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12.2滑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12.2滑轮(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08: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12.2滑轮
一. 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
2.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3.在下列简单机械中,若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是(?? )
A.?杠杆????????????????????B.?滑轮组????????????????????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N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
A. 600N B. 300N C. 200N D. 100N
5.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 F1 B. F2. C. F3 D. F4
6.如图所示,小王通过滑轮组向高处提升重210N的物体,动滑轮重10N,定滑轮重15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8s内物体匀速上升4m,则该8s内(  )
A. 小王做的有用功为840J B. 小王做的额外功为100J
C. 小王做功的功率为105W D. 小王对绳子的拉力为70N
7.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f/2FA B.f/3F C.FA/2F D.G/2F
8.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物重,重物上升的速度为,不计摩擦以及滑轮的重力和绳的重力,则拉力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在山区常见到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________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够________.
10.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绳子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12.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__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___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 N.
14.如图所示,用F=10 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1 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 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
15.如图所示,小新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来匀速提升重物.已知小新的体重为500N,手臂能发挥的最大的拉力为6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若以图甲的方式提升一个重物,最多可提升重物的质量为 kg;若以图乙的方式提升一个重物,最多可提升重物的重力为 N.(g取10N/kg)
三、作图题
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如图所示:
17.按下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小涛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________
19.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小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于是他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应让木块保持________状态,并依据_______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______向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斜面长度相同时,斜面高度越小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五、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 kg, 在拉力F的作用下, 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21.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质量为100千克的沙袋从地面匀速提到3米高的一楼楼面,用时30秒.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8千克,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求:
(1)拉力的大小.
(2)这段时间内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22.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kg,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的重、绳的重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虑一切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同步达标演练——12.2滑轮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
【答案】D
2.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答案】C
3.在下列简单机械中,若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是(?? )
A.?杠杆????????????????????B.?滑轮组????????????????????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
【答案】AB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N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
A. 600N B. 300N C. 200N D. 100N
【答案】C
5.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D
6.如图所示,小王通过滑轮组向高处提升重210N的物体,动滑轮重10N,定滑轮重15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8s内物体匀速上升4m,则该8s内(  )
A. 小王做的有用功为840J B. 小王做的额外功为100J
C. 小王做功的功率为105W D. 小王对绳子的拉力为70N
【答案】A
7.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f/2FA B.f/3F C.FA/2F D.G/2F
【答案】C
8.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物重,重物上升的速度为,不计摩擦以及滑轮的重力和绳的重力,则拉力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
A. B.
C. D.
【答案】D
二、填空题
9.在山区常见到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________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够________.
【答案】 (1). 斜面 (2). 省力
10.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改变动力方向 (2). 变小
11.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绳子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答案】 (1). 200 (2). 100
12.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N的木块在10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m,此装置是__滑轮(选填“定”或“动”),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___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答案】 (1). 动 (2). 60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 N.
【答案】 (1). 20 (2). 10
14.如图所示,用F=10 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1 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 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
【答案】20 10 
15.如图所示,小新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来匀速提升重物.已知小新的体重为500N,手臂能发挥的最大的拉力为6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若以图甲的方式提升一个重物,最多可提升重物的质量为 kg;若以图乙的方式提升一个重物,最多可提升重物的重力为 N.(g取10N/kg)
【答案】50;1200
三、作图题
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如图所示:
【答案】
17.按下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答案】如图: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小涛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__;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________
【答案】 (1). 能省力 (2).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费距离 (4). 滑轮组
19.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小明了解到斜面也是一种机械,于是他想探究这种机械的特点.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测量时应让木块保持________状态,并依据_______条件得出木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他将木块放在如图b所示的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______向上拉木块,收集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①比较表中木块重力G和拉力F的大小,得出:使用斜面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斜面长度相同时,斜面高度越小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②实验时,可以通过移动木块A来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木块A要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答案】 (1). 静止 ; 二力平衡 (2) 匀速 ;能 ;省力 ; 右
五、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2 kg, 在拉力F的作用下, 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A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答案】(1)12 N (2)24N. (3)12 J.
【解析】
(1)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2)如图所示,作用在动滑轮轴上的拉力: .
(3)如图所示,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力F移动距离的二倍,则

答:(1)摩擦力f为12N;
(2)拉力F为24N;
(3)拉力F做的功为12J.
21.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质量为100千克的沙袋从地面匀速提到3米高的一楼楼面,用时30秒.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8千克,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求:
(1)拉力的大小.
(2)这段时间内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答案】(1)540N (2)108W
【解析】
(1)物体的重力为:G=mg=100kg×10N/kg=1000N,动滑轮的重力为:G轮=m轮g=8kg×10N/kg=80N,动滑轮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为n=2,则拉力为:;(2)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2h=2×3m=6m,则拉力做的功为:W=Fs=540N×6m=3240J;拉力的功率.
22.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kg,挂在动滑轮上,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动滑轮的重、绳的重和大小均不计,且不考虑一切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若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5N.(2)3N, 4N.(3)2.5×103kg/m3.
【解析】
(1)由GA=mAg=1kg×10N/kg=10N,由F=GA/2 =10N/2=5N;
(2)对滑轮受力分析对A拉力:FA=2×3N=6N,
对A受力分析:F浮=GA-FA=10N-6N=4N;
(3)由F浮=ρ水gV排得:V排=F浮/ρ水g=4N/1×103kg/m3×10N/kg=4×10-4m3,
浸没:VA=V排=4×10-4m3,
ρA=mA/VA=1kg/4×10?4m3=2.5×103kg/m3;
答:(1)物体A静止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
(2)物体A受到浮力是4N;
(3)物体A的密度是2.5×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