上后形成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入小明的眼中)
【分析】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在实验中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
(3)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关键点是确定像的位置,茶色薄玻璃板可以很好的透光,通过看到玻璃板背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体的像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4)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挡板挡住了射向小明眼睛的光线,因此将挡板拉开的目的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
【详解】
(1)[1]两只蜡烛长短或粗细不同时,会出现不能完全重合的现象,所以必须保证两只蜡烛完全相同,这样后面的蜡烛才能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因此这样做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3][4]根据玻璃板的透光性,取两个等大的蜡烛A和B,把A蜡烛摆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B,在乙区观察蜡烛B形成的像,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即可确定蜡烛B的位置。
(4)[5]小华悄悄地将挡板拉开,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或蜡烛B发出的光线射到玻璃板的反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入小明的眼中)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24.D 3×108 0.012 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
【详解】
(1)[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交通指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即可以单独工作,且工作时互不影响,所以可以判断出三种颜色指示灯是并联的;5G通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D;
(2)[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3×108m/s;
[3]由题意可知false,商用电磁波的波长为:
false;
(3)[4]由题意可知,5G技术高频段传输数据遇到的困难是传输距离大幅缩短,覆盖能力大幅减弱。
25.(1)4A;(2)1320W;(3)4.4 kW·h。
【详解】
设电源两端电压为U,因为是家庭电路,则U=220V;
(1)只闭合开关S、S1时电路中的电流
I1=false=4A;
(2)设通过R2的电流为I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得到通过R2的电流
I2=I- I1=10A-4A=6A,
电路的电功率
P2= I2U=6A×220V=1320W;
(3)最高档就是开关S、S1和S2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高档位的功率
P=UI=220V×10A=2200W=2.2kW,
2小时消耗的电能
W=Pt=2.2kW×2h=4.4kW·h。
答:(1)只闭合开关S、S1时电路中的电流是4A;
(2)只闭合开关S、S2时,电路的电功率是1320W;
(3)调至最高档发热功率工作,2小时消耗的电能是4.4kW·h。
26.(1)4.2×104J;(2)6×104J;(3)70%
【分析】
由公式Q吸=cm(t-t0)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由Q放=mq可求出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水吸收的热量跟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可算出煤气烧水的效率。
【详解】
(1)这杯水吸收的热量
Q吸= cm(t-t0)=4.2×103J/(kg·℃)×0.25kg×(60℃- 20℃)=4.2×104J
(2)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Vq=1.5×10-3m3×4×107J/m3=6×104J
(3)这次用煤气烧水的效率
η=false=70%
答:(1)这杯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J;;
(2)加热过程中,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6×104J;;
(3)这次用煤气烧水的效率是70%。
27.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判断。
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大母指所指的左端为N极。
所以A端为N极,B端为S极。
点睛:安培定则应用时,要注意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千万不要理解成线圈的绕向,有同学容易在这点混淆,有个简单的方法,即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前先把电流方向标在线圈上。
28.-13
【详解】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方,则可知显示的是低于零度,液柱位于-10℃刻度线以下第3个小格处,则示数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