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
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哪些结构?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 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 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 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 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 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 幸亏及时改变方向; 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最后在小明上厕所时离开了小明。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唾液腺
肝
胰腺
肛门
咽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肝
胰腺
肠腺
胃腺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液
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
口腔
舌
牙
唇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消化的形式
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 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
酶
小分子物质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探究:
试管 加入物质 碘液 实验现象 解 释
1 唾液
2 水
3
淀粉糊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37°C
唾液
水浴加热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思考以下问题: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内发生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化,产生了新物质(有甜味的糖)。
1.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2.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探究实验:
2ml淀粉糊
1
2
3
2ml唾液
2ml唾液
2ml水
37℃水浴
1
2
10分钟后
3
碘液
1
2
3
讨论: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淀 粉
葡萄糖
脂 肪
脂肪酸、甘油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观察实验:
讨论: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构与小肠的 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关系。
小肠绒毛
皱襞
小 肠 结 构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放大
小肠绒毛细胞
微绒毛(1000—3000根)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长5~7米;
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讨论: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探究暴饮暴食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