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0
种子发芽了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一、提出问题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那?
二、作出假设
请你根据课文资料,作出假设:
种子的萌发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实验设计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
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变量只有一个)
下面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1)
表中有_____组对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只有2号和3号瓶子,那么这是验证哪种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2
3
4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萌发
未萌发
未萌发
3
1和2;3和2;4和2
对照作用
温度
具有种子萌发的合适条件
下面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4)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
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条件不同。2号瓶可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
设计一组与2号瓶完全相同的实验,一组放入黑暗处,另一组放入向阳处,观察。
结果:同时萌发
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
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
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如将此装置放入冰箱里面不能萌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2号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1、2、3号都不能萌发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芽
2
5
3
4
1
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和果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1
6
2
3
4
5
种子萌发的过程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c
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麻屋子是指花生果实的(
),红帐子是指(
),白胖子是指(
)
A.果皮
B.种子
C.种皮
D.胚
E.胚乳
F.子叶
A
D
C
谢谢,再见!《10
种子发芽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2、能开展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2、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
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并掌握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你们平时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
生:吃过。
师:你们喜欢吃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好吗?
新课讲解: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
养皿中。
(4)分组研究。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2、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根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
3、师:有哪些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生: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师:对了。下面请各小组围绕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温度、
水这三个条件,谈谈你们准备研究什么?准备怎样研究?
生:我们组准备研究改变水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具体做法: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光照、温度;[]
实验方法是:
给一组绿豆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绿豆种子加很少的水。
师:哪一组研究“改变温度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并请学生按黑板上的项目交流实验计划。
生:学生上教坛按黑板上的项目交流实验计划。
师:请研究“改变光照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的小组,交
流你们的实验计划。
生:学生上教坛按黑板上的项目交流实验计划。
师:你们真棒!实验计划设计很详细。但实验方法中提到的“适量的水”、“很少的水”、“常温”、“低温”、“光照”、“黑暗”这些词,以及“怎样做才能使两组绿豆种子得到相同
的光照、温度、水呢?”在此,我想让你们讨论一下。
生:有的同学意见不一致。
师:
那我请一位实验员叔叔为你们排忧解难吧,但你们要认真听啊!(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三个实验的操
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讲解。)
生:全班学生认真观看课件。
师:刚才你们很认真听,相信你们知道怎样处理上述的问题吧,那你们知道实验怎样做吗?
生:知道了。
师:你们明确了实验计划和操作方法后,想一想: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做实验?
生: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
滴管、纸巾、温度计等。
生: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等。
师:现在一切实验材料准备好了。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打算怎样一步一步做实验?
生:首先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一样厚,并把纸巾放进实验盒里,然后往纸巾滴水,再用手
在纸巾中央按出一个小洞,
把三颗绿豆种子放进去,最后按研究条件不同再作处理,实验就完成了。
师:这位同学讲
得很详细,我再提醒你们注意:除了加很少水的对照组外,每个实验盒滴5滴水,还要明确标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好,我看看哪一组做得最好?下面分组做实验。
生:学生分工合作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结束,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做的实验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表扬。
师:现在老师遇到了难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生:能。
师:好。请你们猜一猜:播种后的绿豆种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的时间是否一样,会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看书思考)
生:绿豆种子会发生种子膨大、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方面变化。
生: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时间不一样。水少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
生:在温度低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甚至有时不发芽。
生:在黑暗中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师:你们真聪明!能想出这么
多方面的情况。到底谁猜的结果对了,那就需要你们课后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再比较得出结论。
你们再看看书,想一想:绿豆种子每一项变化需要多少时间?(提示:一般气温在28度-30度时,绿豆种子从播种到长出叶的时间为4天左右。)
生:学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做好了?请把你们的书放到投影机上,并作解析。到底谁猜得准确?有待你们在实验中观察、验证。
最后,请你们阅读实验记录表,谈谈准备观察些什么?多长时间观察一次?
生:我们准备观察绿豆种子在什么时候种皮破裂,在什么时候长出根,在什么时候长出叶,并做好记录
。
生:我们准备两节课后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师:现在实验已经开始,你们要做好记录。
生:学生马上
开始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指导。
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延伸所学知识。
师:如果你们课外有时间的话,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探讨: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10
种子发芽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2、能开展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2、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
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并掌握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你们平时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
生:抢答。
师:你们喜欢吃吗?。
师: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科学问题就是:种子发芽了。
新课讲解: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师:大家想一想,你对种子萌发这一现象还想研究一些什么问题?(边说边极书课题
1、整理问题:
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种子为什么会发芽?
种子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
剥了皮的种子能生长吗?
切了芽的种子还能生长吗?
有什么办法控制种子发芽?
2、初步解决问题:
师:课前大家查阅了许多资料,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回答。)
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
1、提出假设: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问题需要我们来共同解决。我们先来设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2、制定探究方案:
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
验证我们的猜想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学生观察、实验,进行对比。)
自由活动:交流展示研究结果。
1、分析实验数据。
2、得出结论。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二)学生自我评价
完成个人评价表格。
拓展活动。
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的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同时发挥实验小组的作用,使学生能持之以恒的进行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注重证据的科学品质。(共17张PPT)
10
种子发芽了
不同的种子
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2
1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3
观察思考:
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
观察方法与步骤
观察方法:由表及里,
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步骤:
1.观察种子的外形——找到种皮上的种脐
(种子成熟后,脱离种柄在种皮上所遗留下的痕迹。
它是种子从母体获得营养的通道。)
2.轻轻剖开试探种皮的坚韧性,想一想种皮的作用。
3.观察剖去薄皮的种子,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
分开两个豆瓣(不要破坏豆瓣连接处的突起部位)。
4.观察时首先区分胚芽和胚根(有的胚芽可见两片成
型的小叶,胚根一端为白色钝尖形。)
中间相连的部分是胚轴。
5.两片豆瓣是两片子叶,想一想它的作用。
种子的结构:
1
种皮
2
子叶
3
胚根
胚轴
5
胚芽
保护
贮藏营养物质
新植株的幼体
4
看一看
胚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胚轴
胚根
胚芽
子叶
种子的结构:
画一画
画出种子的各部分
种子发芽
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探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或猜想—〉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一、提出问题:种子萌发的
环境条件有哪些?
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春天来了,落在土壤里的种子开始萌芽了,这说明了什么?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农民在播种上还是很有讲究的,许多作物
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播种往往在雨后进行,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小资料
二、做出假设: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三、你的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阳光
实验目的:研究种子发芽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种子发芽
制定实验方案
观察对象:大豆种子
不同条件:
有空气与无空气
2
有水与无水
1
适宜温度与不适宜温度
3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4.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些内容应该要记下来?
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
2
3
4
5
6
处理方式
探究条件
水
空气
温度
预期效果
实验结论
置于
室温下
置于
冰箱中
不加水
适量的水
浸没于水中
加适量的水
1号发芽
3号发芽
5号发芽
足够的水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变量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