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秦牧的《土地》,完成下列各题。(10分)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复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____ (端详、鉴别、鉴赏)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野插yānɡ,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_____ (冒出、流出、挤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勇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mián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1)为文中横线上选填合适的词。(2分)
(2)给加点字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捏起( ) 遐( )想 插yānɡ( ) mián( )长
(3)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更正。(2分)
______应改为_______ _____ 应改为______
(4)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倚着: 平畴:
2.给下面的语段填入所缺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于是就看见带着笑涡的____,____,____,____。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鲁迅《伤逝》
①玄色的裙 ②苍白的瘦的臂膀 ③布的有条纹的衫子 ④苍白的圆脸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3.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100个字以内。(4分)
4.填空。(8分)
(1)《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一书。这首诗是________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3分)
(2)《黄河颂》作者______________,该歌词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 。(2分)
(3)将下面的“水中吟诗”填写完整。(3分)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东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门山》
二、阅读(75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语段,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5.从情节上看,这部分是故事的 。(2分)
6.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为什么会变得“脸色惨白”?(4分)
7.“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4分)
8.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4分)
9.韩麦尔先生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6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1、 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5分)
1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 (5分)
1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14、“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
1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4分)
(三)阅读《木兰诗》,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俊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本诗的主要情节有:①辞亲出征,勇往直前;②归见天子,衣锦还乡;③停机思忆,替父从军;④英勇善战,历尽艰辛;⑤全家欢聚,重着女装;⑥再望火伴,火伴惊忙。 根据内容,其情节顺序应为□□□□□□ (填写序号)(3分)
16、“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句,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木兰在叹息什么?(3分)
17、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⑵表现木兰轻辞富贵,情重故乡的诗句是
⑶写军情紧急,将士疾速奔赴前线的诗句是
⑷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18、“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非确指,请联系你所学的内容,再举两例。(2分)
⑴ ⑵
19、你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你还能找出几个我国古代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吗?(4分)
20、文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简略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情景,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
21、“不用”和“愿驰”一舍一取,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3分)
三、作文(50分)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 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 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端详 冒出 (2)niē xiá 秧 绵 (3)复—覆 勇—涌 (4)靠着 平原
2. B
3. 示例:①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②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③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4.(1)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
(2)光未然、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3)① 秋水 ② 春水 ③ 碧水
二、阅读(75分)
(一)(24分)
5.高潮和结局
6.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阿尔萨斯人民被迫与祖国语言告别,他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感到悲愤与哀痛。
7.(能表达韩麦尔先生爱国情操、符合语境的语言即可酌情给分)
8.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起来。
9.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信心
10.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国的感情之深,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放弃自己热爱的祖国。
(二)(25分)
11.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12.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13.① 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14.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5.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三)(26分)
16. ③①④②⑤⑥
17. 军情紧急,父亲年迈,家无长兄。只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尽孝尽忠。
18.⑴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⑵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 ⑴策勋十二转 ⑵壮士十年归
20. 木兰爱亲人更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如穆桂英、梁红玉等。
21. 全诗重点写木兰勇于替父从军的精神,不是写战争本身。
22. 立功不受禄; 勇敢、朴实、高洁的品质。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