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7.2弹力
一. 选择题
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 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 弹簧、橡皮筋、木板
C. 钢板、木板、泥团 D. 钢板、泥团、橡皮筋
2.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塑性的物体是
A. 橡皮泥 B. 弹簧 C. 橡皮筋 D. 自行车轮钢线
3.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 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 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C. 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 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4.如图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作用
C. 运动员顶到足球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 顶球的瞬间,运动员不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6.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试分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
A. 斜左上
B. 斜右上
C. 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7.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A. 刻度尺 B. 弹簧测力计
C. 天平 D. 温度计
8.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小于4 N,在以下几个测力计中应选用的是
A. 量程为10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B. 量程5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C. 量程为5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D. 量程为3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9.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 量程10N,分度值0.2N B. 量程5N,分度值0.1N
C. 量程15N,分度值0.5N 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A端固定在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匀速向右水平拉动弹簧B端,使弹簧伸长,下列有关弹簧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墙面A端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
B. 墙面A端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C. 手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 B端受到的拉力大于弹簧弹力
11.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k为常量,如图所示,已知当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当拉力变为2F时,弹簧伸长量为
A. 小于2x B. 大于2x C. 等于2x D. 无法判断
12.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 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
B. 2.5 N
C. 5 N
D. 10 N
13.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 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
A. 两个人分别用10 N的力
B. 两个人分别用20 N的力
C. 一个人用20 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
D. 一个人用5 N的力,另一个人用15 N的力
14.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 乙图读数为F0 丙图读数为F0-G
D.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15.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测的力应作用在秤钩上
B. 测力时,被测拉力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能超过所测力的大小
D.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方向上的力
1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注意的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 使用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量程
D.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1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为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N.
19.在弹性限度内一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伸长了2.4cm,若该弹簧伸长了3.6cm,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N.
20.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N,分度值为_____N,读数为_____N.
21.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22.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______;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
23.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 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用记录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________cm.
(2)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A/B).
2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_cm,此时弹簧发生了________形变,它具有 ________能.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7.2弹力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 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 弹簧、橡皮筋、木板
C. 钢板、木板、泥团 D. 钢板、泥团、橡皮筋
【答案】B
2.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塑性的物体是
A. 橡皮泥 B. 弹簧 C. 橡皮筋 D. 自行车轮钢线
【答案】A
3.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 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 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C. 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 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答案】D
4.如图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跳起争球的瞬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将足球顶出,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在空中运动的足球,依然受到重力作用
C. 运动员顶到足球瞬间,足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D. 顶球的瞬间,运动员不会受到足球的作用力
【答案】D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答案】A
6.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试分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
A. 斜左上
B. 斜右上
C. 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答案】C
7.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A. 刻度尺 B. 弹簧测力计
C. 天平 D. 温度计
【答案】B
8.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小于4 N,在以下几个测力计中应选用的是
A. 量程为10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B. 量程5 N,最小分度值为0.2 N
C. 量程为5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D. 量程为3 N,最小分度值为0.1 N
【答案】C
9.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 量程10N,分度值0.2N B. 量程5N,分度值0.1N
C. 量程15N,分度值0.5N 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答案】A
1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A端固定在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匀速向右水平拉动弹簧B端,使弹簧伸长,下列有关弹簧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墙面A端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
B. 墙面A端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C. 手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 B端受到的拉力大于弹簧弹力
【答案】B
11.弹簧所受到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成正比,即F=kx,k为常量,如图所示,已知当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当拉力变为2F时,弹簧伸长量为
A. 小于2x B. 大于2x C. 等于2x D. 无法判断
【答案】A
12.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 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
B. 2.5 N
C. 5 N
D. 10 N
【答案】C
13.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 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
A. 两个人分别用10 N的力
B. 两个人分别用20 N的力
C. 一个人用20 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
D. 一个人用5 N的力,另一个人用15 N的力
【答案】B
14.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 乙图读数为F0 丙图读数为F0-G
D.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答案】D
15.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测的力应作用在秤钩上
B. 测力时,被测拉力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能超过所测力的大小
D.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方向上的力
【答案】C
1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注意的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 使用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量程
D. 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答案】B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答案】4.0
1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为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N.
【答案】 (1). 0~5 (2). 0.2 (3). 3.4
19.在弹性限度内一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伸长了2.4cm,若该弹簧伸长了3.6cm,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N.
【答案】7.5
20.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___(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N,分度值为_____N,读数为_____N.
【答案】 (1). 是 (2). 0-5 (3). 0.2 (4). 2.6
21.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答案】 (1). 等于 (2). 弹簧
三、实验题
22.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______;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
【答案】 (1). 刻度尺 (2). 10cm (3).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4). 0~5N
23.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刻度尺 (2). 4 (3). (4). 正确
(5). 用钩码更好 (6). 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准确测定
24.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 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用记录的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________cm.
(2)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答案】 (1). 0.5 (2). 12.5 (3). 正比
2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A/B).
【答案】 (1). 16 (2). 8 (3). B (4). A
2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_cm,此时弹簧发生了________形变,它具有 ________能.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
【答案】(1) 2,(2)6,弹性,弹性势能.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