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的意义(二) (教案+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的意义(二) (教案+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21:46:40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2课时:比的意义(二)
年级:
六年级
教材版本:
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学生学习比时往往对这个问题产生困惑:“为什么有了分数、有了除法还要学习比?比和除法、分数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学习比有什么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的属性是不可度量的,但它们却可以通过两个可以度量的对等的量进行比较,这就是学习比的必要性。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丰富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建构比的过程。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等数学活动中感悟到,在两个同类数量之间存在相比较的关系;两个不同类数量之间,有时也存在相比较的关系,这时往往可以得到第三类数量。建立起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二、学习目标
1.借助“哪个拥挤”、“选谁参赛”、“谁最便宜”等丰富的现实背景,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表达的优势,感悟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2.在观察、比较、交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比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比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比,看看我们对比又会有哪些新的认识?
活动一:哪个更拥挤
1.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A阅览室5人,B阅览室15人。
同学们分别在两个阅览室读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哪个阅览室大,哪个阅览室小?
预设2:哪个阅览室人多,哪个阅览室人少?
预设3:哪个阅览室阅读区更拥挤?
师: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预设1:要想知道哪个阅览室大,哪个阅览室小,我们只要知道两个阅览室的面积就可以直接比较了。
预设2:要想知道哪个阅览室人多,哪个阅览室人少,我们只需要比较两个阅览室的人数就行。
师:哪个阅览室阅读区拥挤呢?你打算怎么比较?
生1:人多拥挤。
生2:不一定,还要看面积。
出示面积:
A阅览室阅读区面积是20㎡,B阅览室阅读区面积是30㎡。比一比,哪个阅览室更拥挤?
师:哪个阅览室更拥挤呢?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经验方法解决,也可以用我们学的比来解决这个问题。
2.自主探究
3.交流反馈
预设1:人数:15÷5=3
面积:30÷20=1.5
B阅览室人数是A阅览室的3倍,而面积是1.5倍,B阅览室更拥挤。
预设2:面积:人数
A阅览室
20:5=20÷5=4(平方米/人)
B阅览室
30:15=30÷15=2(平方米/人)
A阅览室平均每人占有4平方米,B阅览室平均每人占有2平方米,A阅览室人均活动面积大,B阅览室更拥挤些。
4.尝试概括,回顾小结
提问:回顾刚才我们比较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比出哪个阅览室更拥挤的?
5.如果能保证每个同学有4平方米的阅览空间
(1)填写表格
阅览人数(人)
5
10
20
25
阅览室阅读区面积(平方米)
20
40
80
100
(2)发现规律
师:请你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选谁去参赛
1.创设情景,引发冲突
情景:强强和佳佳将参加学校的无人机比赛,哪号无人机的速度快就获胜。琴琴拿出了1号无人机和2号无人机的训练记录,想从中选出一架无人机参赛。1号无人机昨天测试用了10秒,2号无人机前天测试用了5秒。该选哪架无人机去参赛呢?
预设1:当然选1号无人机,它用的时间短说明飞的快。
预设2:如果两架无人机飞的路程一样,比时间是可以的,但如果飞的路程不一样,那就不能只比时间了。
出示路程:
1号无人机昨天测试飞了50米,
2号无人机前天测试飞了20米。
2.独立尝试:哪个无人机更快?能用比解决吗?
3.交流反馈
预设1:
时间比时间:10:5=10÷5=2
路程比路程:50:20=50÷20=2.5
2.5>2,1号无人机更快。
预设2:路程比时间
1号
50:10=50÷10=5(米/秒)
2号
20:5=20÷5=4(米/秒)
1号无人机每秒飞5米,2号无人机每秒飞4米,1号无人机飞得更快。
师:路程:时间=速度,通过路程和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就得到一种新的量,就是速度。通过比较速度,就能知道1号无人机飞得更快了。
预设3:时间比路程
1号
10:50=10÷50=(秒/米)
2号
5:20=5÷20=(秒/米)
师:你能读懂这位同学的思考吗?
预设:这位同学通过用时间比路程,1号飞1米需要秒,2号飞1米需要秒,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快,所以1号的速度更快。
4.经过大家的认真分析,强强和佳佳决定带着1号无人机去参赛。
飞行时间(秒)
5
20
飞行路程(米)
25
40
60
填写记录表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提问:观察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吗?
活动三:用比讲故事
师:路程、时间和速度就是我们原来学过的数量关系。路程比时间,得到的比值就是速度,能解决谁快谁慢的问题。请同学们照样子,讲个小故事。
预设:哪种火龙果便宜?
1.出示情境
A品种,2.5千克需要50元;B品种,2千克需要42元。
2.独立尝试
3.小结
谁更便宜?比较的是单价,单价表示了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就是单价。
回顾反思:
组织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当直接比较一种量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用两种有关系的量进行比较,得到一种新的量,就能解决问题了。
课后作业:
1.数学书第24页第2题
2.
数学书第24页第5题《比的意义(二)》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活动一:哪个更拥挤
哪个阅览室阅读区更拥挤?你打算怎么解决?
2.A阅览室阅读区20平方米,B阅览室阅读区30平方米。写出你的解决办法

3.如果保持阅览室的拥挤程度不变,先填写表格,再认真观察表格,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阅览人数(人)
5
25
阅览室阅读区面积(平方米)
20
40
80
活动二:选谁去参赛
1号无人机昨天测试用了10秒,2号无人机前天测试用了5秒。该选哪架无人机去参赛呢?
1.你选谁,为什么?
2.1号无人机昨天测试飞了50米,2号无人机前天测试飞了20米。现在你选谁去参赛,为什么?
3.如果保持速度不变,先填写表格,再认真观察表格,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飞行时间(秒)
5
20
飞行路程(米)
25
40
60
活动三:用比讲故事
两个品种的火龙果:A品种,2.5千克需要50元;B品种,2千克需要42元。哪种火龙果便宜,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课后作业】
1.数学书第24页第2题
2.数学书第24页第5题
【参考答案】
1.
数学书第24页第2题(备注:没学化简比之前可以不化简。)
(1)85:100
(2)6:8
(3)15:3
3:15
2.
数学书第24页第5题
(1)总价:数量=单价
面包单价:3.6
:
3
=3.6÷3=1.2(元)
5个总价:1.2×5=6(元)
答:全麦面包每个1.2元。小明买了5个应付6元。
(2)写出几个比并求出比值。(答案略)
要求:写比时一定要写出是谁与谁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