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到有点甜呢?
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维生素
糖类
脂类
小分子物质(无需消化,即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须消化后被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组成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含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
口腔
胃液(含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
胃
胆汁(无)
小肠
肠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
小肠
胰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
小肠
注意: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
最大
1、消 化: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
1、消化道
肝脏
胰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外消化腺
内消化腺
2、消化腺
分泌胆汁可乳化脂肪
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最大的消化腺
2、消化腺
分泌唾液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胰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分泌
唾液
胆汁
分泌
胃液
分泌
胰液
分泌
肠液
口腔
胃
小肠
分泌
肠腺
胰腺
肝脏
胆汁
肠液
胰液
1、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2、胰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3、肠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小肠含有肠液、胰液、胆汁3种消化液,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 )
( )
( )
( )
( )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淀粉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消化液
所含的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最大)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问题
探究
1. 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有的既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又探究唾液的作用。
2.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3. 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4. 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是有甜味的。
5. 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提示P27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思考:
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的什么作用?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门齿
切割
犬齿
撕裂
臼齿
研磨
认识牙齿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碘液
1
2
3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混合
实验现象
实验设计
加碘后的实验现象
淀粉 检验
1.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
2.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
无
有
1号试管: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
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3.馒头块 +2ml唾液+不搅拌
有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2号试管:牙齿咀嚼、舌的搅拌,无唾液淀粉酶。
3号试管:无牙齿咀嚼、舌的搅拌,有唾液淀粉酶。
结论
牙齿:咀嚼食物
舌:搅拌食物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人体只能吸收溶于水的营养物质!
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
(不溶于水、分子大、结构复杂)
(可溶于水、分子小、结构简单)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
任务二:
证明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请同学们参照实验一和教材P27内容,自主设计该实验。然后学生分组完成以上两个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
1毫升 花生油+ 5滴胆汁摇匀
1毫升 花生油+ 5滴水摇匀
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可以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食物的消化
⑴消化的分类
化学性消化:物质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
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物质形状、大小等改变。本身性质不变。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唾液腺
胰
胃
胃腺
肠腺
肝
胆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循环系统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胃液
肠液
粪便
食物
二、食物的消化过程
胰液
胆汁
唾液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
甘油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胃液(胃)
肠液、胰液(小肠)
脂肪
胆汁
(小肠)
脂肪小颗粒
胰液、肠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
淀粉
葡萄糖
唾液(口腔)
肠液、胰液(小肠)
2、食物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1、糖类:
开始消化的场所:_______.
完全消化的场所:__________.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________
2、蛋白质:
开始消化的场所:__________
完全消化的场所:__________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________
3、脂肪:
开始消化的场所:__________
完全消化的场所:__________
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________
口腔
小肠
唾液、胰液、肠液
胃
小肠
胃液、胰液、肠液
小肠
小肠
胆汁、胰液、肠液
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少量水、酒精和无机盐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1、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部位:
2、各部分吸收的营养物质:
(一)吸收的概念:
胃、小肠、大肠。
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3、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的进入哪里?
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
小肠
大肠
少量水、无机盐、酒精
全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酒精
少量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消化道
吸收的营养成分
胃
少量水和酒精
小肠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思考: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2、小肠表面皱壁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
4、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
1、小肠很长(5-6米)。
——消化功能
既有消化也有吸收功能
3、小肠绒毛壁很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吸收功能
口腔
大肠
食道
小肠
胃
1、图中_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3、D(小肠)中含有_____ 、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解读曲线图
技能训练
Y
胆汁
胰液
肠液
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淀粉
脂肪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内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
外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
胃腺:分泌______,含________酶,能初步消化_______
肠腺:分泌_________,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唾液腺:分泌____。含有_________酶,能消化________
胰腺:分泌____,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肝脏:分泌_____,不含消化酶,对________起乳化作用(物理变化)
总结:
胆汁不含消化酶;唾液和胃液内含单一消化酶,肠液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胃液
胃蛋白
蛋白质
肠 液
唾液
唾液淀粉
胰液
胆汁
脂肪
淀粉(糖类)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三类营养的消化过程
口腔: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咽、食道
胃:
蛋白质
初步消化蛋白质
胃蛋白酶
小肠: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肠液、胰液
多种消化酶
甘油和脂肪酸
麦芽糖
肠液、胰液多种消化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肠液、胰液
多种消化酶
氨基酸
大肠、肛门
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
A.胆囊 B.肝脏 C.唾液腺 D.胰脏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3、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 ( )
A.咽 B.食管 C.胃 D.小肠
4、下列四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同时含有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的酶的是 ( )
A.肝脏、小肠腺、胰腺 B.唾液腺、胰腺、小肠腺
C.小肠腺、胰腺 D.唾液、肝脏
5、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作用又没有吸收作用的是( )
A.口腔、胃 B.咽、食道 C.小肠、大肠 D.大肠、肛门
B
C
C
C
B
6.经常酗酒的人,受到最直接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小肠???????? C.口腔??????D.大肠
7.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A.肠液???????B.胰液????????C.胃液??????D.唾液
?8.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
A
C
B
9、下列有关胆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胆汁不含消化酶 B、胆汁与脂肪的消化有关
C、胆汁储存在胆囊中 D、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一种消化液
10、接受了胃切除的病人,他的消化能力在哪个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11、消化系统中能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唾液腺 B、肝脏 C、小肠 D、胰腺
12、将熟鸡蛋的蛋白切成碎块,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0 C 的温水中。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消化效率最高的一组是( )
A、胆汁、肠液、胰液 B、唾液、胆汁、胃液
C、胃液、肠液、胰液 D、肠液、胃液、唾液
D
B
C
C
2.图中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CD段减少原因_________,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的原因是 __________.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分析此图.
解读曲线图
1.图中㈠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在OA段的减少是__________的缘故.在DE段减少直至变为零,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图中㈢曲线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OA段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
淀粉
部分被消化
部分初步消化
全部被消化
全部被消化
麦芽糖
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
课堂练习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___。 (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______
⑦
小肠
⑩
胃
③
肝脏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3)消化道的起止部位分别是( )_____和( )_____
(4)有的人怕吃油腻的食物,是因为( )_____分泌的____不足而影响____的消化。
(5)图中⑨是______分泌_______;小肠的起始部分是( )_____;
?
口腔
⑥
肛门
③
肝脏
胆汁
脂肪
胰腺
胰液
⑤
十二指肠
1.下表是小丽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属于对照实验
B.此实验说明唾液对淀粉具有分解作用
C.此实验也说明馒头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系
D.滴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说明该试管内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了
解题应用
C
试管
编号
馒头
分别加入
振荡摇匀后放在37 ℃水中恒温
冷却后
加碘液
实验现象
1
碎屑
唾液2亳升
10分钟
2滴
不变蓝
2
碎屑
清水2亳升
10分钟
2滴
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