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回顾与思考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学习目标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
串联电路
导体依次首尾相连
电流关系
I
=
I1=
I2=
I3
电压关系
U=U1+U2+U3
电阻关系
R=R1+R2+R3
I
I1
I2
I3
R1
R2
R3
U
U1
U2
U3
2.
并联电路
导体并列相连
电流关系
I
=
I1+
I2+
I3
电压关系
U=U1=U2=U3
电阻关系
I
I1
I2
I3
R1
R2
R3
U
探究1: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R1
R2
I
I1
I2
U
R2
R1
U1
U2
U
I
探究2: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电流分配和电阻成反比
电压分配和电阻成正比
探究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讨论下列问题
②n个相同电阻(R1)串联或并联,其总电阻R=?
③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大电阻有何关系?
④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电阻有何关系?
⑤并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
①R1和R2并联后R=?
(若R1远大于R2,R=?)
思考
1.
如图所示电路,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为(
)
A.
4:2:1
B.
2:1:1
C.
3:2:1
D.
以上都不对
R1
R1
R2
R3
R3
a
b
c
d
A
电压表和电流表
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
(1)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指针偏转,指针的偏转角与通过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2)内阻:电流计内阻Rg
(3)量程:满偏电流
Ig
(4)满偏电压Ug
(5)电路图符号:
G
2.
小量程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及大量程电流表
(1)电流表改装电压表的原理:串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U
Rg
R
Ug
UR
Ig
G
U
Ig
V
(2)表头改装为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并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流
Ug
A
I
Ug
I
Ig
IR
R
Rg
G
表头改装为电压表及大量程电流表的比较
改装电压表
改装电流表
电路
R的作用
R的计算
电表的总电阻
分压
分流
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R,即
2.
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比较
外接法
内接法
误差来源
测量结果
测量条件
电压表内阻的分流
R真>R测
R真<R测
R>>RA
R<电流表内阻的分压
电路
A
V
R
A
V
R
3.
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
(1)组织比较法: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电流表的内阻和电压表的内阻,则
当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用外接法.
即
用内接法.
(2)试触法
按图连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S,先后在A、B处接触一下,若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电流表变化不大,用外接法;若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电压表变化不大,则用内接法。
A
V
R
A
B
S
S
点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点提醒
(1)伏安法测电阻时,无论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都会产生误差。
(2)试触法中两表示数变化是否明显,不能比较两表数的绝对变化量,应比较相对变化量,即: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限流式
(1)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2)限流式电路的特点:
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电能损耗较小
E
s
R
A
B
P
Rx
2.
分压式
(1)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2)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围较大,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电能损耗较大
E
s
P
Rx
R
A
B
3.
限流电路、分压电路的选择原则
限流式
分压式
变阻器
电能损耗
较大阻值
较小
较大
R>10Rx,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R<10Rx,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若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如无此要求,即
可调范围
较小阻值
课堂小结
巩固训练
例1.如图所示,AB间的电压力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
A.
0~10V
B.
0~20V
C.
10V~20V
D.
20V~30V
C
例2.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R,按图中甲图测得的结果为R1,按乙图测得为R2,若电阻的真实值为R,则(
)
A.R1>R>R2
B.R1C.R>R1,R>R2
D.R1=R=R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