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蒜苗(一)》学导案
课题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栽蒜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学习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2.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3.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学法指导:在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条形统计图上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课程资源: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学生准备:1.提前亲自栽一盘蒜苗。2.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情况。
学导过程:
预习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自主预习我能行看图回答问题某校教师退休人数统计表人数/人1050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年1.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
)2.哪年退休人数最多?(
)3.哪年退休人数最少?(
)4.退休最多的比最少的人数多多少人?(
)5.五年共退休多少人?(
)
点拨:回想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独立完成。
研习案
合作探究
新知探究我最棒一、小组合作活动要求:1.将个人观察、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2.将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第15天生长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并制成条形统计图。(阅读课本中本节内容,完成第94页练习)3.想一想:条形统计图上,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
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点拨一、1
:第十五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内点拨一、2:数据填入表格内后,可以一眼看出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点拨一、3: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可以画条形统计图。
精学训练
二、交流1.讨论: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与什么有关?2.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三、我们一起谈收获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点拨二、1: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点拨二、3: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检测矫正
我能闯过检测关1.看95页“试一试”第1题,完成相应练习。(1)你能说出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吗?项目舞蹈乐器体育科技数学人数(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第2题。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践习案
拓展延伸
巩固应用我能行完成数学课本练一练1.说一说你是怎样画条形统计图的。
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点拨:
板书设计:栽蒜苗(一)一格表示几个单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