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0 20: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练习题
一、单选题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
开凿运河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三国鼎立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②朝政腐败???
③节度使势力的膨胀???
④外族袭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唐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重用宦官高力士,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结党营私,排斥能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这表明唐朝趋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杨贵妃干预国事、扰乱朝政
B.
李林甫口蜜腹剑、排斥能人
C.
杨国忠把持朝政、结党营私
D.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2020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唐玄宗统治后期,
因为他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终于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处应填写(?
?

A.
黄巾起义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与以下示意图中相关的史实是(?
?

A.
统一南北,创立科举
B.
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
黄袍加身,政权并立
D.
管理西藏,行省制度
《旧唐书》记载:
在这次战乱中,
“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从此之后,
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A.
唐高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肃宗
唐末农民起义规模巨大,深究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

唐朝后期政治黑暗
灾荒连年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严重
战火连绵不断,
人民无法生活
A.
B.
C.
D.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

A.
冲击了唐朝统治
B.
推翻了唐朝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
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
被黄巢起义军占领的是(?
?

A.
余杭
B.
长安
C.
涿郡
D.
江都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发生后,
节度使成为危害一方的“土皇帝”,
这一现象历史上称为(?
?

A.
宦官专权
B.
奸臣李林甫掌权
C.
藩镇割据
D.
后梁建立
下列对“五代十国”的介绍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十国都是南方地区的政权
C.
北方战事不断
D.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隋朝灭亡后,唐朝是世界上公认的强盛王朝之一,
各国遣唐使频繁往来唐朝,
唐朝制度和文化等被很多国家效仿。请你说出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分别是(?
?

A.
李渊?
黄巢
B.
李世民?
黄巢
C.
李世民?
朱温
D.
李渊?
朱温
“大盗既灭,
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
列为侯王者,
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下列哪一时期()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三国
D.
五代十国
907年,后梁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后梁的开国皇帝是(?
?

A.
黄巢
B.
朱温
C.
安禄山
D.
史思明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人口统计表(部分)
年份
726年
742年
755年
760年
821年
总人口数(万人)
约4142
约4531
约5292
约1699
约1576
(1)材料一中760年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这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对唐朝的国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五日,贼陷京师(长安)。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军队)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施舍赠送)。……十三日,贼巢僭[jiàn]位,国号大齐……
——《旧唐书》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材料三:王欲代唐,使人谕(告诉)诸镇,……夏四月壬戌(四月十六日),更名晃。甲子(十八日),皇帝即位。戊辰(二十二日),大赦,改元,国号梁。
——《新五代史》
(3)材料三记载了唐朝灭亡时的情形,其中“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谁?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
?
?
?史料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无家别》
?
?
?
?史料二?
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
(1)史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社会惨况?该历史事件的发动者是谁?
历时多久?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史料一反映的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说出两点即可)
(3)史料二反映了在史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4)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史料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
,
重用宦官高力士,
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
营私舞弊,
排斥贤能之人,
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
万国尽征戍
,
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玄宗后期政治黑暗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材料二中惨状出现的是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结合所学说一说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答】
B.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正确。
ACD.三项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B。
2.【答案】A
【解答】
①②③.结合所学,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局势也日益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与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局面,故①②③正确。
④.外族袭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④。
???????故选A。
3.【答案】D
【解答】
D.从题干信息可知,唐玄宗晚年变得昏庸腐化,不仅追求享乐,宠幸杨贵妃,还任用奸臣杨国忠、李林甫等人,导致政治腐败,奸党当权。故D正确。
ABC.均只是部分原因。
???????故选D。
4.【答案】C
唐玄宗统治后期,他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终于导致安史之乱,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故选C。
5.【答案】B
根据示意图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为唐朝,贞观之治与安史之乱都发生于唐朝,
故选B项。
6.【答案】C
唐玄宗统治后期,
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选C。
7.【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又遇连年灾荒,
无以为生,
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8.【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转战南北,
并攻入长安,
建立政权,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答案】B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
攻入长安,
建立政权,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选B。
10.【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
安史旧部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1.【答案】B
唐朝灭亡后,
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十国都是南方地区的政权这个表述是错误的,故选B。
12.【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907年,
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灭亡。
13.【答案】A
【解答】
A.依据题干中的“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方镇”?是指藩镇,可知反映的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故A符合题意;
B.宦官专权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合题意;
C.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无法生存,发动了黄巢起义,故C不合题意;
D.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D
【解答】
D.题文的“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都出现在唐朝之前。辽宋夏金中最早的辽出现在916年,唐朝灭亡是907年,他们之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15.【答案】B
【解答】
朱温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渐控制朝政,且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废掉了唐朝的皇帝,建立了后梁政权。
故选B。
16.【答案】(1)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2)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3)朱温。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与分立的局面。
17.【答案】?(1)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八年。
(2)开元末年以后,
唐玄宗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说出两点即可)
(3)藩镇割据。
(4)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8.【答案】(1)唐玄宗追求享乐,,荒废朝政;?又任人唯亲,?致使奸臣当道。
(2)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由于材料一中唐玄宗荒废朝政,任人唯亲,导致朝政日益腐败。疏于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最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发动叛乱,
唐朝政府派兵镇压。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因此出现材料三中描绘的景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