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1.放大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一、填空题
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其特点为(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
2.放大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也叫_________。
3.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___。
4.(______)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这种工具也叫(______),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二、选择题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变大了,那么观察范围就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6.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屏幕,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由( )组成。
A.红、黑 、蓝三色 B.红、绿、蓝三色 C.青、蓝、紫三色
7.科学家(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斯特 C.袁隆平 D.培根
8.下列是从侧面观察到的透明玻璃,具有最佳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 D.
9.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10.下列透镜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
11.下列透明的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长方体玻璃杯 B.圆柱形空玻璃杯 C.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12.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 )三色组成的。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白、绿
13.笑笑找来了10×、5×、3×三种放大倍数的镜片,以下是10×的镜片是( )。
A.镜片最大的 B.镜片最厚的 C.镜片凸度最大的
14.笑笑的爷爷正在用放大镜看报纸,和放大镜具有相同特点的是( )。
A.老花眼镜片 B.近视眼镜片 C.公路转角镜
15.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 )取得的。
A.凹面镜 B.凸透镜 C.近视镜
16.下列三种镜子,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指纹的是( )。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三、判断题
17.两个放大镜的倍数是一个放大镜放大倍数的2倍。(______)
18.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______)
19.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5毫米的微小物体。(______)
20.放大镜的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______)
21.透明的圆柱形、球形器皿也有放大功能。(______)
22.放大镜能放大物体。(______)
23.远视(老花)眼镜的镜片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______)
四、简答题
24.怎样使用放大镜?
25.你用什么方法测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五、实验题
26.请你从下面提供的材料中选出合适的,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经济、便携的放大镜。
你可以选择的材料:圆底烧瓶、烧杯、水、塑料保鲜膜、透明塑料片、黑色卡纸、白色卡纸、饮料瓶、胶头滴管
(1)我想选择制作放大镜的材料是 。
(2)我想这样来制作放大镜:(画图十文字呈现制作过程)
(3)我能这样解释制作的原理: 。
六、综合题
27.夏季即将来临,太阳暴晒的高温下,不要把“老花镜、灌装饮料”等放在家里向阳的窗台上或者放在汽车里。
(1)选取“老花镜、灌装饮料”的其中一件:___________,来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什么物品也不能放: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近视镜
2.中间厚 边缘薄 凸透镜
3.视野
4.放大镜 凸透镜
5.B
6.B
7.D
8.D
9.A
10.C
11.C
12.A
13.C
14.A
15.A
16.A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25.(1)把放大镜放在书上,数数放大镜下能看到的最长一排字的字数,再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直到字被放得最大而仍然清晰,再数数放大镜下一排字的字数,然后把两个数字相除,得到的商就是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2)先测量书上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字或格子,直到放得最大而没有模糊,再量量放大镜下的字或格子有多宽,用放大后的宽度除以原来的宽度,就得出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6.(1)选择什么材料要根据制作方案来确定。
(2)(图略)方案一:选择圆底烧瓶(或烧杯),在其中加入水,从容器的侧面去观察物体。方案二:选择透明塑料片、水和胶头滴管。用胶头滴管取水后滴到透明塑料片上,形成一个小水滴,透过小水滴去观察物体。
(3)凡是和放大镜镜片有着相同结构特点的器皿,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7.老花镜 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汇聚光线的作用。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