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6课时:可能性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判断哪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是随机的。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的特点,能根据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学生学习的困难是:面对现实的问题,学生不习惯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数据分析意识比较薄弱。
本课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既体会到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也体会到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从而,学会用数据说话,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等可能性,会分析、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2.经历“面对问题—实验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全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探究、合作、交流中,通过对可能性相等和不相等的判断,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好玩有用。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感悟公平
请大家准备好:练习本、笔、尺、橡皮、骰(tóu)子。
1.情境
裁判员、运动员,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问题
裁判员为什么要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呢?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比赛、游戏等活动,当然也需要制订公平的游戏规则。
(二)活动中探究可能性
活动一:检验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小玲和小丽玩跳棋游戏,谁先走呢?小亮为她们想了一个办法:掷一次骰子,点数大于3小玲先走,点数小于3小丽先走。这个方法公平吗?
1.初次尝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自已先动手掷一掷,试一试。
呈现三位同学的做法,从实验次数,投掷高度,实验结果的记录方法上交流总结,规范做法。
2.规范实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1)掷20次骰子,并记录你的实验结果
(2)20次数据的分析
小安:我掷了20次骰子,点数大于3的有9次,点数小于3的有7次。还有4次是等于3,我没写在这张记录单上。点数大于3的次数多,点数小于3的次数少。这种方法应该是不公平的。
小慧:我的实验结果也是感觉这个方法不公平,但是,我实验的数据和小安的不一样,我掷20次,点数大于3的有13次,小于3的有6次。我实验得到的数据怎么和小安同学实验数据不一样呢?
小军:我的实验结果是大于3的次数少,小于3的次数多,一个是9次,一个是11次。我跟她们两人都不一样。我还检查了一遍呢!这是我的记录过程,我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小菲:这是我的记录单,大家看,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我们实验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整体上看,还是大于3的次数多于小于3的次数,用这个方法决定谁先走是不公平的。
(3)再重复做20次数据的分析
小喻:
小鑫:
小涵:
小然:
生:总体上看,还是大于3的次数多,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走不公平。
小涵:你们都是大于3的次数多,我这组数据跟你们不同,大于3与小于3的次数一样多,如果把前面一组的数据加在一起,跟你们的想法就一样了。
小涵前20次数据:
小涵后20次数据:
小涵前后两组相加:
(4)前后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
小喻前20次数据:
小喻后20次数据:
小鑫前20次数据:
小鑫后20次数据:
小涵前20次数据:
小涵后20次数据:
小然前20次数据:
小然后20次数据:
生:我发现,8组数据中,有7组都是大于3的次数多,说明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
生:我们也可以按照小涵的方法,把前后两组数据加起来,再进行比较分析。
(5)实验数据汇总累加的分析
小喻前后实验数据汇总累加:
小鑫前后实验数据汇总累加:
小涵前后实验数据汇总累加:
小然前后实验数据汇总累加:
生:现在能明显看出:大于3的次数多,说明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
生:老师,我们还可以把4位同学的数据都加在一起来观察。
生:如果按这样的想法,就相当于实验了160次,大于3的有86次,小于3的有53次。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大于3的次数多,这个游戏规则确实不公平。
(6)进一步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追问:为什么会出现大于3的次数多呢?
生:点数大于3有4、5、6三种情况,点数小于3只有1、2两种情况,可能性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
师:同学们,回顾刚才的研究过程,我们面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次实验,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点数大于3与小于3的可能性不相同,小亮为她们想的办法是不公平的。
活动二: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你能为小玲和小丽想一个公平的办法吗?
生:可以把小亮的规则改一下,点数大于3小玲先走,点数小于或等于3小丽先走。
生:掷一次骰子,双数小玲先走,单数小丽先走。
生:可以这样设计,让双方都有两种情况,点数大于4小玲先走,点数小于3小丽先走。
生:也可以这样设计,双方都有一种情况的。点数是2小玲先走,点数是1小丽先走。
生活中,除了掷骰子,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呢?
(三)回归生活,数学有用
1.设计转盘游戏
两名同学利用下面的转盘制订了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的规则。请你判断他们制订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小明:指针停在1、2、3号区域时甲赢,停在4、5、6号区域时乙赢。
小芳:指针停在1、4、5号区域时甲赢,停在2、3、6号区域时乙赢。
2.在下面转盘上涂色,制订一个三人玩转盘游戏的公平规则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实践活动:摸球游戏(数学书第38页“练一练”第1题)
小芳和小华玩摸球游戏,每次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球的颜色,然后放回并摇匀。一共摸20次。规定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时小芳赢,摸到蓝球的次数多时小华赢。从下面哪些盒子中摸球是公平的?说说你的判断理由。《可能性》学习任务单
【课前准备】
请大家准备好:练习本、笔、尺、橡皮、骰(tóu)子
(
骰
(
t
ó
u
)
子
)
【课上活动】
(一)生活中感悟公平
1.情境
裁判员、运动员,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问题
裁判员为什么要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呢?
(二)活动中探究可能性
活动一:检验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小玲和小丽玩跳棋游戏,谁先走呢?小亮为她们想了一个办法:掷一次骰子,点数大于3小玲先走,点数小于3小丽先走。这个方法公平吗?
1.初次尝试,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自已先动手掷一掷,试一试。
2.规范实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1)掷20次骰子,并记录你的实验结果。
(2)20次数据的分析
(3)再重复做20次数据的分析
(4)前后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
(5)实验数据汇总累加的分析
(6)进一步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为什么会出现大于3的次数多呢?
活动二: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你能为小玲和小丽想一个公平的办法吗?
(三)回归生活,数学有用
设计转盘游戏
1.两名同学利用下面的转盘制订了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的规则。请你判断他们制订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小明:指针停在1、2、3号区域时甲赢,停在4、5、6号区域时乙赢。
小芳:指针停在1、4、5号区域时甲赢,停在2、3、6号区域时乙赢。
2.在下面转盘上涂色,制订一个三人玩转盘游戏的公平规则。
【课后作业】
摸球游戏(数学书第38页“练一练”第1题)
小芳和小华玩摸球游戏,每次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球的颜色,然后放回并摇匀。一共摸20次。规定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时小芳赢,摸到蓝球的次数多时小华赢。从下面哪些盒子中摸球是公平的?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
实践活动:摸球游戏(数学书第38页“练一练”第1题)
甲盒中有10个黄球、5个蓝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不公平;
乙盒中有5个黄球、5个蓝球,摸出黄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同,是公平的;
丙盒中有5个黄球、10个蓝球,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大,不公平;
丁盒中有7个黄球、7个蓝球、1个红球,摸出黄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同,是公平的。
所以,从乙盒、丁盒中摸球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