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
课标要求与分析: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课标分析:前提条件:运用地图
行为动词:指出、说出、说明
学习内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学: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日本一节的学习内容,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性地介绍。
学情分析:
优势: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分析能力,又在上一章学习了《亚洲》,对分区地理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采用通过读图的方式来掌握日本的位置、组成等内容,让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今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劣势:学生刚接触分区地理的学习,日本是分区地理所学习的第一个国家,需要从这一节课打好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教学重点:根据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教材分析“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日本的海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分区地理的学习,日本是分区地理所学习的第一个国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日本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
学习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通过地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请看图片(播放一组日本自然景观的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日本
)说说你对日本的了解(畅所欲言)看来同学们对日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邻近的国家----日本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首先要了解哪些方面?(生答,老师板书)
位置和范围
纬度、海陆、领土
气候
地形
(课件上也展示出来)
环节一: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P14—16页及地图册来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老师巡视,把握学情,可点评、激励、引导)(8分钟)
自学完成后,组内交流帮扶,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巡视,做好小组问题跟踪调查。
展示学习成果:好,同学们基本完成学习了,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认识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和范围,同学们来说说你刚才了解的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生答,老师同时板书)(5分钟)
纬度位置:25
°N
~
45°N,(北温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范围:四个大岛及许多小岛组成
同学们都是这样认识的?还有补充的吗?同学们看屏幕,我们一起小结一下(播放课件)
由领土组成引导学生得出日本是一个岛国,观察它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得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那么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对外贸易十分有利。
环节二:这是我们对日本位置和范围的了解,我们还要了解日本的什么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6分钟)
好,我们来认识一下日本的气候特点。生答: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教材中并没有气候图,你是怎么获取的这些知识?(生:亚洲气候图、地图册等)
非常好,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能够自主的获取知识。(播放课件:同学们看老师这幅图是哪来的?从图中我们可知日本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是什么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与我国的季风气候有没有不同?为什么?
(课件展示北京和东京的气温和降水的对比)哪位同学勇敢上台分析一下,说说为什么?(2人)
(引导学生说出:冬季东京比北京气温高,夏季比北京气温低,降水比北京多的多,提示从海陆位置考虑)日本是岛国,周围都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
板书: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
环节三:如果我们乘飞机去日本考察,在日本上空我们俯视日本
,你会看到日本的什么?(地形)(12分钟)
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生答: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关东平原)
播放课件(同学们学习地形特点,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非常好)
观察图,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日本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富士山,你对富士山了解多少?生答(播放课件)它是一座活火山,日本除了富士山还有许多火山(播放课件)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生答(播放课件)
日本除了火山多地震也多(播放课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生答)
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我们应该怎么逃生吗?
播放课件,小组讨论:在不同场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做?
学生上台自己选择演示。
现在当遇到地震的时候知道该如何做了吧?我们要具备一定的逃生自救常识。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本课了解的日本的自然环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和了哪些知识?(3分钟)
学生小结,并互相补充。
填图练习(2分钟)
了解一个国家除了自然环境还要了解什么?(人文、经济)
你知道日本的经济如何吗?(发达)今天我们了解了日本的自然环境面积小、多山地、丘陵、多火山地震等,这些自然条件对一个国家发展有利吗?那么日本是如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好吗?(1分钟)
板书设计:
日
本
一、位置和范围
纬度、海陆、领土
二、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
三、地形
多山地丘陵(关东平原)
四、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教学后记:本节课日本是学生在学习完亚洲以后在世界地理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国家,能否学好,是否有兴趣,关系到以后的世界地理的学习,因此,上好课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方法,采用大量的直观教材,各种地图景观图,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才能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和教学任务。在课内外的联系和延展上教师也进行了尝试,使学生视野更广阔。
不足: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再放开一点,能让学生讲的,教师坚决不讲,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时间上再多让出给学生发挥,既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