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 (教案+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 (教案+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0 21:53:39

文档简介

《变化的量》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活动一:观察生活现象,感受变化的量
我们一起看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他们的相同点,你想说什么?
2.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你能联想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说其中变化的量吗?
活动二:观察变化的量,认识相关联的量
1.你能找到哪几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1)小丽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龄
出生时
2
4
6
8
10
12
身高/cm
50
85
110
120
132
143
156
体重/kg
3.5
12
18
22
28
36
46
(2)某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3)正方形画框
2.对比上面三个例子中每组变化的量,你有什么发现?
3.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种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请你讲一个故事。
【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寻找相关联的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做黄豆发芽实验,记录发芽的高度,探究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平均气温/℃
30
6
20
I96
15
505
28
10
123456789101l12月份第二单元第8课时:变化的量
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内容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利用图像和表格的形式,感受到变化的量无处不在,两个变化的量之间是相关联的,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变化的量”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原来学习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探索数和形的变化规律、字母表示数等,已经为学生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但运用数学思维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抽象的,这是学生的学习困难。因此课上创设现实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去认识变化的量;让学生在画图、列表等活动中,尝试描述变化的量,感悟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的事例,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互依赖的变量,知道可以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比较的活动,初步感受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理解相关联的量,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3.初步感受生活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尝试用联系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生活现象,感受变化的量
1.直观感受变化的量
从下面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他们的相同点,你想说什么?
预设:虽然现象不同,但都有变化。
2.寻找变化的量
(1)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预设:跳绳的个数在不断地增加;瓶子里的水不断减少,喝下去的水不断增加;正方形画框的边长、周长和面积都增加了。
(2)请你联想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说其中变化的量。
预设:年龄、身高、体重;气温;在疫情期间,每天的确诊人数、治愈人数;电表数据;海拔高度和气温;已看页数和剩余页数。
活动二:观察变化的量,认识相关联的量
1.初步感知
(1)小丽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龄
出生时
2
4
6
8
10
12
身高/cm
50
85
110
120
132
143
156
体重/kg
3.5
12
18
22
28
36
46
问题:能找到哪几种量?
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预设1:小丽的年龄增长了,身高和体重也在增长。
预设2:小丽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某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想想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它们是怎么变化的?
预设:平均气温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
(3)正方形画框
请你从中选择一组变化的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究它们的变化关系。
预设1:列表,画图。
预设2:周长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面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
2.发现规律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找到了几组变化的量,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结: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像这样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
3.举例说明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种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请你讲一个有关联的量的故事。
(1)想想什么事情中,两种量是相关联的。
(2)说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可以搜集一些数据,用喜欢的方式解释说明这两种量的关系。
预设1:看一本书总页数300页。
剩余页数随着已看页数的变化而变化。
预设2:疫情统计图。
现有确诊人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预设3:我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
我的年龄增长,老师的年龄也随着增长。
预设4:倒一瓶1000毫升的果汁。
杯子的个数增加了,每个杯子里的果汁就随着减少。
预设5:晾白开水.
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下降。
预设6:海水潮汐现象。
潮水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回顾反思
回顾主要学习内容,谈收获、感悟。
五、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寻找相关联的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做黄豆发芽实验,记录发芽的高度,探究高度与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