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2 轴对称(二) -北师大版(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2 轴对称(二) -北师大版(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1 06:32:47

文档简介

教案《轴对称(一)》
教学内容
轴对称(一)
学习目标
1.在看一看,折一折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
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3.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
、附页1中的图1、图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轴对称(一)”。你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形,淘气和笑笑带来一些有趣的剪纸,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
二、探索新课
1.观察下面的图片
这些图形是什么?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
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两边是一样的。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办法知道图形“两边是一样”?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3.认一认,说一说。
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后,左右或上下两边的图形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
生: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找一找下列哪些数字、汉字、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对称给我们带来许多美的感受!《五连方与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五连方”,用五连方拼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借助制作、认识、分类、巧拼“五连方”等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五连方,感知五连方中的对称美。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求异思维,启迪智慧。
教学准备:教具“五连方”、课件等。
学生准备:学具“五连方”、操作纸、小棒。
一、游戏导入
1.播放俄罗斯方块游戏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观察基本的俄罗斯方块形状,发现并概括其主要特征:每个俄罗斯方块都有四块小正方形,小正方形之间是边与边相连。
二、新授教学
1.制作五连方
指导学生在5乘5的方格中制作五连方,并张贴在黑板上。
2.认识五连方
根据五连方与英文字母的相似特点,给予每块五连方一个对应的字母,便于后续教学互动时交流。
3.分类五连方
⑴.把12块五连方按照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的标准分为两类: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五连方为一类,非轴对称图形的五连方为一类。
⑵.摆出轴对称五连方的对称轴,并数出它对称轴的条数。
4.巧拼五连方
⑴.
任选两块拼:从12块五连方中任选两块拼出轴对称图形,有三类:两块都是轴对称的五连方、只有一块是轴对称、都不是轴对称的。
⑵.按要求组拼:把6块轴对称的五连方两两组合拼摆成3幅轴对称图形,发现:只要两块五连方的对称轴重合就一定能拼成轴对称图形。
⑶.升级挑战拼:把6块非轴对称的五连方两两组合也拼成3幅轴对称图形,体验五连方拼法的神奇。
⑷.四种方法拼出指定图形
,感受五连方拼法的多样性,体悟益智玩具的启迪功能。
⑸.在游戏拼盘内借助方格拼“3×5”的长方形,借助“错例”指导学生调整其中一个五连方的摆法,从激活盘面的事实中见证五连方的神奇。
⑹.欣赏由12块五连方拼成的轴对称图形,感受创意带来的对称之美,并组织学生仿照拼一拼。
⑺.拼“5×12”长方形,送五连方宝宝回家,整理学具。
5.拓展五连方
简单介绍连方块数的递增,引出六连方、七连方;并适度由平面走向立体用动画播放五连块,引领学生走进益智玩具的世界。
3、全课小结
⑴.学生分享:相互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⑵.教师点题:把益智玩具作为教学的载体,将玩与学融为一体,能打造出深受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
设计意图:
这节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让学生在观察中让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理解中创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准确找对称轴。
一、预习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数学,体验不一样的数学-----美丽的数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图形》的世界,那么通过昨晚的预习,老师相信大家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板书)
  师:哪位同学再说一遍……
师:教师追问: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两边完全一样)
二、讲授新课
1、认识轴对称图形
(1)、桃心
师:这是一个桃心,请大家判断一下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是)这么肯定,到底是不是呢?拿出你们的桃心折一折验证一下。谁来告诉老师,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现在,把桃心图形打开,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折痕)那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又叫什么呢?(对称轴)跟着老师一起指一指它的对称轴,同桌两个再互相指一指。
(举一个反例,大家看,老师这样对折也留下了一条折痕,它是对称轴吗?(不是)为什么?(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
讲述:只有对折后能够使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所在的直线才叫对称轴。
师: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它是一条直线。(学生指教师板书)(课件)
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小鱼
这是一条小鱼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是)到底是不是?拿出小鱼折一折验证一下?谁来告诉老师,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师:小鱼的对称轴在哪里?同桌两个互相指一指。请你站起来给大家指一指。
(3)、出示一个不是轴对称图形
这个平形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不是)折一折验证一下。是吗?为什么?
师小结:看来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那就要看这个图形对折之后是否完全重合。
2、蝴蝶
脸谱
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呢?(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我们来看电脑演示,恭喜大家,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对折之后,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什么?(对称轴)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的是: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还知道了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三、课堂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练习大闯关。
(一)、辨别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
、出示数字、字母:
谈话:这些数字、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赶快给他们分分类吧!
(三)、这些汉字,哪几个是轴对称图形?(抢答)
(四)、连一连。
师:下面这些轴对称图形只有一半,你能猜出它是从哪个图形上剪下来的吗?试试吧
四、
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欣赏一:
师:通过刚才的闯关练习,大家完成的非常好!再次把掌声送给优秀的自己。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那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奇妙的对称世界感受一下吧!(欣赏图片)
欣赏二:
师:对称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请看
欣赏三:
正因为对称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艺术家们就将对称美完美的融入舞蹈元素中,创编了享誉中外的舞蹈《千手观音》。请欣赏!
五:总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一个轴对称的世界,一个美丽的世界,它的这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愿同学们擦亮眼睛,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找到更多的美。课题
轴对称(二)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技能目标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情感目标
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践法[中%国教&育
^~出版网]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课堂用表,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调整与思考
一、导入新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拼图游戏,【设计意途】调动兴趣,明确形状大小相同才能拼一块。以人脸为例,说说对称美。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二、导学新课活动一:1.拿出课前准备的剪纸,观察,说说发现。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活动二: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来源~:#中^@国%教让学让学、让让学生上板画一画,说说怎么样画才够美观。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实际操作: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设计意途】让学生通过画,知道得到一个对称图形还有更简便的方法。活动三: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点拨: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http://www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堂表表的第一部分。2.自己创作一副轴对称图形,粘贴在课堂用表的第三部分四、课堂小结[来源
:中^教@~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将这节课的收获写在课堂用表上,然后说一说。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轴对称(二)形状、大小一样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

