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
地域文化的演变
【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1.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世界”“希腊化时代”等史实之间的联系,用多样化的史料实证“希腊化时代”的社会风貌,结合必修古典希腊部分的知识,用比较分析法解释古典希腊时期与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差异。
2.了解蒙古西征的背景,利用历史地图梳理其过程,结合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史实如马可·波罗来华、畏兀儿人列班·扫马到欧洲等,解释蒙古西征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1)概况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2)破坏性
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空间) (时间)
欧亚非 约300年
“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1)“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①统治者的提倡
②种族融合
③文化中心东移
遍布欧亚非的希腊式雕像
三地信奉着希腊神话中的神
亚历山大港
埃及卢克索城
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遗址
亚历山大灯塔
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为赢得埃及人支持,戴上了传统的法老王冠。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
2.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1)“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成就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医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知识拓展]
古典希腊时期与希腊化时代文明的差异(学生练习册49页)
(1)浓郁的狭隘性和地方性是古典希腊时期的文明特征
古典希腊时期的文明建立在奴隶制城邦的基础上,城邦文化的一体感和认同感必然会造成城邦思想的狭隘性,古典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也只能从城邦的角度来观察宇宙,阐发其哲学思想。
(2)多元化与开放性是希腊化时代的文明特征
希腊化时代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过程,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
[问题探究]
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同样是通过战争,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腊文化,罗马人本来是胜利者,为什么也甘愿学习希腊文化?查找资料,看看罗马人如何借鉴希腊文化,并谈谈你对贺拉斯这句话的理解。
(1)原因:罗马虽然有自己的文化,但他们的文化较希腊文化落后很多。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鼻祖,有很强的传播性和辐射作用,它可以让很多地区都接受他们的文化。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借鉴:罗马的雕塑、美术、神话史诗都有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痕迹。
(3)理解:贺拉斯在强调罗马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肯定了罗马文化的崛起,正是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才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经过多场激烈的战斗,他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摘编自杨宁一、朱汉国主编《世界历史》
【课堂练习】
材料二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扩张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的性质和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1)方式: 率领希腊联军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2)性质:具有侵略性质。
影响:一方面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蒙古帝国的扩张和对外入侵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时间
征服活动
第一次
1218年
第二次
灭亡金朝之后(1235年)
第三次
13世纪中叶
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
第二次西征(拔都)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
1、蒙古三次西征
蒙古帝国扩展的原因
“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
——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 ——《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 李 强
自然条件恶劣
雄才大略人物
东西无强国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是:诸国纷争, 东西方交通受阻。
(1)中国正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
(2)花刺子模帝国内讧不己
(3)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4)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5)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2、影响: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对政治版图来说 (形成了四大汗国)
(2)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3)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色目人)
P64思考点: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中国:大量色目入进入中国,促进了多民族交融;西征过程中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大批移民迁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对西方世界: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中国的发明传入西方,加强了东西方贸易往来,也引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课堂探究】
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 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四 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五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课堂探究】
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西传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气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查阅资料,了解上述观点有何历史依据。
(1)蒙古帝国的建立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一定程度促进了械征服地区文化及商业的发展。
(2)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改变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组织。
(3)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大陆内部的民族分布产生了一定变化,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
(4)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建立,客观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基督教的再度东传正是这种交流的重要表现,随着征服地区的不断扩大,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学习拓展
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
前334年
前2世纪
前1世纪
13世纪初
1218年
1235年
13世纪中叶
1271年前后
前323年
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三个主要国家
蒙古汗国出现
蒙古发动第一次西征
蒙古汗国出现
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
蒙古进行第三次西征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西亚、北非的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希腊化时代”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两位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大批移民由西向东迁,进人中国中原地区)?;亚欧内陆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
东西方交流
时空坐标
后记:
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
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
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
文化催生文明,文明呼唤和平。
每一个生命都该敬仰,
每一个灵魂都该敬畏。
摒弃战争,友好交流。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