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案+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案+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21:36:36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4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学习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理解以前所学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在小数加、减法中,能够应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已经理解了小数加、减法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经历了用估算解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习困难是理解以前学过的运算定律可以应用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能够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困难,制定本节课的基本策略如下:
在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看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估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引出精算的需要。
在辨析、交流中体会小数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变得简便;结合具体情境,在交流、比较中发现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并尝试计算,初步获得简算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依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二、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运算顺序同样适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在自主探究、对比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积累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的经验。
3.能够应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小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阳光小学五月份举办了“爱生活、爱劳动”主题系列活动,同学们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观察这幅图,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四一班的总成绩是28.45分,四二班三名选手的成绩分别是9.62,9.47,9.38分。
提出问题: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1: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
预设2: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结:四二班的总分在27—30分之间,四一班的总分是28.45分,也在这个范围内,很难比较出高低。所以需要用精确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感悟加法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加法
(1)出示三幅作品
作品1:
9.62+9.47+9.38=28.47(分)
9.62
9.47
+9.38
28.47
作品2:
作品3:
9.62+9.47+9.38
9.62+9.47+9.38
=19.09+9.38
=(9.62+9.38)+9.47
=28.47(分)
=19+9.47
=28.47(分)
(2)交流竖式计算方法,巩固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观察对比脱式计算方法,引出加法运算定律可以应用在小数加法运算中。
问题1:交流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列式一样,计算结果相同
预设2:这是一道连加计算题,作品2是按照从左到右进行运算的。
作品3:先交换了9.47和9.38的位置,再按运算顺序计算,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问题2:这是一道连加的算式,可以按作品3这样计算吗?
预设1:计算结果相同。
预设2:求三个数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把三个人的分数合并起来,结果不会发生变化。
预设3:先把任何两名选手的分数相加,再加上第三名选手的分数,都是把三个人的分数合并起来,结果都不会改变。这就是我们以前整数计算中学过的,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预设4: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整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计算时是可以用的。
3.试一试
0.38+4.23+9.62+5.77
独立计算
交流分享,总结经验。
(二)连减的实际问题
1.情境引入,独立探究
请把你的思考过程写下学习单上。
2.交流汇报,感悟连减计算中的规律
(1)交流两种方法
方法一:2.65-0.37-0.23
=2.28-0.23
=2.05(米)
方法二:2.65-(0.37+0.23)
=2.65-0.6
=2.05(米)
(2)比较异同,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问题1: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预设1:列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作品2,先算和,再计算,比较简便。
预设2:像这样的两个算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他们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问题2:像这样的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吗?
2.65-0.23-0.37=2.65-(0.23+0.37)
预设1:都是从整体里减去两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
预设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就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这两个数,结果是相等的。
3.试一试
24.17-8.67-6.33
(1)自主计算
(2)交流分享,总结经验。
师:回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分享吗?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
.
(1)自主探究
(2)交流分享
2.
(1)自主探究
(2)交流分享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数学书第29页,第2题和第3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1.星光小学正在进行演讲比赛。每班都派了三名选手参加。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你能帮助小美解决“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的问题吗?
2.试一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38+4.23+9.62+5.77
3.右下图是同学们制作的中国结,制作这个中国结,用了2.65米的红绳,上面的部分叫挂绳,用去了0.23米,下面的部分叫流苏,用去了0.37米,中间的部分是结扣,用去了多少米呢?
4.试一试
24.17-8.67-6.33
5.小刚去商店买东西,结账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请你观察下图,帮助他解决。
6.张叔叔和李阿姨都喜欢体育运动,张叔叔买了一个足球,花了78.8元,李阿姨买了一筒羽毛球和一副羽毛球拍,分别花了9.5元、38.8元,快和张叔叔一起算一算,他比李阿姨多花了多少钱呢?
【课后作业】
数学书第29页,第2题和第5题。
【参考答案】
数学书第29页,第2题。
3.87+2.46+6.13
方法1:
3.87+2.46+6.13
=
6.33+6.13
=
12.46
方法2:
3.87+2.46+6.13
=
3.87+6.13+2.46
=
10+2.46
=
12.46
10-4.24-1.76
方法1:
10-4.24-1.76
=
5.76-1.76
=
4
方法2:
10-4.24-1.76
=
10-(4.24+1.76)
=
10-6
=
4
0.38+4.28+9.62+5.72
方法1:
0.38+4.28+9.62+5.72
=
4.66+9.62+5.72
=
14.28+5.72
=
20
方法2:
0.38+4.28+9.62+5.72
=(0.38+9.62)+(4.28+5.72)
=
10+10
=
20
8.07-2.48-3.52
方法1:
8.07-2.48-3.52
=
5.59-3.52
=
2.07
方法2:
8.07-2.48-3.52
=
8.07-(2.48+3.52)
=
8.07-6
=
2.07
15.78+4.22+5.45
15.78+4.22+5.45
=
20+5.45
=
25.45
8.65-2.05-1.7
方法1:
8.65-2.05-1.7
=
6.6-1.7
=
4.9
方法2:
8.65-2.05-1.7
=
8.65-(2.05+1.7)
=
8.65-3.75
=4.9
数学书第29页,第5题。
方法1:
9.36+9.35+9.65+9.44
=
(9.35+9.65)+(9.36+9.44)
=
19+18.8
=
37.8(分)
方法2:
9.36+9.35+9.65+9.44
=
18.71+9.65+9.44
=
28.36+9.44
=
37.8(分)
9.36+9.35+9.65+9.44
答:四名运动员都总成绩是37.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