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怎样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折---画---剪
1、想想这节课的收获。2、自已创作一副作品。
教学反思
PAGE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二)》教案
1教学内容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5页轴对称(二)。
2学情分析
?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5页轴对称(二)。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轴对称(一)的基础上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轴对称(一)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而本节课即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能力力目标: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地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美育教学,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难点: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特点,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师:同学们,上课前咱们欣赏图片,同学们为什么笑了?因为眼睛不对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轴称图形(一),大家还记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吗?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还是对称的呢?那你如何判断就是对称的呢?并指出哪条是对称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是轴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导入新课。
师:轴对称的物体总是显得很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轴对称图形,所以这节课我们还要深入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教师板书课题:轴对称(二)
活动2【讲授】新课探究
1、动一动:剪轴对称图形。
⑴、探究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师出示自己剪的轴对称图形的纸,让学生观察并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剪的这个图形漂亮吗?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让学生大胆讨论,并总结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先把纸对折,然后画好并剪出图案,最后把纸展开得到轴对称图形。
⑵、动手操作,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⑶、集体订正,评价学生作品。
2、欣赏并认识各种车的标识,并分小组研究各个车的标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形状,然后做判断题。
(1)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形状。

3、猜一猜:轴对称图形展开图?。
⑴、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想一想,做一做。
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验证猜想。
⑵、课堂反馈,完成书本第26页第3题。
淘气在对折好的纸上剪了两个洞,打开后会是哪一个?想一想,做一做。画“√”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26页第4题。
儿童画廊里画出了各表情脸谱的一半,猜一猜表示快乐和愤怒的脸谱各是哪
2、完成分层练习题道。
3
、学习题卡上面画小松树,总结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4、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
5、欣赏对称建筑以及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数学兴趣和数学情怀。
活动4【家庭作业】剪纸
完成书本第26页第5题。
【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二)
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