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 (教案+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 (教案+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21:52:53

文档简介

《比例的意义》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活动一:联系实际写出比
甲、长288厘米,宽192厘米。
乙、长240厘米,宽160厘米。
丙、长192厘米,宽128厘米。
丁、长144厘米,宽96厘米。
戊、长96厘米
,宽64厘米。
根据相关数据写出比
找一找这些比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联系实际写出比,组成等式
根据数据组等式:
时间/时
0.5
2
10
路程/千米
175
700
3500
活动三:联系实际,寻找比例
根据数据组比例:
1.微缩景观中的比例
原塔
模型塔
塔高/米
约67米
16.75
底层直径/米
约30米
7.5
应县木塔
2.汽车模型中的比例
3.数学图形中的比例
【课后作业】
1.
数学书第28页试一试
2.
数学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3.
数学书第31页练习七第3题
4.
在实际生活中继续寻找比,并组成比例。
【参考答案】
1.
数学书第28页试一试
(1)6:8和9:12能组成比例,6:8=9:12。
6:8=,9:12=,因为6:8和9:12的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2):和:不能组成比例。
:=2,:=3,因为:和:的比值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3)0.9:0.2和2.7:0.6能组成比例,0.9:0.2=2.7:0.6。
0.9:0.2=,2.7:0.6=,因为0.9:0.2和2.7:0.6的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4):和3.6:0.9能组成比例,:=3.6:0.9。
:=4,3.6:0.9=4,因为:和3.6:0.9的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2.
数学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1)
240
4
60
360
6
60
240:4=360:6
(2)①第三天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480:8,比值是60。第四天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540:9,比值是60。所以组成的比例是480:8=540:9。……
②360:6表示第二天所行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比值是60,表示速度;480:8表示第三天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比值是60,表示速度。

360:6=480:8是正确的。360:6=60,480:8=60,因为360:6和480:8的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3.数学书第31页练习七第3题
4:1=4
,8:2=4
,4:1=8:2
……
4.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比,并组成比例。(答案略)第二单元第5课时:比例的意义
年级:
六年级
教材版本:
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探索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体会比例在生活中的价值。该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并学会了化简比和求比值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好本课的内容会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比例和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迁移学习比的相关经验会有助于本节课的学习。但是比例是从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而学生对于关系的感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此,本节课将为学生创设多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计算、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的过程,从而感悟和理解比例的意义,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学习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体会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问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预设:什么是比例?比例和比有什么关系?学习比例有什么用?
(一)探究国旗中的比例,初步感受比例的意义
1.利用国旗的长和宽的数据写比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旗的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国旗法中,更是明确了通用的国旗的尺寸(选自国旗法):
国旗之通用尺度定为如下五种,各界酌情选用:
甲、长288公分,高192公分。
乙、长240公分,高160公分。
丙、长192公分,高128公分。
丁、长144公分,高96公分。
戊、长96公分,高64公分。
(公分指厘米,高指长方形旗面的宽。)
提问:根据这五种不同尺寸国旗的相关数据你能写出哪些比?
(2)分类交流
预设:
长和宽的比:288:192、240:160……
宽和长的比:192:288、160:240……
长和长的比:288:240、240:288……
宽和宽的比:192:160、160:192……
2.利用求比值的方法找关系
提问:这些比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
(1)288:192的比值和240:160的比值相等;
(2)192:288的比值和160:240的比值相等;
(3)288:240的比值和192:160的比值相等;
(4)240:288的比值和160:192的比值相等;
……
3.利用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等式
像这样,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可以用等号连接,组成一个等式。可以组成这些等式:
288:192=240:160
192:288=160:240
288:240=192:160
240:288=160:192
……
这些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等式就说明了国旗虽然有大有小,但是形状是相同的,国旗的形状是不能改变的。
(二)探究高铁中的比例,认识比例的意义
1.利用高铁路程和时间的数据组成等式
2017年9月21日,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京沪高铁“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我们来看这组数据。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两个相等的比吗?
时间/时
0.5
2
3
路程/千米
175
700
1050
预设:
(1)路程和时间的比可以组成等式:175:0.5=700:2等。比值表示平均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时间和路程的比可以组成等式:0.5:175=2:700等。比值表示行驶1千米平均用几小时。
(3)路程和路程的比与时间和时间的比可以组成等式:175:700=0.5:2、700:175=2:0.5等。在速度没变的情况下,路程和路程的比与时间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
2.揭示概念——比例的意义
提问:像288:192=240:160,175:0.5=700:2这样的等式就是比例。回顾研究过程,说一说什么是比例。
预设: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作比例。
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两个比组成比例的关键是比值相等。
3.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我们还可以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那么175和2仍然是比例的外项,700和0.5仍然是比例的内项。
4.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相除)。
比例
两个比之间的关系(相等)。
(三)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比例
微缩景观中的比例
原塔
模型塔
塔高/米
约67
16.75
底层直径/米
约30
7.5
应县木塔
塔高和底层直径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底层直径和塔高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塔高和塔高与底层直径和底层直径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汽车模型中的比例
(1)长和宽的比、长和高的比、宽和长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2)宽和长的比、高和长的比、长和宽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3)长和长与宽和宽、长和长与高和高、宽和宽与高和高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3.数学图形中的比例
(1)周长和直径的比能组成比例,比值是π;
(2)直径和周长的比能组成比例,比值是;
(3)周长和周长与直径和直径的比能组成比例。
(四)回顾与反思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我们还知道了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找到很多比例。
我们通过写出比、计算比值、再找关系的过程,学会了什么是比例。
四、课后作业:
1.
数学书第28页试一试
2.
数学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3.
数学书第31页练习七第3题
4.
在实际生活中继续寻找比,并组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