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之写人类文章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语文阅读之写人类文章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1 13: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阅读之写人类文章阅读训练
(一)一个人的最后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从灯火辉煌的东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辍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个老人在那里摆摊修车。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老人略有些跛足,就住在离她们家不远的后街。她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由于老人一般在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每天很晚的时候,悠长的巷子里,就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有了这位老人,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辍学的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那年冬天,她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的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她去吊唁。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悠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一个女孩?
“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
“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家是真?”
“是。”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
1.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位修车的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说说文章写到“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有什么用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那位老人去世了,“她”为什么要去吊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本文所记叙的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名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中用(
)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参考答案
(一)1.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
2.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
3.以突出这位老人对“她”人生的重大影响。
4.因为“她”觉得自己在一个个晚上与老人的同行中与他产生了感情。
5.“她”被老人当年的举动深深地感动,觉得老人的爱心真是太真诚了,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老人的爱心滋润的,因此非常感激。
6.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以帮助,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二)1、独树一帜
?
?
妙趣横生
?
??
万古不移
2、
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来。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有名。
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
简要地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1>郑板桥当县令时,私自开仓济贫被罢官。
<2>郑板桥把卖字画的钱发给老百姓。
5、用(
)给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郑板桥是清朝书画家,从小聪明好学,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第二段:郑板桥的诗书画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第三段:郑板桥被罢官后,用卖字画的钱救济穷人。
第四段: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怀念。