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主备 马玉梅 王立美 审核 马玉梅 分管领导 孙长虹 时间 09、9、6
课题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程。 4、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重点难点:百日维新的为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其影响;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情境导入】展示有关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图片,引出近代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自主学习】一、序幕:公车上书1、原因: 的签订2、经过: 年, 和 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 ”。3、作用:揭开了 运动的序幕。二、发展:《天演论》1、作者: 。2、内容:把西方的 学说介绍到中国,主张变法维新。3、影响:严复一吸血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 运动的发展。三、高潮:百日维新1、开始: 年6月,光绪帝颁布“ ”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 变法。2、内容:(1)发展农工商业(2)训练新式 (3)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科举考试废除 ,取消多余的 和无用的官职。四、结局:失败1、表现:9月, 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等人被铺牺牲。戊戌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 ”。2、原因:(1)客观: ; (2)主观: ; (3)策略错误: 。我的疑惑: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问?还有哪些困惑?请把它写在这里,我们我们将一起寻找答案。【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1、公车上书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3、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他们要求“变”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1、依据内容,逐条分析变法的影响。2、变法有利于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3、变法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同时又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合作探究三: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何“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合作探究四:1、戊戌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为什么还会失败?2、如果袁世凯没有高密,而是支持维新派,变法能否成功【巩固升华】小结归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特别是在学习方法和思想观念方面的收获)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 颁布《定国是诏》 C《天演论》 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3、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魏源 B李鸿章 左宗棠 C康有为 梁启超 D洪秀全 石达开4、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 B甲午战败签《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5、下列那一事件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班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6、(2006年河北)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变法图强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7、(2006年通州)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8、识读右图请回答:这幅图是谁?这幅图反映那次重大运动?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这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他为什么说自己是死得其所?我们从他身上学的什么精神? 小组评价等级_______(共15张PPT)
1、公车上书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2、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3、为什么人们在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他们要求“变”的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这期间,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中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将近一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二:
创设情景一:
创设情景三:
严复
严复为《天演论》写的序言
创设情境四:
论战顽固派
场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人物:康有为、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
荣禄训康有为:“你老是变
法呀,变法,你可知道祖宗
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
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
了,祖宗的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
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时代
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类别 颁布的新法 影响
政治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文化 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1、依据内容,逐条分析变法的影响。
2、变法有利于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
3、变法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同时又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何“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1、戊戌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为什么还会失败?
2、如果袁世凯没有高密,而是支持维新派,变法能否成功?
戊戌六君子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