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四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
3.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锌和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和氧化铁
C.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不加指示剂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盐酸和硫酸铜 B.硫酸和氢氧化钠 C.硫酸和碳酸钠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CO2和NaOH溶液 B.稀盐酸和CaCO3
C.Na2CO3溶液和Ca(NO3)2溶液 D.Fe和H2SO4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NO3、Cu(NO3)2
7.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NaOH溶液 稀盐酸 AgNO3溶液
实验现象 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FeCl3溶液 B.Cu(NO3)2溶液 C.NaCl溶液 D.CuCl2溶液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9.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对初中所学知识“三”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B.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D.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10.有Ba(OH)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四种物质,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1.关于复分解反应 Ba(OH)2和X生成了Y和 BaSO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X 不是盐 B.X 是酸 C.Y 是水 D.Y 不是酸
12.下列图型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模型图
B.原子、离子、元素关系模型图
C.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图
D.物质分类模型图
13.将Fe、CO2、NaOH、CuSO4、稀硫酸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4.按下表进行试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试验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OH)2溶液中滴加MgSO4
现象 ①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KOH=Cu(OH)2↓+K2SO4 ②
A.①有蓝色沉淀生成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
C.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D.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15.下列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碱溶液加水稀释 B.通电分解水
C.煅烧石灰石 D.石灰水变质
生活中常见的盐(4)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A正确;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错误;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C错误;
D、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是盐,但呈碱性,pH大于7,D错误;
故选:A。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
【解答】解: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发生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3.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锌和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和氧化铁
C.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解答】解:A、锌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因为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置换出的银的质量大于参与反应锌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减少,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不加指示剂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盐酸和硫酸铜 B.硫酸和氢氧化钠 C.硫酸和碳酸钠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解答】解:A、盐酸和硫酸铜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不发生能反应,故选项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变化,故选项正确。
C、硫酸和碳酸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CO2和NaOH溶液 B.稀盐酸和CaCO3
C.Na2CO3溶液和Ca(NO3)2溶液 D.Fe和H2SO4溶液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B、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溶质质量增加,故溶液质量增加,是复分解反应,正确;
C、碳酸钠和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质量减小,错误;
D、铁和硫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B。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NO3、Cu(NO3)2
【解答】解:A、NaOH、HNO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钠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Cl2、K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Na2CO3、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三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已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述。则该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NaOH溶液 稀盐酸 AgNO3溶液
实验现象 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FeCl3溶液 B.Cu(NO3)2溶液 C.NaCl溶液 D.CuCl2溶液
【解答】解:A、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B、Cu(NO3)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与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与AgNO3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C、NaCl溶液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CuCl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与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解答】解: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沉淀生成,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后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对初中所学知识“三”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B.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D.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解答】解: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中的至少一种,即生成物有水、气体或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有Ba(OH)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四种物质,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答】解:B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H2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和水。
BaCl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H2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Na2CO3溶液、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5个。
故选:C。
11.关于复分解反应 Ba(OH)2和X生成了Y和 BaSO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X 不是盐 B.X 是酸 C.Y 是水 D.Y 不是酸
【解答】解:A、氢氧化钡能够和可溶性硫酸盐生成硫酸钡沉淀,X可以是盐,故A错误;
B、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和可溶性钡盐反应都能生成硫酸钡沉淀,B错误;
C、氢氧化钡和可溶性钡盐反应时生成的不是水是碱,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和可溶性钡盐都能生成硫酸钡和水或碱;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图型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12.下列图型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模型图
B.原子、离子、元素关系模型图
C.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图
D.物质分类模型图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而酸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符合这一要求,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B.元素是宏观概念,而离子与原子是微观概念,元素与粒子不是并列关系,元素应该包含着氧原子与氧离子,故错误;
C.由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可知,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含量远远大于金属元素的含量,故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13.将Fe、CO2、NaOH、CuSO4、稀硫酸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解答】解:铁属于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5个。
故选:B。
14.按下表进行试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试验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OH)2溶液中滴加MgSO4
现象 ①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CuSO4+2KOH=Cu(OH)2↓+K2SO4 ②
A.①有蓝色沉淀生成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
C.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D.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A、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是氢氧化钡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钡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两个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下列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碱溶液加水稀释 B.通电分解水
C.煅烧石灰石 D.石灰水变质
【解答】解:A、向碱溶液加水稀释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正确。
D、石灰水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故选项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